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弹发射后,飞弹预警卫星能在十几秒钟内察知其发动机喷焰信号,然后
立即将信号传至地面接收站。计算机在算出来袭飞弹的方位、速度、到达时间和
落点预测数据之后,再向国家最高指挥当局报告,以採取必要的拦截措施。
▲用于预警洲际弹道飞弹的美国空军防御支援卫星
什么是海洋监视卫星?
海洋监视卫星是用于监视水面舰艇和潜艇活动、侦察舰载雷达信号和无线电
通信的卫星。卫星运行于1000公里左右的近圆轨道,倾角为63.4°。
在测定舰船位置、航向、航速时,可甩主动卫星;在测定舰载电子设备时,
可用被动卫星,一般主被动卫星成对发射,协同工作。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还可
根据探测潜艇在水下潜航时引起海水温度的变化来发现潜艇,侧视雷达还可通过
测定潜艇运动时所搅乱海水的变化来发现潜艇。到1986年底,美苏分别发射了56
颗和22颗海洋监视卫星,美国主要是“白云”和“飞弓”系列卫星,通常似12颗
星组网,轨道高度为1000公里。
▲美国海军的“白云”海洋监视卫星
什么是“星球大战”计划?
1983年3 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一个建立反弹道飞弹防御系统,以消除
前苏联战略核飞弹对美国本上威胁的所谓“战略防御倡议”。这个倡议的核心就
是建立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的多层次大空防御系统。由于是一场新的太空
竞赛,所以军事评论界就将其形象地称之为“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主要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1984财年至1989财年,
主要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五项:搜索、捕获
----------------------- 页面91-----------------------
与跟踪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动能武器技术,系统分析与作战管理技术及
保障系统技术。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以后,将根据当时的情况及研究进展来决定
如何进一步发展。1991年前苏联从超级大国的宝座上跌落之后,已经对美国形不
成任何核或常规威胁,所以“星球大战”计划将面临一场厄运,难以按原设想继
续发展。
“星球大战”计划有几个拦截阶段?
根据初始构想,“星球大故”计划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以
天基设备为主的新型反导防御系统、按照这一构想,将对付来袭飞弹的拦截方案
划分了四个层次,理论认为,其各层次综合防御系统的成功拦截率可达99.9%。
第一层为助推段拦截。此段为敌飞弹发射阶段,有3 ~5 分钟的持续时间。
此时飞弹助推可产生大量红外线,易被空间探测器所捕获。担任拦截任务的有在
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432 颗反飞弹调射线卫星,每颗卫星据称可摧毁100 枚以
上正在升空的飞弹。这种反飞弹调射线卫星直径1 米,其表面插有多恨刺猖状金
属管,一旦发现敌飞弹,卫星便立即对其发射调射线进行鑑别,然后转动触角进
行瞄准,开始攻击。于是,卫星内部产生核爆炸,在卫星解体前,每一金属管都
喷射一束x 射线,将飞弹摧毁。
第二层为未助推段拦截。当飞弹最末一级火箭关机,弹头和突防装置开始脱
离飞弹飞向目标时,因飞弹仍在散发大量红外线,所以也易遭探测,这一段持续
时间约500 秒。拦截方式可使用雷射武器或动能武器摧毁已投放的弹头和含有一
部分尚未投放子弹头的母舱。
第三层为中段拦截。从飞弹投放完分飞弹头和突防装置,到弹头再入大气层
之前的这一段称为中段,持续时间长达20分钟。这一段拦截较为困难,因弹头已
分离,数量较多,有真有假,设想用电磁炮等动能武器拦截。
第四层为末端拦截。弹头重返大气层后,在袭击目标之前,可用反导飞弹、
动能武器、粒子束武器等进行拦截。
“星球大战”计划是一场黄金加技术的较量,其耗资巨大,在2000年前部署
全套系统要花费1 万亿美元,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难题尚待攻关,如飞弹的早期预
警,真假弹头的识别,雷射炮、电磁▲图中显示了太空中战争的进行情况。在战
争开始,双方都试图通过攻击预警和通信卫星使对方致盲。空中发射的反卫星武
器(1 )和同轨道反卫星武器(2 )可能用于这一目的。陆基飞弹(3 )的发射
和潜艇飞弹(4 )的发射同时进行。预警卫星(5 )监视这一束潜艇发射的核激
励x 射线雷射(8 )和轨道雷射战斗空间站(9 )开始击毁进攻的飞弹。幸存下
来的飞弹将弹头和假目标(10)分离。陆基雷射(11)通过轨道反射镜(12)击
毁弹头,电磁轨道炮(13)和装备有小型火箭截击器的卫星(14)也攻击幸存下
来的弹头。机载传感器(15)和地面传感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