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舰阻拦装置。早期的螺旋桨飞机,由于飞行速度只有几百公里每小时,所以
着舰时滑跑距离较短,冲力也较小。当时,为了拦阻降落的飞机,在飞行甲板上
横放了许多道粗粗的绳索,在其两端系有沉重的沙袋,飞机尾钩只要钩住绳索,
便可稳稳地着舰。
50年代以后,喷气式飞机、特别是高超音速飞机上舰后,着舰的滑跑速度加
快,前冲力增大,靠两端系有沙袋的绳索是无法吸收其动能而使之降落在飞行甲
板上的,为此,又研制了一种复杂的液压传动系统,并仍在甲板上横着布放了3
~5 道阻拦索。这些阻拦索垂直于斜角甲板的中心线,自甲板尾端60米处开始,
向舰首方向,每隔14米横设一根直径为6. 35 厘米的粗钢索,高度距甲板平面50
厘米左右,索两端通过滑轮与甲板缓冲器相连。飞机着舰时,其尾钩伸出,只要
钩住一根阻拦索,在前沖60~70米后即可停下。
此外,还有一种阻拦网。阻拦网是一种飞机着舰的紧急阻拦装置,在飞机尾
钩故障、燃油耗尽或战斗损伤等紧急迫降情况下使用。阻拦网一般设于第三道阻
拦索处,高约4.5 米,略宽于阻拦索,网由尼龙带编织而成,飞机撞网后可在50
米左右距离内停下。
----------------------- 页面42-----------------------
什么是军舰?
军舰是船舶的一种,是装有武器并在海洋上进行作战活动和勤务保障的海军
舰艇。军用舰艇被认为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在外国领海和内水中航行或停泊时
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根据担负的任务不同,军舰一般可分为战斗舰艇、两栖舰
艇和勤务舰船三大类。
战斗舰艇是一种具有直接作战能力的舰艇,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海上机动作战,
进行战略核突袭,保护己方和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进行封锁反封锁和支援登陆
抗登陆等战斗行动。战斗舰艇分水面舰艇和潜艇两类,水面舰艇包括:航空母舰、
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护卫艇、鱼雷艇、飞弹艇、猎潜艇、布雷舰、
反水雷战舰艇等,两栖战舰艇有时也包括在内。潜艇主要有战略飞弹潜艇和攻击
型潜艇等。
两栖战舰艇是专门用于登陆作战的舰艇,主要任务是输送登陆兵、武器装备、
物资车辆、登陆工具等进行登陆作战,主要分为:登陆舰艇、两栖攻击舰、登陆
运输舰和登陆火力支援舰等。登陆舰艇一般具有在滩头进行抢滩登陆的能力,通
常分登陆舰和登陆艇两种。登陆运输舰一般不具备抢滩登陆能力,主要任务是为
登陆部队提供人员、武器、车辆、物资等各种装备。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空母舰
差不多,主要用于垂直登陆和制空制海,也可运载登陆物资等。登陆运输舰是专
门用于登陆作战指挥的一种大型舰艇。登陆火力支援舰是为实施登陆而进行预先
火力准备或直接火力支援的一种舰艇,一般由战列舰等战斗舰艇兼任,很少专门
建造。
▲日本海军八八舰队编队航行勤务舰船是用于战斗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
障的舰船,亦称军辅船、辅助舰船和后勤支援舰船等,通常包括:军事运输舰船、
航行补给舰船、维修供应舰船、医院船、防险救生舰船、试验船、通信舰船、训
练舰船、工程船、海洋调查船、侦察船、布设舰船、海道测量船、破冰船、基地
勤务舰船等。此类舰船最大达数万吨,航速30节以下,有的由大型商船改装而成。
区别军舰与民船的主要标志有三个:一是普遍装有武器。战斗舰艇上载有飞
机、直升机,装有火炮、飞弹、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等;勤务舰船一般仅装有
火炮等自卫武器。二是一般在舰体上涂有蓝灰色油漆,舰尾挂海军军旗,勤务舰
船则挂国旗。三是桅杆上装有雷达、无线电、敌我识别器等天线。
早期的军舰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军舰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过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发展阶段。
古代战船是指19世纪初期以前漫长的发展阶段中所建造的各类战船,它大致
可分为桨帆战船和风帆战船两个阶段。早期的战船是桨帆战船,公元前1200多年
时,地中海沿岸国家就开始使用单层桨战船。公元前800 年时开始在战船首部装
上沖角,用以撞击敌船。公元前700 年出现了二层桨战船,公元前550 年出现了
三层桨战船,后来又出现了四、五层桨的战船。三层桨战
----------------------- 页面43-----------------------
船是早期较优良的战船,它长约41米,宽约6 米,干舷高2.4 米,吃水1 米
多,排水量约100 吨,有170 支桨分三层排列于两舷,载员约200 人,划桨时可
达7 节航速,顺风可使帆,这种战船持续了十几个世纪。当时,战船只不过是运
载士兵进行作战的平台而已,主要使用冷兵器、矢石等进行近距离接舷战和白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