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法国的“里达”系统,美、加、澳合研的“野鸭”
系统,德国的军级自动化干线网及美国的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等。这些系
统都是由多个节点构成网络,每个节点设有可自动转接的交换机,用多路无线电
接力设备互联,覆盖整个战术地域。
战术卫星通信是陆军战术通信的重要手段,英军和美军在马岛海战和海湾战
争中都有效地使用了卫星通信设备。这种通信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无
需中继,线路可靠性高,开设迅速,站址不受限制,且配置灵活,适应多变的野
战环境。美国陆军卫星通信主要有多信道超高频初期系统、多信道超高频最终系
统、单信道特高频专用系统、单信道特高频背负式系统、单信道待高频按需分配
多址系统和单信道超高频/ 极高频按需分配多址最终战术终端。
此外,还将发展战术光纤通信、战术跳频无线电台、数位化通信等新型通信
装备。
▲美军联合战术情报分配系统
海军是怎样进行远程通信的?
海军远洋舰队的远程通信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即通信站、通信舰和卫
----------------------- 页面129-----------------------
星通信。海军远程通信的特点是超视距舰岸或舰舰间双向通信。海军通信站
是一种接力通信网络,它由分设于全球各地的通信台站组成,彼此间通过微波线
路、电缆或其它线路进行联接。通信舰是一种战术型机动通信装备,美国在越南
战争时曾使用22500 吨的航母改装了一艘“安纳波利斯”号通信舰,上装24部大
功率发射机、60部接收机和一些其它通信设备。卫星通信是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
美苏海军都从70年代以后发展了舰队通信卫星,保证了海军舰艇的实时通信。其
它国家虽没专为海军发射通信卫星,但舰艇可通过三军卫星或其它卫星进行正常
的通信联络。
海军战术通信范围通常在450 公里半径以内,频率范围为高频至特高频,即
3 ~3000兆赫,战术通信的主要任务是海上作战部队之间的通信,一般使用数字
无线电系统进行通信,如美国的战术数据链等。
海军是怎样进行对潜通信的?
海军是一个战略军种,不仅有潜艇、水面舰艇,还有飞机和陆战队等多种装
备,具有全球性作战的特点。海军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为各级指挥中心、探测系统
和武器控制系统提供通信保障。海军通信的主要手段有视距通信、高频远程通信、
飞机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通信的主要对象是潜艇和水面舰艇,通信的主要形式为
话音通信、报务通信和数据通信。
潜艇主要分弹道飞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三种类型,其中,弹
道飞弹核潜艇是国家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中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的秘密武器,它
主要执行总统的指令,必要时向敌对国预定目标发射核飞弹。因此,对潜通信往
往以对弹道飞弹核潜艇通信为主,这类潜艇一般不具备强大的战术攻击能力,往
往游弋于深水大洋待命,所以对此类潜艇的通信成为海军通信的一大难题。攻击
型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多为战术攻击性潜艇,它们通常与水面舰艇联合编成,也可
单独或集群编成,所以此类潜艇通信多为战术通信,执行远洋任务时也可进行战
略通信。
海军对潜战略通信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岸基大功率甚低频电台网络,这种甚低
频发射机功率大,天线也很大,频率范围为10~60千赫,发射机输出功率达0.01
~2 兆瓦。其主要缺点是系统造价高,建造周期长,天线和发射机体积庞大而笨
重,战时易遭破坏。战后初期前苏联建造的1000千瓦甚低频电台採用6 组六边形
天线阵,天线由30座高铁塔组成,中间塔为200 米,外边塔为175 米。60年代以
后前苏联建造的“大力士”2型甚低频电台发射机,虽採用5 组t 形无线阵,体
积和重量有所减小,但仍由18座高铁塔组成,塔高在235 米左右。为了提高甚低
频电台天线的高度,前苏联曾在50年代採用a3—55型气球夭线,能将天线升至2d00
米高度工作,但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1962年美国研制了一种机载甚低频发射机,其功率10~20d 千瓦,拖曳天线
长度可达1 万米,可由ec-130q 飞机装载。这种飞机任务续航时间为10.5小时,
机上有15名机组成员,工作时需在潜艇活动区域上空进行不间断地飞行和巡逻。
以随时给弹道飞弹核潜艇下达命令。这种称为“塔卡莫”的机载甚低频对潜中继
通信系统已发展了四代,目前正在改用波音r6a 飞机执行巡逻通信任务。
----------------------- 页面130-----------------------
▲潜艇雷射通信示意图海军对潜通信除上述方式外,美国自60年代初期还发
展了一种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30~300 赫的极低频在海水中的损失很小,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