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美国人:建国历程 > 第137页

第137页

    这种美国讲学社运动是由来自康乃狄克州达贝的乔赛亚·霍尔布鲁克创始的。他在一八一○年毕业于耶鲁学院,早年就主张把商业利益同对教育改革的关注结合在一起。他在他父亲的农场里开办了一所实验学校,试图把手工学科同书本学习结合起来。他在耶鲁学院学习期间(一八一三年至一八一七年)听过班杰明·西利曼的科学讲座,他本人也成了一位科学专题的巡回讲师。一八二六年,他在他的一篇题为《成年人为相互教育而交往》的论文中提出自己的新观念,并在麻萨诸塞州组织了”米尔伯利讲学社——美国讲学社第一分支“。讲学社的目的就是通过下列方式扩大受教育的机会:增进相互交谈;指导娱乐活动;建立博物馆和图书馆;鼓动对公立学校的兴趣;协助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及其它种种方式。


    ”讲学社“的希腊名字原是雅典一座公园的名称,是亚里斯多德讲学的地方,现在突然变成一种美国特有的东西了。霍尔布鲁克很难想像他倡导的这项运动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八年之内,全国建立了三千个由当地市民创办和领导的”讲学社“。例如,丹尼尔·韦伯斯特就是波士顿”讲学社“主席和创始人。”讲学社——或者称之为全国城乡冬季讲学班——已经成为美国特有的一种固定的学校,“《哈泼斯》月刊在一八五八年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论。”讲学社“协助建立并发展正规的公立学校。”讲学社“很快就成为群众教育的最巨大的推动力量,因为其本身同公立学校体系具有同样的力量和特点。直到一八九○年以后,强调娱乐教育胜过课堂教学的成人教育夏令会运动才取代了它的位置。


    虽然”讲学社“组织了许多活动(历史学家卡尔·博德曾一一具体地列出),其计划的核心还是公共课程。这是一种教育的福音主义,其中一部分巡泅传教士现在改由巡回讲师来担任。下面是塞勒姆的一八三八至一八三九学年”讲学社“课目表:


    课目                    讲师


    北美印第安人的特徵、风俗习惯和服装等    乔治·卡特林


    独立革命的起因               贾雷德·斯帕克斯


    太阳                    哈巴德·温斯洛


    国家财富的来源               c.h.布鲁斯特


    普通学校教育                c.t.托里


    人类思想对于文化和革新的承受能力      伊弗雷姆·皮博迪


    蜜蜂                    h.k.奥利弗


    群众教育                  r.c.温思罗普


    地质学                   c.b.亚当斯教授


    妇女的合法权益               西蒙·格林利夫


    本能                    小亨利·韦尔


    穆罕默德的生平               j.h.沃德


    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h.w.金斯曼


    朗福德伯爵的回忆录             a.c.皮尔逊


    实事求是的人                康弗斯·弗朗西斯


    自然史之诗人                j.l.拉塞尔


    民主的发展进程               约翰·韦兰


    北方人对美洲的发现             a.h.埃弗雷特


    文学邪恶派及其改革             塞缪尔·奥斯古德


    儿童教育                  霍勒斯·曼


    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出现了一股讲学的热潮,满足这种需要的是另一些组织。例如在波士顿,一八三七年至一八三八年的冬天共设立了二十六个不同的讲学班,参加听课的约一万三千人。这个数字仅包括至少开设八门课程的讲学班。全国各地的听众都积极寻求那些有口才、表演风度和名望的讲者,他们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在南北战争之前的南方,这种现象要少一些,但在西南部和西部数目却是空前增加。我们必须记住,这些人的讲话在印刷出版之前是先讲出来的,而且讲了又讲。这种课程讲坛提供的报酬和机会促进了口头文学的创立。在美国出现了一位文学家,他基本上是靠把他在讲坛上的发言整理出版而闻名于世。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森就是依靠这种传统成为美国建国之后第一个世纪里美国文学的主要发言人,他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学“讲师,也是在讲学盛行的年代里最受群众欢迎的所有课程的讲师之一。为什么爱默森的文章有些时候似乎显得重复、难懂、相互矛盾和含糊呢,那就是因为我们读到的作品首先不是为了让人去阅读,而是为了让人去倾听而写的。爱默森所追求的主要是耳朵的效应而不在于眼睛,正是在这个方面他取得了令人难忘的成就。对于”讲学社“的听众来说,重要的不是逐字逐句推敲文学作品的意义,而是追求一种口头才能的总效应。总之,可以这样说,艾国文学的特徵是以口头表达为主,而当时文学上这一至理名言就是最能说明这一特徵的范例。爱默森在讲坛上的吸引力是无法否认的,因为他讲的一些东西是各种程度的知识界人士和深于世故的人都爱听的。即使他招诛的听众并非总是最多,也没有赚取最高的费用,他仍然跑遍全国各他讲学,而且被同一个讲坛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回去,根据威廉·查瓦特的研究,一八三三年到一八八一年,爱默森共讲学约一千五百次,足迹遍及二十多个州和加拿大以及大约三百个不同的城镇。在骯脏火车和崎岖道路上长途跋涉一一”投入旅行者的长流,卷进寒冷的旅馆和膳宿店的漩涡“——即使一个身强体壮的人也吃不消的。讲学季节是从十一月到次年的三月,这段时间外出旅行是最不好受的,而爱默森又无法忍受寒冷的天气。他向旅馆老闆最常说的一句问候话就是:”你们能帮我暖暖身子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