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引导与指挥。该机主尺度与a-6e攻击机相仿,带副油箱时,可在距航母370
公里的空域连续值勤6 小时,巡航速度489 公里/ 小时,升限9400米。其顶部的
旋转雷达天线直径为7.32米,每10秒钟旋转一周,可同时跟踪200 ~300 个目标
;探测距离400 ~700 公里,发现以1800公里/ 小时来袭的敌机和飞弹时,可为
舰队提供约20分钟的预警时间。
▲舰载预警机和战斗机升空电子战飞机是重型航母的重要机种,每艘一般配
备3 ~4 架。其主要任务是随战斗机或攻击机一起编队出击,保障舰载航空兵及
其突击兵力的作战,侦察和测定敌对空雷达和来袭飞弹的方位、频率,并以主/
被动方式实施电子压制和强电子干扰,瘫痪对方防空火力网或使攻击失效。
目前,只有美国航母配有专用电子战飞机(ea-6b ),其它国家一般採取在
战斗机和攻击机上加挂电子干扰吊舱的方法来实施电子干扰和压制。
早期的舰载机在海战中发挥过哪些作用?
----------------------- 页面39-----------------------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促进了军事航空的发展。此间,飞
机的性能有所提高,各种新型机载武器开始使用,并已具有初始作战能力。
1914年12月25日,英国3 艘航母上的7 架水上飞机袭击了德国的飞艇基地,
创造了世界上航母舰载机的第一个对陆攻击战例。1915年8 月17日,英国1 架水
上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将1 艘货船击沉,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航母舰载机对海上
目标进行攻击的战例。
1916年5 月31日,英国1 艘航母上的武装侦察飞机参加了日德兰战役,又写
下航母舰载机第一次参加海战的历史。1917年8 月21日,英国的1 架“幼犬”式
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飞,击落了1 艘德国的l-23型飞艇,又成为世界上舰载机首次
击落空中目标的一个战例。尽管航母舰载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当时并没有
为军界所重视,许多人认为用飞机作战是不可能的事,海上决定胜负的还要靠大
舰和巨炮,所以舰载机只能担负一些侦察、护航和火炮校正等辅助任务,很少参
加海战。
1919~1939年的20年,是两次大战之间的一段休整和喘息时间,各国利用这
段和平时期进行了裁军和军备控制,英、美、日、法、意五国还于1922年签署了
华盛顿海军协定,限制了航空母舰的发展,所以此间舰载机的发展比较缓慢。
二次大战中航母舰载机是怎样主宰海上战场的?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海军航空兵得以大显身手,在海战中发
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到战争后期,美国海军已拥有100 多艘航空母舰,28032
架舰载机;日本海军已拥有18艘航空母舰,10819 架舰载机;英国海军已拥有53
艘航空母舰,1336架飞机。战争期间,海军航空兵共出动35万架次,在被击沉的
大型水面舰艇中,有50%以上是航母舰载机所为,“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
的理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1939年二战开始时,拥有7 艘航空母舰的英国海军己在大西洋战争中崭露头
角。
1940年4 月13日,英国一艘航母舰载机击沉一艘德国的“柯尼斯堡”
号轻巡洋舰,创造了航母舰载机第一次击沉大型战舰的历史。1940年11月9
日,英国20余架飞机从2 艘航母上起飞,突袭义大利塔兰托海军基地,击沉击伤
7 艘舰船和1 个机场。1941年5 月24日至26日,英国航母舰载机又寻歼并击沉德
国最新型的4 万吨级巨型战列舰“俾斯麦”号。1941年12月,英国开始进行护航
战,大批舰载机用于控制制空权。
在太平洋战争中,由于日美海军势均力敌,各握有航母舰载机这个杀手锏,
所以导致经久不息的太平洋海空大战,航母舰载机在战争中第一次成为舰队主力
和对陆攻击的主要突击兵力。1941年12月7 日,日本以6 艘航母的423 架舰载机
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一个半小时内就击沉击伤美国舰艇40余艘,击毁飞机
420 余架,炸死炸伤3615人,成为海战史上航母编队对陆攻击规模最大、战果最
显着的一个战例。
1942年5 月3 日至8 日,日本以3 艘航母上的125 架飞机与美国以2 艘航母
上的141 架飞机在珊瑚海进行了海战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航空母舰的海上决战,双
方交战距离第一次超出了目视距离和20公里的大炮射程。1942年6
----------------------- 页面40-----------------------
月3 日至7 日,日美航空母舰编队又在中途岛海域展开激战,美军几乎全歼
日本舰队,击沉其4 艘航母和所携的280 架舰载机,击毁50余架飞机。1944年10
月23日至26日,日本以116 架舰载机和300 架岸基飞机,美国以1000架舰载机和
400 架岸基飞机,在雷伊泰湾决一死战。结果,日军参战的舰艇和飞机大部分被击
毁,日海军航空兵被彻底消灭,直至战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