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创了陆军机械化作战的新时代。
从第一辆“游民”1 型坦克到现在,世界上建造了十多万辆坦克,虽然它们
的武器系统、电子装备、装甲防护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履带行走的方式
却一直被沿用下来了。
坦克为什么要採用履带行走?
我们知道,坦克是一种野战武器,在没有道路、充满沟壑弹坑、泥泞松软的
原野上机动作战,因此如何提高其越野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採用履带行走,就象
给坦克铺了一道无限延长的轨道一样,使它能够平稳、迅速、安全地通过各种复
杂路况。这条无限延长的轨道是怎么铺设的呢?它主要由履带板、主动轮、诱导
轮、前负重轮、后负重轮等组成。坦克发动机工作时,驱动装在车尾部两侧的主
动轮旋转,从而拨动履带板移动,在诱导轮的支撑下呈四边形形状进行转动,坦
克自身重量经10个负重轮传给履带,履带运动时与地面产生摩擦力,在地面的反
作用下坦克向前驶进。
▲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採用履带行走的主要优点就是扩大了坦克的接地
面积,因此对地面的压强比汽车轮子小1 倍多,由于接地面积大,所以增大了坦
克在松软、泥泞路面上的通过能力,降低了下陷量。由于履带板上有花纹并能安
装履刺,所以在雨、雪、冰或上坡等路面上能牢牢地抓住地面,不会滑转。由于
履带接地长度达4 ~6 米,诱导轮中心位置较高,所以通过壕沟、垂壁的能力较
强,一般坦克的越壕宽度可达2 ~3 米,可通过1 米高的垂直墙。履带还有一个
特殊功能,在过河时,採取潜渡,在河底行走;若是浮渡履带可以象螺旋桨一样
产生推进力,驱使车辆前进。
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备反坦克飞弹?
自70年代以来,海、陆、空各种作战平台发生的一项最大变化就是日益飞弹
化。过去以航炮为主要武器的战斗机,用起了空空飞弹;一向以舰炮为主攻兵器
的水面舰艇也配装了防空、反舰和反潜飞弹:唯独主战坦克仍旧习不改,至今还
以坦克炮为主攻兵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早在6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展开过激烈地争论。有人认为:
105 毫米炮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时,破甲弹和脱壳穿甲弹的首发命中率,在1000
米距离上为70~80%,在1500米距离上下降为30~50%,在2000米距离上则只有
10~28%,也就是说,距离越远命中精度越低。与此相反,
----------------------- 页面53-----------------------
反坦克飞弹的命中率在500 ~700 米时,为70~80%,而随着目标距离的逐
步扩大,能提高到90%以上。由此看来,显然飞弹优于火炮,为此,法国等甚至
还专门研制了装在坦克上的飞弹及其发射装置,但后来却纷纷下马和停产了。这
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现代微电子技术的推动下,火炮精度实际上也进行了一次革命,命中
精度大大提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时的命中概率由原来的10~28%提高
到80%,1500米行进间打活魂目标的命中概率也提高到60%以上。
此外,雷射半主动制导炮弹的研制成功使火炮的命中精度又提高了一步。除
命中精度之外,坦克炮的最大特长就是毁甲能力较反坦克飞弹好,由于现代坦克
採用多层复合装甲和屏蔽装甲,只靠反坦克飞弹的破甲弹头很难将坦克摧毁,而
坦克炮则可发射脱壳穿甲弹、碎甲弹和破甲弹猛烈攻击之,因而作战效能优于导
弹。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主战坦克至今仍以坦克炮为主战兵器。不过,配合
主战坦克实施攻击作战的武装直升机、反坦克飞弹发射车和步兵战车等则装备反
坦克飞弹,有些还是专门打坦克顶部装甲的飞弹。战场上,主战坦克的坦克炮和
其它各种平台发射的反坦克飞弹配合运用,其作战效能将会显着提高。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有多重?
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不过60多吨,火炮最大口径125 毫米,越野时速55
公里。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竟是当今世
界上最重坦克的3 倍,达188 吨,成为世界坦克史上最重的坦克。
当时,为了对苏发动闪电式进攻,法西斯德国在坦克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上
偏重于机动性和快速性,所以装甲较薄,重量较轻,一般在25吨以下,火炮口径
也在20~75毫米左右。德军轻型坦克长驱直入前苏联腹地之后,在与苏t-34和kb
型重型坦克的交战中显得身单力薄,损失严重,为此转而发展t-5 “豹”式、t-6
“虎”式和“鼠”式重型坦克。
“鼠”式超重型坦克乘员8 人,车长9 米,高3.66米,宽3.67米,火炮口径
达150 毫米,外加两挺7 ,62毫米机枪,最大速度20公里/ 小时,最大行程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