(在前往中国的轮船甲板上,石原莞尔在想什么?)
当时中国东北的形势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日本的动态。当时的日本正受到巨大的人口压力,几个小小的海岛无法养活七千万左右的人口。日本军阀的目光首先是放在了在他们看来是“地广人稀”的中国东北。经过甲午和日俄两场战争,日本战胜了满清和沙俄,在中国东北部得到了主要有以下七条的所谓“满洲权益”:
(1) 到1997年为止的包括旅顺,大连在内的关东州租借权。
(2)到2002年为止的长春以南的“南满洲铁道”(即“满铁”)的经营权,包括附属地的行政权和禁止铺设平行线路及支线等“有害满铁的线路”。
(3)到2007年为止的安奉铁道经营权。
(4)满蒙五条铁道的合资敷设权和两条相关铁道的受託经营权。
(5)矿山开採及森林採伐权。
(6)土地商租权,自由往来居住权以及工商营业权。
(7)铁道守备兵驻屯权(一公里铁道15名士兵,总共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五名以内)。
这样中国东北事实上就成为了日本的半殖民地。但是这不是日本的终极战略目的,甚至都不是阶段战略目的,用当时《朝日新闻》论说委员大西斋在《支那的现状》里的话来说就是:“仅仅是满蒙(东三省和东部内蒙古)全土的三百一十分之一,只不过是相当围棋盘上的一颗黑子”,这种权益还无法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他们不仅在要求更多的权益,而且他们在梦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满蒙问题”,说明白了,就是併吞中国东北。
其实日本军政两界对于中国东北的看法在一开始是有一定分歧的。日本陆军毫不掩饰对中国东北的垂涎,也就是所谓的满洲情结。早在1906年的“有关满洲问题协商会”上,当时的陆军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陆军大将就提议:“是不是要委任来研究满洲的主权问题,有没有必要成立一个官衙来主管这个问题”。但这个建议当时就被重臣伊藤博文顶了回去:“满洲不是日本领土,满洲是清国领土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但后来随着军部势力的日益增强,政府方面的发言力不断减弱,而且政府的方向也在不断修正,进入1920年代以后,所谓“满蒙生命线”理论已经成为日本的主流舆论。后来的甲级战犯,当时的政友会议员松冈洋佑1931年在众议院上说:“我认为满蒙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问题,是我国国民的生命线。国防上经济上必须这样考虑”,在这之后《每日新闻》曾经连发30几篇社论叫做《满蒙生命线论》。一时日本全国从上到下“满蒙生命线”甚嚣尘上。
但是同时日本的这个“满蒙生命线”却在受到日益强大的挑战。苏联已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国力有了大踏步的进步,远东地区的苏军对关东军已形成强大压力,美国则通过向张作霖提供武器的方法在试图打进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他们要收回被日本人抢去的那部分主权。整个地可以说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地位危在旦夕。
在为了确保及扩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和如何对付张作霖的问题上日本军部分成了两派。当时的总理田中义一和陆相白川义则都和张作霖有个人交情,他们认为与其自己去统治满洲不如想法子把张作霖变成一个傀儡更好,所以虽然张作霖在山东失败以后还是採取支持张作霖的做法。而当时关东军司令官的村冈长太郎,参谋长的斋藤恒,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则认为维持这条“满蒙生命线”的最大障碍就是老狐狸张作霖。只要除掉这条老狐狸就万事大吉,那个号称少帅的张学良则根本不足为虑。于是在1928年6月4日凌晨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安国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座车被人炸飞,张作霖不治身死。当时关东军方面放出的留言是南方北伐军便衣队所为。
但事情很快就清楚了,“皇姑屯事件”的主谋是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背着政府干的。总理田中义一奉天皇之命前去查办,受到了军部的坚决抵抗,结果在天皇的军部的夹板间走不了钢丝,辞职后不久便一命呜呼。
田中是死了,可河本们呢?没有受到任何追查,所以后来对于皇姑屯事件的处理,仅仅是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退休,河本大作退出现役。没一人受到军法审判。河本被编入预备役时提出来的后继人选就是板垣征四郎大佐和石原莞尔中佐。认为只有这两个人才能解决“满蒙问题”。
石原莞尔准备怎么解决“满蒙问题”呢?
挑起战争的人 —— 石原莞尔(八)
赌博(二)
一上任,石原就提出了“北满现地战术”的参谋旅行方案。但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中将因为等待皇姑屯事件的处分而没有加以理会,到畑英太郎中将在1929年7月1日就任关东军司令官后这件事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关东军司令官畑英太郎中将)
这个畑英太郎就是甲级战犯元帅陆军大将畑俊六的哥哥。他刚到任,石原莞尔就和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少佐一起去拜访了他,询问畑英太郎对于“满蒙问题”的看法。后来做到第18方面军中将参谋长的花谷正在《花谷手记》中回忆说畑英太郎非常感兴趣,三人谈了一个通宵。后来三人每周碰头,甚至连关东军当时军马不够,中国产的蒙古马是否能当作日军军用都研究到了,还找专家进行了确认。但是畑英太郎第二年5月死在了任上,后任是菱刈隆大将。菱刈隆干了三个月,又换了本庄繁中将来,老是换长官也给石原添麻烦,因为石原天生就不是善于和长官周旋的那一类人。要不然石原莞尔也不用像后来那样偷偷摸摸了。因为根据花谷正的回忆,他们已经计划得非常具体了,连关东军官兵要同时拥有日本和“满洲共和国”双重国籍都已经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