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先派人从周围一带的村民中抓几个人来了解一下寇贼情况,再作用兵布署,力争马到成功,将匪首擒获。”
“好,就按你说的做,先安营扎寨,待摸清敌情之后再出兵剿匪。”
这次回民闹事不是一般的饥民抢粮吃大户,也不是胜保所认为的几个占山为王的草寇抢掠官府。否则,朝廷也不会下谕旨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入陕。
胜保正和蔡寿祺等人叙话,忽然又有探马来报,说商州总兵刘松山来见。胜保正愁不了解敌情无法进军,一听刘松山来见,立即命人将他带进中军帐。
刘松山参见完毕,胜保就十分不客气地质问道:
“我先头部队入陕多日,最近在商州被围遭到惨败,你为何不去救援,该当何罪?”
刘松山没想到胜保一见面就给个下马威,立即苦丧着脸说道:
“请胜大人详察,小的不是不想救援,小的兵马有限,早被打得七零八落,小的能够逃出来见胜大人已是万幸。”
“能有多少人马能够让官府的兵马赶到无处藏身,一定是你麻痹大意轻敌。让寇贼给打败了,故意夸大其词给自己解脱的。”
“不不,小的决不是夸大其词,贼人确实人多势众,胜大人如果认为小的话失真,可以询问巡抚大人。”
胜保见刘松山不像是撒谎,就疏缓一下口气说:
“本帅相信你,你万万不可故弄玄虚欺矇本帅,否则,我查清事实一定将你严惩。你坐下叙话吧。”
“谢大人!”
“请你把陕西回民闹事的情况详细汇报一下,不得有半点虚假。”
“是,大人!”刘松山恭敬地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这次决不是小股回民闹事,而是陕甘一带的全体回民起事,此外,还有潜入陕甘境内的太平妖匪作鼓动,几乎整个陕南地带全部被贼人控制了,他们多次猛攻西安,西安几近失守,陕西巡抚刘蓉刘大人万般无奈才十万告急朝廷,两宫大后才派胜大人前来抄剿的,据小人分析,也只有胜大人到此才能制住这帮匪寇。”
刘松山这么一吹捧,胜保果然十分高兴,但他也着实吃惊不小,幸亏听信蔡寿祺的劝告没有轻易进军,不然,也要落个开仗就惨败。
胜保问道:“有太平妖匪作祟?此话当真?”
“这等大事小的怎敢欺瞒大人,据属下从抓获的贼人口供中得知,早在一年前,太平军的两个反王就潜到陕西渭南一带活动,准备在这里招兵买马扯起大旗与安徽的捻子遥相呼应,从侧翼包抄京师。”
胜保十分惊奇,“竟然有这等事,太平妖匪真是用尽心机,只可惜心机白费,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快要被我清朝大军攻破,周围地区也已被我朝大军占领,金陵不久就可克服,贼人群龙无主,如一盘散沙,不战自溃,就不足为患了。”
“据报,太平军的反王陈玉成已被胜大人活捉斩杀,胜大人实在是带兵有方,只盼胜大人这次马到成功,凯旋回朝。”
胜保哈哈一笑,“只要本官到此,贼人就不足虑。你还没告诉我这太平妖匪的反王在陕西活动的情况呢?”
刘松山这才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全部告诉胜保。
这次陕西回民闹事只所以声势浩大,震动朝野,其实在陕甘一带聚众举事的并不仅仅是回民,大致有三支大军同时起兵闹事。一支就是潜人陕南的太平军头领——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他们在一年前被陈玉成派遣潜入渭南发展势力,最近听说英王陈玉成在安庆惨败,被俘而牺牲,一气之下举起了大旗,由暗而明,轰轰烈烈地与陕西的地方官员干了起来,攻入汉中占领许多州县。
另一支队伍是四川北部的起义军,他们在四川遭到官府剿杀失败后,由蓝大顺率领余部逃到陕甘交界地带与清军周旋,也打了几次胜仗,占领太白、留坝等地。
这第三支起义的大军才是真正的回民支队,主要有四支队伍,在马家四兄弟的带领下控制了渭河南北的广大地区。马化龙占据大荔,马占鰲控制渭南,马文义拥有临潼一带的地盘,马文禄活动在商州、华州一带。这四人以马占鰲为总头领,此人长得一个大麻脸,外号叫马大麻子。胜保奉旨剿抄马大麻子,就是指他们四兄弟所率领回民起事队伍。
胜保一听刘松山这么讲解,才明白陕西的回民为何这么嚣张,他略有顾忌地问道:
“蓝大顺与太平妖匪和起事的回民这三支反军是否相互通信,彼此呼应,携手为害地方州郡呢?”
刘松山想了想说道:“这一点小的也不清楚,但从回民几次围攻西安的规模看,似乎取得了其他几支匪贼的支持。”
蔡寿祺听了刘松山的汇报,也不无忧虑地对胜保说:
“胜大人,如此看来,西安的东南西三面都有大批匪徒,他们从三面包围西安。如果这三支匪徒各自为政尚且好办,倘若他们早有预约,抄剿起来就难了,稍一不慎反会被贼寇所困。”
胜保也贊同地说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如果各个击破,分割包围歼灭贼人还是可行的。”
“那必须切断三股匪徒之间的联络,或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让他们相互猜疑。”蔡寿祺进一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