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公元前549 年春秋时期中国开始出现战船,到公元220 ~265 年的三国时
期,仅吴国水师就有战船5000艘,大型楼船起楼5 层,可载士卒3000人。公元10
世纪初,中国战船开始装备火器,1274~1281年元代水军两次攻击日本,战船上
己装备铁火炮。公元12世纪至14世纪初,中国最早使用了金属管形火器铜火铣,
从此开始了战船从冷兵器向金属管形火器过渡的时期。
桨帆战船为木质构造,船型狭长,底平,吃水浅,干舷低,靠人力划奖摇橹
前进,顺风时可使帆,因此只能在沿岸和内河作战。15世纪以后,随着造船技术
的进步和火器、指南针等的装备使用,导致了远洋航海用风帆战船的出现。1405
~1433年,中国明代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时,其“宝船”
已有137 米长,约56米宽,有9 桅12帆,排水量达数千吨,是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风帆战船。1488年以后,英国才建造成功装有火炮的四桅战船和排水量达1000
吨的战船。
1797年美国造的风帆战船已达1576吨,可装44门火炮。18世纪以后,风帆战
船得以迅速发展,排水量不断增大,火炮口径和数量也日益增多。到19世纪,最
大的风帆战船排水量已达6000吨,装大、中口径火炮100 门以上。当时,按排水
量大小和火炮多少将风帆战船分为六级:一至三级为战列舰,排水量1000吨以上,
装火炮70~120 门;第四、五级为巡洋舰,排水量500 ~750 吨,装火炮40~64
门;第六级为轻巡洋舰,排水量300 吨,装6 ~30门火炮。风帆战船以风力为主
要动力,船体为木质,结构较坚固,吃水深,于舷高,排水量大,航海性能好,
能远离海岸到大洋作战,并能在相距几百米至几海里的距离上用火炮进行交战,
这是早期奖帆战船力所不及的。
近、现代军舰的主要技术特徵是什么?
19世纪初军舰开始採用蒸汽机,这标志着舰船动力的第一次重大革命。
1815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明轮蒸汽舰。1837年螺旋桨发明并装舰使用后,把航
速从几节一下子提高到十几节,使军舰第一次具备高速和良好的机动能力,可不
受风向、风速、潮流的影响进行远洋作战。除蒸汽机外,舰炮也发生了一次革命。
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爆炸弹,60年代未出现了尾装线膛炮,使发射实心炮弹的前
装式滑膛炮逐渐淘汰。火炮威力、数量和射程的提高,使舰艇防护力增强,出现
了大型装甲战舰。1892年英国造的“君主”号装甲舰就达14150 吨,装甲厚度达
457 毫米,装有342 毫米炮4 门。另有中、小口径炮34门,航速15.5节。19世纪
下半叶,水雷和鱼雷开始用于海战并作为军舰的主要攻击武器后,于是1877年英
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鱼雷艇,以后便导致鱼雷艇驱逐舰、布扫雷艇的相继问世。
19世纪后半叶另一项重大技术革命是造船材料的革命,即由传统的木质船体
改为钢铁船体,从而使军舰吨位骤然增大,装甲更厚更加坚固,同时开始配备较
好的观通导航设备,20世纪初期,排水量4 万吨左右的大型战列舰(装甲舰)和
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开始装备使用,同时出现了水上飞
----------------------- 页面44-----------------------
机母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战列舰、巡洋舰为主的大舰巨炮成为当时制
海制胜的重要因素。两次大战之间,五个海军大国在华盛顿签汀了为期十几年的
华盛顿条约,一段时间内虽限制了大舰巨炮的发展,但却蕴酿了一场规模更大的
造舰竞赛。条约一结束,各海军大国纷纷大力发展巨型战舰,最大的战列舰已造
到近7 万吨。第二次大战中,军舰的重大发展在于广泛装备了雷达、声纳、通信、
导航等电子设备,同时确立了航空母舰的地位,并使潜艇兵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只有二次大战才将海战空间从单一的海面海岸拓展到海空和水下,使海
战第一次具备现代规模。
▲美国海军“拉萨尔”号指挥舰战后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军舰现代
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核动力、燃气轮机和复
合动力装置的採用,使航速、机动性和续航力有较大提高;二是造船技术有很大
改进,军舰吨位越来越大,航空母舰已达9 万吨,巡洋舰已达3 万吨,驱逐舰已
达9000吨,护卫舰已达5000吨;三是飞弹武器的广泛装舰,使军舰具有防空、反
舰、反潜等多种功能;四是电子装备的大量装备;大大提高了军舰的探测、信息
处理和电子对抗能力;五是直升机的大量装舰也使军舰机动能力和反潜作战能力
有极大的改善。
什么是战列舰?
▲美国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战列舰是一种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其主要攻
击武器是大口径舰炮,其动力形式早期为风帆推进,19世纪中期后改为蒸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