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火力是最大限度提高武器作战效能,压制并摧毁敌人的首要条件,所以一般
将火力置于最重要位置。衡量主战坦克人力强弱,主要看三个方面,即观察瞄准、
火炮威力和弹药威力。观瞄系统是坦克的眼睛,只有发现敌人,才能准确地瞄准
和攻击敌人。现代主战坦克一般採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红外、微光、热成像等
设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火控系统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美国ml坦克的火控
系统是以一台数字式弹道计算机为中心的全解式火控系统,火炮射击所需要的弹
道诸元都能经计算机解算出来。此外,还装有炮长主瞄准镜、雷射测距仪、热成
象仪、车长瞄准镜及各种传感器,无论白天黑夜、云雾雨雪,这些先进的观瞄设
备都能保证提供准确而清晰的目标图像及方位。
火炮是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坦克炮是前苏联的t-72和t-80
主战坦克上装的125 毫米火炮,它不仅能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还可发射炮
射飞弹。发射钨合金弹芯穿甲弹时初速最高可达1800米/ 秒,在2000米距离上能
垂直穿透400 毫米厚的装甲;发射贫铀合金穿甲弹时,在1000米距离内可垂直穿
透660 毫米厚的装甲;发射破甲弹时,破甲厚度可达700 毫米;炮射飞弹,能以
150 米/ 秒的速度飞离炮口,火箭发动机点燃后,速度
----------------------- 页面51-----------------------
可上升到500 米/ 秒,7 秒钟便可达3000米射程。
▲前苏联t-72主战坦克
什么是坦克的机动力?
▲德国“豹”1a4 主战坦克机动力是最大限度发挥火力进而形成战斗力的重
要指标,主战坦克的机动力主要体现在加速性、制动性、转向性和越野机动性方
面。美国的ml主战坦克是世界上第一个採用燃气轮机作主发动机的坦克。与柴油
机相比,运动部件和密封件及齿轮的数量只有它的1/5 和1/2 ,零部件总数减少
了3 %,体积更加紧凑,重量也大大减轻,加速性明显提高,从情转加速到全负
荷只需2.5 秒;整车加速到32公里/ 小时只需6 秒;在—31c条件下,无需预热
便可在1 ~2 分钟内起动,其最大速度可达72公里/ 小时,居世界坦克之最。现
代主战坦克穿行原野和克服障碍、爬坡、涉水、潜渡江河的能力,以及快速规避、
通过弹坑及怠速转向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一般爬坡度在30度左右,攀垂直墙高
度在1 米上下,越壕宽达2.7 ~3.15米,潜渡深2 ~5.5 米左右,无准备涉水深
1 ~2 米。
怎样提高坦克的防护力?
坦克防护力是保存自己、免遭敌人攻击的能力。主战坦克除利用自身火力消
灭敌人进行积极防御以外,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提高防护力。第一是尽量减少被敌
人发现的可能性,其措施是减小坦克外形尺寸,尤其是坦克高度;降低红外、声
音、雷达反射波等信号特徵;在车外涂迷彩或採用隐身技术;安装烟幕弹发射器
或增加炮射烟幕弹及热烟幕系统。第二是降低坦克被命中和击穿的概率,其措施
有增加装甲的厚度,减小装甲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用抗弹性能高的材料和
採用复合、间隙或特殊的结构制造坦克,使弹丸跳弹达不到穿透目的,或者降低
穿破甲能力;披挂爆炸式反应装甲也是防御破甲弹攻击的有效措施。第三是尽量
减小敌弹穿透装甲之后的破坏作用,其措施有增加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避免车内燃
烧或爆炸伤害乘员;为储弹舱安装泄压机构,弹舱中的弹药一旦发生爆炸,压力
应向车外泄出;为储存弹药加装保护壳,提高弹药的耐高温能力。此外,主动防
护装置也是正在研制中的提高坦克防护力的措施。
▲西德“豹”2 坦克採用典型的多层复合装甲,这种装甲能防御大部分反坦
克破甲弹,它装上通气管后可涉水深4 米的江河
坦克是什么时候开始採用履带行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突破敌方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
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
式武器。
----------------------- 页面52-----------------------
1915年英国开始研制这种武器,为了保密起见,特将它命名为tank,英文原
意是水柜的意思,音译为现在所称的坦克。当时,英国科学家受火车在轨道上自
由运行的启发,于是也想让坦克在某种轨道上行驶。
1916年,英国开始生产名为“游民”1 型的坦克。这种坦克分“雌性”
和“雄性”两种车型,车体两侧有两条环型履带,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
1916年9 月15日,英法联军与德国在法国的索姆河畔展开激战,英军派出32
辆“游民”1 型坦克参战,德军大惊失措,搞不清它是什么怪物。
这种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无所阻挡、不怕枪弹的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