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第54页

第54页

    宋时官员随便出去喝酒是要被纪检委(御史)按违纪查办的,后来那位着名的“鱼头参政”鲁宗道,一次来了个老乡,就换上便服到酒店请客,结果被赵恒知道了,说:“你是宫官,我不追究,恐怕御史也要弹劾你。”可见随便出去喝酒是件冒险的事,有了这道旨意,就可以在不耽误公务的幌子下,任意去游宴了。


    这道诏书还增加了官员休假的天数,尤其是在家人团聚的节日和天气状况不好的时候休息,很有人性化管理的意思。


    这里说说宋代的节日,那绝对的是精彩绝伦。二社其实是两个节日,即春社和秋社,春社是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在二社时,人们要去祭祀社神。社神就是土地神,还有一位谷神稷,合称社稷,每年民间与朝廷都要祭拜,祈求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并不是《西游记》中被呼来喝去的小角色。


    春社主要是祈祷丰收,秋社就是感谢社神的保佑,在社日里有祭神及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有竞技类的,有表演类的,非常的热闹,杨万里《观社》诗云:“作社朝祠有足观……野讴市舞各争妍。”说的就是无论朝野都在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尤其在农村,社日庆祝十分隆重,而且还有盛大的集体聚餐,众人纵情欢宴,王驾《社日》诗写得十分形象:“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另外,春节、端午节、上元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赵恒下诏节日官员放假,就是要与民同乐。


    但是,社日里的笙管笛箫,上元夜的火树银花,都无法沖淡赵恒心里的郁闷之情,他被王钦若的那番话搅闹得心神不宁,时时想起“城下之盟”这四个字。


    怎么才能一洗这个耻辱呢?赵恒日思夜想,难免有所流露,那些善于揣摩上级意图的人发现了,便想投其所好。景德四年十一月,殿中侍御史赵湘便上奏赵恒,请他搞封禅,赵恒沉吟着没有说话,宰相王旦不同意,说:“封禅这样的大礼,已经好久没有举行过了,再说若不是圣主临朝天下太平,怎么能轻率地去做。”


    赵恒还是挺谦虚的,说道:“我没有那么大的德政,是不会轻率地去搞封禅大礼的。”话虽这么说,可他却留意上这件事了。


    不久,他就问王钦若:“现在要做些什么,才能使天下归心呢?”


    王钦若知道赵恒不敢动用武力,就欲擒故纵地说:“陛下您可以发兵攻下幽州,就可以大振威名,一雪前耻了。”


    赵恒摇头说:“天下百姓刚刚过上和平的生活,我不忍心再让臣民流血牺牲了。”


    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赵恒早被辽军铁骑吓破了胆,真刀实枪的战争毕竟和小时候玩的游戏不一样,赵恒再也不想当什么“元帅”了。自和约签订以后,赵恒对打仗就更是想也不愿意想了。


    王钦若善于逢迎,对赵恒的心思摸得很透,他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因此赵恒也非常喜欢说话合自己心意的王钦若,他便不甘心地追问道:“难道除了打仗,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王钦若早有计策,等的就是赵恒这句话,他不慌不忙地回答:“当然有办法。陛下既然不想用兵,那就建大功业。这个大功业成了,就会威加四海,戎狄畏服!”


    听王钦若说得神乎其神,赵恒也不禁心驰神往,但是什么才是这个威力无边的“大功业”呢?


    王钦若轻轻地说出两个字:“封禅!”


    封禅,是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的礼仪,祈求降福祛灾,封禅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封”就是在泰山祭天,“禅”则是在泰山下樑父山祭地。古代对“封禅”这件事看得极重,不是任何一个皇帝都能随便封禅的,只有功业盛大的受命帝王,有了符瑞,才有资格到最神圣的泰山,去祭祀最高的上帝。


    泰山封禅,实际上是“功高德厚”的帝王向上苍告有大成举行的盛典,也是炫耀政绩、国力的一个最佳机会。


    泰山封禅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帝王都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


    不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封禅对皇帝赵恒的巨大诱惑力。


    赵恒当然也想实现这个梦,但他还是有些担心,王钦若好像自言自语地说:“封禅得有天瑞显现啊。”其实他早就盘算好了,接着微微一笑。“未必一定得天降祥瑞,过去就有以人力弥补的(就是假造祥瑞),只要人力造出祥瑞,君主昭告天下,大力推崇,那和真的天瑞有什么区别?”他又补充说:“陛下认为最大的祥瑞河图、洛书就一定是天降的吗?其实那只不过是前代圣人以神道为名,来教化天下罢了。”


    赵恒低头思忖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


    赵恒那时还不糊涂,对造假有些不屑,但他急于摆脱心里那种由胜利者突然变成签订城下之盟失败者的屈辱感,更摆脱不了“封禅”这个绝大的诱惑。


    赵恒这一点头,大宋历史上就多了一段荒唐的黑色幽默。


    历史上也有对封禅这种事看得很淡的皇帝,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时,就有人进言:“陛下已即位三十年了,应当去封禅泰山。”光武帝下诏答覆道:“我即位三十年来,百姓们生活得还不是很好,都是一肚子怨气,我现在去封禅泰山,就像《论语》里说的‘想欺骗谁?是想欺骗上天吗?’要是各地郡县再有远道派官吏前来上寿,用虚浮溢美之辞歌功颂德的,我就要将其处以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并让他们去边疆屯垦。”这下再也没有人敢提封禅之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