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系统发展较早,80年代以前已具备实战能力。目前正在研制地基和天基定向
能反卫星武器。前苏联正在研制中的新型太空梭、航天站、轨道间飞船等航天
器,如配上火箭、飞弹、雷射炮、电磁炮等新概念武器,将可形成一个对地面、
海洋、空中和空间威胁极大的载人航天兵器系统,它将使21世纪的战争产生根本
的变革。
▲太空梭飞行全过程
什么是侦察卫星?
----------------------- 页面89-----------------------
侦察卫星是用于获取情报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利用光电遥感器或无线
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从轨道上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或跟踪,以搜集地面、海
洋和空中目标的情报。侦察设备搜集到的目标辐射、反射或发射出的电滋波信息,
用胶捲、磁带等记录存储于返回舱内,在空中或地面回收。
或者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法实时或延时传输到地面接收站,而后经光学设备
和电子计算机等加工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情报。卫星侦察的优点是侦察面积
大、范围广、速度快、效果好,可定期或连续监视某一地区,且不受国界和地理
条件的限制,能获取各种难得的重要情报。侦察卫星通常分为四种:照相侦察卫
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和飞弹预警卫星。
▲“大鸟”卫星的高解析度照相机,对选择要判别分析的特定目标提供大范
围观察。如图示,有些图片装在可回收密封舱里送回地球。红外照片能揭示热源
装置和伪装系统。kh-11 数字侦察卫星是“大鸟”卫星的补充,它能拍摄高清晰
度电视图象。这些图象可用于接近实时的详细分析。在审定总图后,对选出的指
定目标抵近测量。“大鸟”卫星能拍摄总图,标定跑道、贮油罐等的位置。胶片
可以投放下来,并在空中“回收”
什么是电子侦察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是专门用来侦测对方预警、防空、反飞弹等雷达的位置及信号
特徵,也可测定对方军事通信和无线电台位置,为本国战略轰炸机、弹道飞弹和
巡航飞弹执行突防和攻击任务提供数据,也可用以侦察对方军事演习时的指挥、
通信信号,并予截获。截获的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或存储在计算机里,在卫星飞经
本国上空时发送到地面接收站。电子侦察卫星通常运行于300 ~500 公里,甚至
1000~1400公里的近圆轨道。电子侦察卫星按侦察任务分为雷达侦察型、无线电
通信侦察型和弹道飞弹试验侦察型三种。电子侦察卫星到1986年底,美苏已分别
发射83颗和139 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1985年1 月24日用太空梭发射
的侦察卫星,它重13.6吨,星上载有两种直径为22.9米的天线,卫星上的大型天
线可截获100 兆赫到20千兆赫之间的所有频率。
什么是照相侦察卫星?
照相侦察卫星是利用光电遥感器对地面摄影以获取情报的侦察卫星。卫星上
装有可见光照相机、红外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照相机等侦照设备。卫星
常沿近地椭圆轨道运行,近地点150 ~200 公里。有些卫星还具有机动变轨能力,
以利用云层间隙摄像或降低高度拍摄而提高解析度。照相侦察卫星是发展最早、
发射量最多的一种卫星,它的主要特点是分辨力高,可夜间侦察,能识别伪装,
工作寿命长,可实时传输图象等。美国自1959年2 月28日发射第一颗照相侦察卫
星以来,已发展到第五代,目前在空间运行的主要是第四代“大鸟”和第五代kh-11
及kh-12 锁眼“。第五代卫星与第一代相比,性能有很大提高。在侦察照片的地
面分辨力方面,从最初的3 ~7 米提高到0.15~0.3 米;卫星工作寿命由原来的
2 ~3 天提高到1166天;侦
----------------------- 页面90-----------------------
察遥感设备由过去的单一可见光照相,发展到了可见光、红外、微波和固体
成象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并做到普查与详查相结合;发射方式除地面火箭发
射外,还可用太空梭在轨道上进行天基投放,并具有机动变轨、实时传输侦察
信息和星上图象预处理能力。到1986年底,美苏各发射照相侦察卫星244 颗和710
颗,分别占军用卫星的40%和60%,占其侦察卫星的60%和70%。
什么是飞弹预警卫星?
飞弹预警卫星是一种载有红外探测器,用于探测对方飞弹发射时发动机喷焰
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特徵。这种卫星通常发射到地球静止卫星轨道或周期约12小时
的大椭圆轨道上,一般由几颗卫星组网。到1986年底,美苏分别发射了35颗和37
颗,美国的飞弹预警卫星由定位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南美洲赤道上空的3 颗地球
同步轨道卫星组成卫星预警系统,一般可对陆基洲际弹道飞弹提供25~30分钟的
顶警时间,对潜射飞弹提供15分钟的预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