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2式双20mm机关炮
发展过程:
t82式双20毫米机关炮是台湾军队在t75式20毫米机关炮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高、平两用炮。目前,主要布置于外岛,用于防空和封锁滩头。
性能特点:
1.射速快。每分钟最大射速达2000发,火力密度大,能够有效毁伤低空和近距离目标。
2.配用弹种多。炮配备了5个弹种,可根据不同目标进行选择。
3.重量轻,配置方式灵活。
4.射击精度高,散布偏差为3密位。
主要改型:
t82t型。牵引型,可由车辆牵引进行部署或者转换阵地,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t82f型。固定型,配置于相对固定的阵地上,执行特定区域内的火力打击任务。
基本数据:
口径 20毫米
身管数量 2个
初速 1030米/秒
射速 单发、50发点、2000发/分持续
射程 2000米(最大5000米)
方向射界 360°,火炮旋转速度120°/秒
高低射界 -10°~+80°火炮俯仰速度60°/秒
供弹方式 弹链
配用弹种 高爆燃烧(0.275公斤);高爆燃曳(0.260公斤);高爆燃自毁(0.241公斤);脱壳穿甲(0.257公斤);穿曳(0.257公斤)
战斗全重 t82t 2380公斤;t82f 1980公斤
瞄准具 ts76 陆军型;ts85 空军型
识别特徵:
1.该炮外形风格与gdf-005类似。
2.採用小型炮塔,炮管分置于两侧,身管与炮塔之间留有间隙,身管位于炮塔两侧外伸的炮架上,两侧弹箱清晰可见,炮塔前方形状较特殊,呈斗状,下部内收。
第三卷 地面武器 m109型自行榴弹炮
更新时间:2006-8-8 21:08:00 本章字数:1635
美军地面进攻的"开路战神"——m109系列榴弹炮
m109型自行榴弹炮是世界上装备数量和国家最多、服役期最长的自行榴弹炮之一。第一辆样车于1959年制成,最初打算使用156毫米口径。该车克服了原来m44(155毫米)和m55(105毫米)自行榴弹炮敞开式炮塔和高大笨重的缺点。经过设计鑑定,1963年7月m109正式开始装备美军的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和海军陆战队。作为美军和北约的主力自行榴弹炮,m109可以用飞机空运。在其服役的60-90年代,m109一直进行着改进,使其始终保持着先进的水平。尤其是其最新的 m109a6“游侠”(pdin),由于对火控系统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是美军电子化作战的标准火炮配备,是重型机械化部队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此次地面进攻,美军地面部队就是在m109a6的齐射中沖向了伊军阵地。
总体布局:铝合金装甲车体和旋转炮塔、炮塔位置靠后、动力装置前置、主动轮在前。车后两侧各有一个可摺叠助锄
(m109原型主要数据)
车长(炮向前):9.12米
车宽:3.15米
车高:2.8米
战斗全重:24-25吨
成员:6人/车长、驾驶员、炮长、3名装填手
火炮:m126型155毫米榴弹炮,23倍身管,寿命2500发;半自动输弹机,射速1发/分,短时间可达到3发/分。高低射界 -3~+75 度。
弹药:炮弹基数28发,分装式。包括榴弹、子母弹、化学弹、布雷弹、照明弹、烟幕弹、核弹和“铜斑蛇”雷射制导炮弹。
射程:(榴弹)14.6千米
辅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
动力装置:二冲程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298千瓦
最大时速:56.3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354千米
装甲厚度:20毫米
供弹车:m548或m992(可以装93发弹丸、99套发射药、104枚引信)
各种改型
m109a1 1970年定型。换装了39倍口径的m185榴弹炮,榴弹射程提高到18。1千米
m109a2 1977年定型。改进了输弹机、反后坐装置和炮塔尾舱。携弹量因此增加到36发
m109a3 按照a2的标准改进的a1型被称为a3型
m109a4 改进三防装置和整车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m109a5 发射火箭增程弹,射程可以达到30千米
m109a6pdin“游侠” 1992年4月装备。战斗全重增加到28.7吨;採用半自动装弹系统,成员人数减少到了4人;换装m248火炮,身管和发射药进行了改进,榴弹射程增加到23.5千米;新型带“凯夫拉”装甲的焊接炮塔;全宽炮塔尾舱,可以储藏更多发射药;基于电子计算机的新型自动火控系统,和其他战斗车辆实现了战场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在60秒之内完成从接受射击命令到开火的一系列动作;新的隔舱化系统;新型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特种附加装甲等。在发射之后能够迅速转移阵地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乘员 6名
重量 23786吨
单位功率 17.02匹/吨
炮全长 6612毫米
炮全宽 3295毫米
炮全高 3289毫米
最大速度 56公里/时
最大行程 390公里
最大爬坡 60%
引擎功率 405匹
燃料储备 511升
武器 1门155毫米炮,1挺12.7毫米机枪
身管长 39倍
最大射程 18000-24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