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出管速度为10米/ 秒。气动涡轮泵式发射深度已超过300 米,鱼雷出管速度达
15米/ 秒以上,美英主要潜艇均採用这种发射方式。
反潜飞机和直升机携载的鱼雷一般体积较小,多为轻型鱼雷。飞机和直升机
投放鱼雷后,雷尾降落伞便自动打开以降低落入速度,鱼雷入水瞬间,降落伞能
自动分离,以保证鱼雷入水后正常工作。
鱼雷怎样进行水下定向爆炸?
80年代以来,由于钛合金壳体和双层耐压壳体(如前苏联的“阿尔法”
级和“颱风”级)的潜艇陆续服役,使反潜鱼雷的作战效能明显降低。为了
提高鱼雷的破坏威力,美、英等国开始研究鱼雷的水下定向爆破技术。
定向爆破技术,亦称聚能爆破技术,是提高爆破威力的有效途径。目前研究
的鱼雷水下定向爆破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在装药结构形状方面,通过採用楔
形装药、半球形装药、锥形装药和复合装药来达到定向爆破的目的;在装药成分
和比例方面,通过改进配成比例和成分来达到聚能爆破的目的。
如混合炸药的比例改用高能炸药含量占20%,金属锂占80%。英国7525型
“真旗鱼”重型反潜鱼雷在300 公斤装药中就配装了30公斤高密度金属碎片或弹
丸;在爆破方法方面,传统的作法是让鱼雷直接撞击目标或在近距内非触发起爆,
在战术使用上要求连续打击,直到击沉为止。定向爆破技术要求:鱼雷装药和引
信分为甲乙两组,触及目标潜艇后,甲先爆炸,撕开外壳,乙随即爆炸,击穿其
耐压壳体。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鱼雷聚能装药的威力向潜艇壳体发射出一束强
烈的高温能量射流,击穿耐压壳体后将金属弹丸或碎片猛然四射,使之进水沉没。
採用新的聚能装药后,等量炸药的爆炸威力可提高4 ~7 倍。一枚装有40公
斤聚能炸药的鱼雷比一枚装有300 公斤炸药的鱼雷破坏效能还要大。可见,水下
定向爆破技术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
什么是火箭助飞鱼雷?
火箭助飞鱼雷又称作反潜飞弹,是以自导鱼雷作战斗部,并配有空气动力运
载器和反作用式发动机的水下飞弹。目前,世界上只有6 种型号:美国
----------------------- 页面40-----------------------
的“阿斯洛克”舰潜和“萨布洛克”潜。潜、前苏联的ss-n-15 潜- 潜和ss-n-14
舰- 潜、法国的“玛拉丰”和澳大利亚的“依卡拉”。正在研制的有美国的“海
矛”。
▲澳大利亚海军装备的“依卡拉”反潜飞弹为什么把火箭和鱼雷结合为一种
反潜武器呢?我们知道,等量炸药在水下爆炸冲击波的能量,要比在空气中爆炸
所产生的能量大几十倍乃至上百倍。除反潜外,摧毁大型水面舰艇的水下部分、
特别是龙骨处往往能给其造成致命的毁损。7 万多吨的“大和”号战列舰仅用10
枚鱼雷便一举击沉,而1 万多吨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只用2 枚即被击
沉于海底。因此,鱼雷是最有效的战斗部。它不仅破坏力大,还有声自导功能,
可精确导向目标。为什么选用火箭发动机或空气喷气发动机作为推进动力呢?这
是因为现代潜艇、特别是核潜艇的水下航速很快,一般达30~40节以上,而鱼雷
的航速迟迟不能突破40节大关,这样就很难咬尾追击,更不用说还要耗费一些水
下搜索的时间。採用火箭助飞后,鱼雷航程可增大到50~60公里,新研制的“海
矛”据说可达110 ~160 公里。航速也明显提高,空中巡航段航速一般为亚音速
或音速。这样一来就提高了鱼雷的反潜能力。
火箭助飞鱼雷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巡航式和弹道式。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实
际上是一种有翼飞弹,外形酷似飞机,其制导方式与一般飞弹相同。空中飞行弹
道高度从数米到数十米不等,因此,具有低空突防能力强、机动性好、发射命中
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弹道式火箭助飞鱼雷是一种以火箭发动机作为助推器的无
翼飞弹,在弹道的初始段,靠发动机推进,其余则靠惯性。
这种飞弹的弹道是预先设定的,最大高度可达几千米。
▲火箭助飞鱼雷发射示意图不管是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还是弹道式火箭助飞
鱼雷,都可利用鱼雷发射管和飞弹发射装置进行水下和水面发射,飞机和直升机
也可空中发射。无论採用哪种平台发射,其未弹道都在水下,因此,火箭助飞鱼
雷在飞完空中弹道后必须在入水之前打开雷尾降落伞,以减小入水冲击力。鱼雷
入水后,一般按声自导鱼雷的工作程序进行工作。
世界上第一枚鱼雷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海军上校勒皮乌斯研制了一种“机动雷”,雷头装有
炸药包,雷尾装有自推进装置,设想用它导向敌舰并摧毁之。由于“机动雷”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