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第一型反辐射飞弹,“百舌鸟”的性能并不算好,它弹长3.05米,弹径0.2
米,射程12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2 ,发射重量177 ~181 公斤,发射高度1500
~10000 米,战斗部重66.7公斤,有效杀伤半径15米。除“百舌鸟”外,第一代
反辐射飞弹还有前苏联的“蛙鱼”
as-5,它于1966年服役,是一种较大型的飞弹,弹长达8.647 米,弹径1 米,
翼展4.522 米,射程50~170 公里,发射重量3983公斤,战斗部重达150 公斤。
什么是第二代反辐射飞弹?
第二代反辐射飞弹是70年代服役的飞弹,主要型号有:美国的“标准”
agm-78a 、b 、c 、d 和“百舌鸟”改进型、agm-45a-9 、-90 ,前苏联的
“王鱼”
as-6和英法联合研制的“玛特尔”as-37.这几型飞弹中,性能最好的是前苏
联的“王鱼”as-6反辐射飞弹,它长达9 米,射程低弹道时为250 公里,高弹道
时可达700 ~800 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在高空飞行时能达3 ,发射重量4800公
斤,发射高度10000 ~12000 米,制导方式为惯性加未段被动制导,战斗部重量
达1000公斤,1972年服役后主要装备图-16h和图-22m轰炸机。
“王鱼”飞弹在弹长、射程、速度、发射重量、发射高度和战斗部重量六项
指标中居世界反辐射飞弹之首位。
什么是第三代反辐射飞弹?
第三代反辐射飞弹是80年代以后服役的飞弹,主要型号有:美国的“哈姆”
和“默虹”,代号分别为agm-88a 和agm-i36 (此外还研制了一型“响尾蛇”agm-i22a,
但尚未装备);英国的“阿拉姆”;法国的“阿玛特”和前苏联的as-9. 除上述
空射反辐射飞弹外,以色列还于1982年研制成功地地型“狼”式反辐射飞弹,并
在黎巴嫩战场投入使用。
▲美国f-18飞机上装载的“哈姆”反辐射飞弹“哈姆”飞弹历经10年研制才
于1983年装备使用,几次实战中表现了极好的作战性能,能用一枚取代9 枚“百
舌鸟”和5 枚“标准”反辐射飞弹。
“哈姆”飞弹计划採购2 万枚,主要装备海空军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
“默虹”是一种可昼夜使用、用于摧毁地面雷达、机载雷达和干扰机的远程
飞弹,海湾战争首次使用,主要装a-6e、a-7 和b-52轰炸机。
“阿拉姆”机载反辐射飞弹长4 米,射程20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2 ,1987
年装备部队,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初步计划生产750 枚,主装“旋风”攻
击机,每机可挂9 枚,预计需求量15000 枚以上。“阿玛特”飞弹是
----------------------- 页面100-----------------------
一种射程较远的飞弹,最大射程可达100 公里,战斗部重150 公斤,两伊战
争中,伊拉克飞机使用该型飞弹攻击地空飞弹雷达,取得8 发7 中的成绩。
除反辐射飞弹外,美、英、德等国正在研制203 毫米和155 毫米口径的反辐
射炮弹,典型型号为arp 、dad 和aed 等。
反辐射飞弹是怎样导向目标的?
一般战术飞弹都是採用主动寻的方法导向目标,即开启弹体雷达或红外扫描
装置,对拟攻击目标进行主动搜索和跟踪,最后将其摧毁。反辐射飞弹则不同,
它是一种利用对方地面、舰载或机载雷达的电磁辐射,来搜索、跟踪和摧毁目标
的一种武器。也就是说,反辐射飞弹攻击目标的手段是“顺藤摸瓜”,以被动探
测方式来摄取目标的电磁频谱,然后进行攻击。用反辐射飞弹攻击地面雷达目标
的作战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中高空攻击法。载机在中高空飞行,获取敌地面雷
达的工作频率和各种电磁辐射信息,在离雷达站一定距离处进入雷达波束,发射
飞弹,然后继续向前飞行。为防止敌雷达因发现有来袭飞弹而关机,载机可掉转
航向再次进入敌雷达波束之内,吸引其保持开机状态,掩护反辐射飞弹攻击。反
辐射飞弹则以被动雷达寻的方式,以敌雷达辐射波为导向,对目标实施攻击。
二是低空攻击法。载机在低空飞行,并在敌雷达作用距离之外发射飞弹。
飞弹先在低空水平飞行一段距离,然后进入雷达作用范围,按即定程序爬升
到弹道顶点,转入自导头制导,沿敌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导向目标。
反辐射飞弹在现代战争中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1991年1 月17日凌晨3 时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灯火通明,市民们晨睡正酣。
突然,数十枚巡航飞弹接踵而至,数百架飞机凌空轰炸,有的飞行高度只有五六
十米。第一波轰炸持续3 个多小时,继而进行了第二、第三波轰炸,开战第一天,
多国部队就出动了2000多架次、十五六种类型的飞机。
从电视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多国部队飞机如入无人之境,想炸哪里就炸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