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为非触发式引信,只要敌舰船进入雷区,舰上机械辐射噪声或螺旋桨转动噪声
便可触发水雷引信,使之起爆。当时,英军面对这一新式武器束手无策,使舰船
受到很大威胁。最初布设的音响水雷,由于引信过于敏感,当虾群、鱼群通过雷
区时,水雷亦闻声开花,后来经过改进才得以控制音响触发的量。目前,较先进
的音响水雷内装有平时搜集的敌舰艇水声信号,当此类舰艇通过雷区时,微处理
机经过分析对比、验明正身后方可起爆;如果是己方或友军舰艇,噪音再大也不
起爆,因为信号不对头。
最早的水压水雷也是德国人研制的,1944年1 月首次使用。这种水雷也是采
用非触发式引信,当舰船通过雷区时,水与船之间所产生的相对运动速度和变化
了的水压可触发水雷引信动作,进而引爆水雷。这种水雷至今仍在使用。
现代海战中最常用的水雷有哪几种?
----------------------- 页面35-----------------------
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信息存储和处理技术的
飞速发展,美、苏等发达国家研制了一些高技术水雷,这些水雷虽然具有一定的
自导和识别功能,但还没有投入实战实用,现代海战或危机中使用的水雷主要是
古老的传统式水雷,即漂雷、锚雷和沉底雷。
漂雷的使用水深不受限制,布设后可随波逐流,既可打击码头、桥樑等固定
目标,又可打击航行中的舰船。由于漂雷没有固定的雷位,有时使用不当会影响
己方舰船的安全。
锚雷的使用可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通过调整锚索的系留长度来确定,有的反
潜锚雷可布设于1000米以上的水下。锚雷分大中小三种类型,装药量分别为200
公斤tnt 当量、100 ~200 公斤tnt 当量和100 公斤以下tnt 当量,锚雷隐蔽性
和抗扫力较差,定深数米的锚雷易被飞机、直升机或水面舰船目力或照相发现;
布于水中数十米的锚雷又易被声纳发现,而且容易被切割式扫雷具割断锚索浮上
水面摧毁。
▲义大利“曼塔”沉雷沉底雷是使用较多、隐蔽性较好、抗扫力较强的一种
水雷。这种水雷一般使用磁、声、水压等非触发引信,有的则使用联合引信。沉
底雷由于沉于海底守株待兔,所以威胁性很大,因海底环境复杂,一般靠常规方
式难以发现,就是用磁、声、光探雷仪也不易发现,所以进行水雷封锁效果较好。
沉底雷分大中小型,装药量和使用水深分别为:500 公斤和50~70米、200 ~500
公斤和30米、200 公斤和30米以下。由于受水雷破坏半径的限制,一般沉底雷布
设水深较浅,否则就不能对水面舰船造成较大的毁损。反潜布放时可适当加大,
但~般也不超过100 ~300 米。
海战史上最大的水雷阵有多大?
1918年5 月,为了对付拥有140 余艘潜艇的德国海军舰队,英国和美国决定
在宽250 海里、水深124 ~199 米的设得兰群岛和挪威西南角之间布设大型雷障,
以封锁北海北部海域。在长达6 个多月的时间内,美英分别布设了56571 枚和13546
枚锚雷和触线雷,雷阵长230 公里,由24条雷线构成反潜网障,史称“北海大障
碍”。由于雷阵位置被德军侦破,加之水雷质量低劣,半年内仅炸毁6 艘潜艇,
巨大的雷阵并没有阻止大批德军潜艇往返于大西洋航线。
水雷在海战中发挥过什么作用?
水雷历来是海战的一种重要战略性武器,它造价低廉,可大批量採购和生产,
在战争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共布设水雷31万枚,击沉600 吨以上的
水面舰艇148 艘,占沉没总数的27%;击沉潜艇54艘,占沉没总数的20%;击沉
商船586 艘,计111.4 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共布设水雷80万枚,击沉水面舰艇223 艘,
击沉潜艇35~45艘,毁伤舰船总数约2700艘。此间,最着名的水雷封锁战役是美
国对日本进行的“飢饿战役”。从1945年3 月27日到同年8 月
----------------------- 页面36-----------------------
15日,美国使用80~100 架飞机、出动1424架次的b-29轰炸机,在日本海上
航道布设了12053 枚水雷,击沉击伤其舰船670 艘,总吨位近140 万吨,使75%
以上依赖海运的日本处于极度飢饿和贫困之中。
战后以来,水雷在战争和危机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1950~1953年的朝
鲜战争中,朝鲜军民布放了3500枚水雷,有效地抗击了美军的登陆行动。其中,
元山港雷阵使载有5 万人的250 艘登陆舰在海上滞留了8 天之久。
1972年5 月,美国在越南大量空投水雷封锁港口和航线,使航运被迫停止8
个月之久。1984年7 月,前苏联、赖比瑞亚、日本、巴拿马和中国等国的18艘商
船在红海水域触雷被炸。应埃及政府要求,美、苏、英、法、意等国先后派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