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鸟”能以6 枚飞弹对付6 个不同的目标)。二是中距空空飞弹。这种飞弹射程
一般在10~50公里之间,用于对付超低空入侵的战斗机和巡航飞弹,其最大特点
是射程大、机动性好、具有下射能力,有的还具有全方向、全高度和全天候能力。
这一代中距空空飞弹的主要型号有:美国的“麻雀”aim-7f和7m,前苏联的aa-7
和aa-9,英国的“天空闪光”,法国的“玛特拉”超530 和f 、d 型等,三是近
距格斗空空飞弹。这种飞弹射程在10公里以内,主要是在空中近距交战中攻击对
方的战斗机,其主要特点是机动性能好,导引头截获目标区域大且十分灵敏,载
机不必作大的机动飞行便可攻击前方120 °内的目标。近距飞弹的主要型号有:
美国的“响尾蛇”
aim-9g、h 、e 、j 、n 、p 型,南非的“短刀”等。近距格斗型飞弹主要
有美国的“响尾蛇”aim-9c、9m,前苏联的aa-8、法国的“魔术”r-550 型,以
及以色列的“怪蛇”3 型。
什么是第四代空空飞弹?
第四代空空飞弹是80年代中期以后研制和服役的飞弹。美国的aim-i20a先进
中距空空飞弹(amraam)具有发射后不管、复合制导、多目标攻击、全天候作战
和下视下射、上视上射的特点,发射距离在100 公里以上,同时还具备攻击巡航
飞弹等小目标的能力,以及近距攻击的特性。英德合研的aim-132 先进近距空空
飞弹(asraam)则具有离轴发射能力、分辩能力强、机动能力大、能全向攻击多
目标的能力。
反坦克飞弹已经发展了几代?
----------------------- 页面104-----------------------
早在二次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就研制了x-7 型反坦克飞弹,因战争很快结束
了,所以没来得及生产和装备。战后以来,反坦克飞弹的发展受到各军事大国的
重视,从5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发展。世界上最先装备使用的反坦克飞弹是法国于
1952年研制成功、1956年装备使用的ss-10 飞弹。从那时起到现在,反坦克飞弹
已发展了三代,生产了40多个型号,装备了30多个国家,并在历次战争和冲突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陶”(左)、改进“陶”(中)和“陶”2(右)式飞弹是改进设计以
大幅度提高武器威力的黄型例子
什么是第一代反坦克飞弹?
第一代反坦克飞弹是指60年代未之前服役的飞弹,其代表型有:法国的ss-10
、ss-11、ss-12 ,西德的“眼镜蛇”,日本的“马特”,英国的“摆火”,前苏
联的at-1、at-2和at-3. 从这一代飞弹的发展来看,法国居领先地位,它研制的
ss-12 飞弹(1962年装备)的各项指标在当时都属最好水平,该型飞弹射程500
~6000米,飞弹飞行速度190 米/ 秒,弹径210 毫米,弹长1870毫米,翼展650
毫米,弹重75公斤。第一代反坦克飞弹的研制成功对坦克形成了较大威胁,对后
来二、三代飞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第一代飞弹大都採用手控有线制导,反
坦克飞弹射手易遭对方攻击,飞弹飞行速度较低,机动能力也较差。
什么是第二代反坦克飞弹?
第二代反坦克飞弹是70年代初至70年代未服役的飞弹,其代表型有:前苏联
的at-4、at-5、at-6,美国的“陶”、“龙”,法国的“哈喷”、“阿克拉”,
西德的“毒蛇”,法德联合研制的“米兰”、“霍特”及日本的kam-9 等。这一
代飞弹中,各项性能最好的是“陶”,其次是“霍特”、“米兰”
和“龙”式反坦克飞弹。“陶”式飞弹在射程、飞行速度、弹径、弹长和翼
展5 项指标中属第二代中最好的,分别为65~3750米,350 米/ 秒,152 毫米,
1178毫米和340 毫米。弹重最重的是“霍特”飞弹,21.8公斤;破甲能力最强的
也是“霍特”,达800
▲欧洲飞弹公司生产的“霍特”重型反坦克飞弹毫米。第二代飞弹的突出特
点是採用了管式发射、光学跟踪、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飞行速度提高了1 倍,
机动能力由于可以车载和机载从而大大提高,命中概率已达80%~90%,破甲厚
度也有所提高。这一代飞弹还可分为轻型、重型两类:“米兰”和“龙”即为轻
型,其射程在1000~2000米以内,弹重在7 公斤左右:“陶”和“霍特”即为重
型,其射程在4000米左右,弹重在20公斤上下。
什么是第三代反坦克飞弹?
第三代反坦克飞弹是指80年代初以后服役的飞弹和正处于研制阶段的
----------------------- 页面105-----------------------
飞弹。这一代反坦克飞弹性能明显提高,其代表型为:
▲美国先进的aaws-m中型反坦克武器系统,预计1994年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