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核动力装置;巡航飞弹由甲板以上改为甲板以下,全部装入潜艇舱内;飞弹发
射仍採用水面状态“热”发射,所以在潜艇上甲板两侧有明显的凹坑式导烟穴,
载弹量明显增多,一般每艇可达6 ~8 枚。此间,美国于1960年建成第一艘核动
力巡航飞弹潜艇“大比目鱼”(ssg-n-587 )号,该艇长106 米,水上排水量3850
吨,水下排水量5000吨,艇员120 人,可装3 枚重达11吨、超音速飞行、射程1000
海里的“天狮星”2型飞弹,或装5 枚“天狮星”1型飞弹。由于1959年第一艘
弹道飞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
号建成服役,美国巡航飞弹潜艇的发展宣告中止。前苏联第二代巡航飞弹潜
艇发展异常活跃,先后有j 级和e 级服役。
1962年建成水下排水量4300吨的j 级常规潜艇,每逛装4 枚飞弹,同级共建
16艘。随后又于60年代初建成苏第一艘巡航飞弹核潜艇;1级,其水下排水量5000
吨,装6 枚ss- n-3 巡航飞弹,同型共建5 艘;1963年建成e-2级,其水下排水
量6200吨,装8 枚飞弹,同型共建29艘。
什么是第三代巡航飞弹潜艇?
第三代巡航飞弹潜艇是60年代未至80年代初发展的,其主要特点是:美国完
全中止了巡航飞弹潜艇的发展,但从1972年起开始在潜艇卜装备“鱼叉”战术反
舰飞弹,同时于70年代初开始研制“战斧”巡航飞弹。前苏联仍坚定不移地发展
巡航飞弹潜艇,在技术上实现了五大突破:巡航飞弹潜艇实现核动力化;潜艇水
下排水量增至8000吨;水下航速由原来20节左右猛增至37节;载弹量由8 枚增至
10枚;飞弹由水面“热发射”转入水下“冷发射”。第三代巡航飞弹核潜艇主要
有两级:c 级和p 级。
1968年建造的c-1 级和c-2级,分别建造11艘和6 艘;1971年建造的
----------------------- 页面17-----------------------
p 级仅建造] 艘。
什么是第四代巡航飞弹潜艇?
第四代巡航飞弹潜艇是80年代以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美国核动力攻击型
潜艇普遍装备“鱼叉”反舰飞弹和“战斧”巡航飞弹,每艘装12~15枚,并採用
水下垂直发射。法国也开始装备“飞鱼”sm39潜射战术反舰飞弹,英国、日本等
国也在改装反舰飞弹。
前苏联积数十年巡航飞弹之经验,终于于198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巡航
飞弹核潜艇“奥斯卡”级(o 级),它水下排水量达14000 吨,航速33节,可装
24枚ss- n-19巡航飞弹,而且可以水下发射。
▲世界上最大的巡航飞弹核潜艇──“奥斯卡”级
世界上最大的巡航飞弹潜艇是哪一级?
世界上第一代巡航飞弹潜艇最大排水量3650吨,装弹4 枚;第二代巡航飞弹
潜艇最大排水量6200吨,装弹8 枚;第三代巡航飞弹潜艇最大排水量8000吨,载
弹10枚;第四代巡航飞弹核潜艇、前苏联的“奥斯卡”2级最大排水量16000 吨,
全长160 米,载弹24枚,艇员130 人,因而成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艇长最长、
载弹量最多、艇员最多的一级巡航飞弹核潜艇。
“奥斯卡”级潜艇1978年开工建造,1980年春天下水,同年年底试航,1982
年服役,到1990年共服役5 艘,另有2 艘在建。“奥斯卡”级分i 型和2型两种,
i 型共造2 艘,排水量14000 吨,艇长150 米,装24枚ss-n- 19超音速反舰飞弹。
“型排水量增至16000 吨,艇长增至160 米,拟装24枚ssn24 反舰巡航飞弹。这
种飞弹可利用卫星和飞机进行引导,射程达2200海里。此外还装有6 个鱼雷发射
管和18枚备用雷。
“奥斯卡”级巡航飞弹核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攻击美航母战斗群,保护苏弹道
飞弹核潜艇,以及攻击敌大型商船队等。其主要特点是採用双层壳体结构,艇体
宽大,内外壳体之间有3 米间距,分别在两舷间距内垂直布设24枚ss-n-19 巡航
飞弹。这种内外壳体大间距的布置方案使其生存力有所增加,敌鱼雷即使命中潜
艇,能炸毁非耐压壳,也无法毁伤远在3 米之外、且有飞弹发射筒隔离的耐压壳
体。
▲前苏联“奥斯卡”i 级巡航飞弹核潜艇
什么是常规动力潜艇?
常规动力潜艇就是採用非核动力推进的一种潜艇,其主要任务是攻击水面舰
船和潜艇,也可实施水下布雷、侦察等任务。从1620~1624年荷兰发明家建造第
一艘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初止,常规潜艇的动力装置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化,从
人力摇桨驱动,发展到採用蒸汽机、电动机、柴油机、空气压缩机、过氧化氢气
轮机和闭式循环绝氧发动机等多种类型。目前,人们通常把採用柴油机和电动机
驱动的潜艇称为常规动力潜艇。
----------------------- 页面18-----------------------
除动力装置外,常规动力潜艇的武器配备也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早期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