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始就研究一种能够自动航行至目标区域的水雷。70年代,他们研究成功自
航式水雷,其中,美国海军的mk-67 型水雷到1981年已有1200枚服役。
自航式水雷实际上是一种加装了水雷引信的鱼雷,是一种利用鱼雷作运载工
具、由潜艇发射并制导的一种自航式水中兵器。水雷发射后,一般自动航行至预
定雷位,并坐沉海底待机起爆。70年代美国的自航式水雷是以mk—37鱼雷为载体、
综合运用mk—58磁性、水压和地震波三种引信制成的一种水雷,其航速50~60节,
航程9250米,航深366 米,装药1451公斤。1982年,美国mk—67型自航式水雷又
改用mk—37“型线导鱼雷为载体。目前,正研究使用mk—48重型鱼雷作载体,试
验成功后,其航速可达55节以上,航程可达46公里之遥。作战时,潜艇可在数十
公里之外,使用自航式水雷去攻击敌基地、港口和航线,这样,布雷兵力可免遭
敌反潜兵力的探测,从而提高了布雷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风暴”遥控水雷构造图
布设于海底的水雷能自动上浮并准确地攻击舰船吗?
装有大量烈性炸药的沉底水雷,虽具有隐蔽攻击的能力,但由于本身无动力,
缺乏机动能力,且受有限杀伤范围的限制,往往不能击毁和重创敌舰船。
50年代以来,美苏把火箭技术应用到水雷上,研制出了“火箭上浮水雷”,
美国的典型型号为“莫万”和csm.美国把鱼雷与水雷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了“自
动上浮水雷”(亦称鱼水雷),美国的典型型号为mk-60 “捕手”水雷。
火箭上浮水雷外形酷似鱼雷,也很象火箭,所以有人也称之为喷气上浮水雷。
它由雷体、雷锭和动力三部分组成。雷体包括引信、战斗部、发动机和尾翼等组
件,雷锭是用以将雷体固定于海底的锚或重物,动力是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它
可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数吨推力,并能以数十米每秒的速度将水雷推向舰船目标附
近水域。火箭上浮水雷一般布设在100 ~200 米水深的海洋中,当敌舰船进入水
雷攻击区后,上浮分离引信探测并确定为打击目标后,
----------------------- 页面33-----------------------
引信动作,火箭发动机点火,水雷上浮,引爆并炸毁敌舰。
▲美国“捕手”自动上浮水雷採用46鱼雷作战斗部“捕手”自动上浮水雷的
工作原理和火箭上浮水雷相似,只不过战斗部不同,它使用的是一枚mk-46-4 型
自导鱼雷,其航程可达13~17海里之遥,这种水雷的布设水深可达760 米左右,
水雷引信灵敏度的作用半径在1000米以上。这种水雷命中精度较高,破坏威力较
大,具有较强的抗扫力和隐蔽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深水反潜/ 舰水雷。
----------------------- 页面34-----------------------
世界上最早的水雷是由哪个国家在什么时间研制的?
据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武编》一书记载:“水底雷,以大将军为之。
埋伏于各港口,遇贼船相近,则动其机……”。由此看来,世界上最早的水雷是
由中国制造的。
继“水底雷”之后,我国16世纪又出现了“水底鸣雷”,它是一种原始的触
发水雷。到1622年,我国又研制出了用点燃香火引爆的“水底龙王炮”
式水雷,它是最早的一种漂雷。1637年,明末时期又研制出了一种带有发火
装置的水雷“混江龙”式水雷,它显然已成为较为先进的触发水雷。
据《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记载,外国出现第一枚水雷的时间是1880年左右,
当时人们称之为“鱼雷”,因为鱼雷在1868年就间世了。
核装药水雷的破坏威力有多大?
目前,世界上只有原苏联海军装备了核装药水雷。这种水雷是60年代中期以
后陆续服役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大型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核潜艇。核装
药水雷的装药相当于5000~20000 吨tnt 当量。如果一枚10000 吨tnt 当量的核
水雷在水深150 米处爆炸的话,可在2000米半径范围内击毁一艘核潜艇。如果一
枚20000 吨tnt 当量的核水雷在同样水深爆炸的话,可在距爆心700 米内重创航
空母舰或巡洋舰。可见这种水雷爆炸威力是相当大的,一般比普通装药水雷大十
几倍。
什么是最早的磁性水雷、音响水雷和水压水雷?
最早的磁性水雷是德国于1939年9 月投入使用的。当时,这种秘密武器出现
后,英国海军使用切割式扫雷具进行扫雷,结果一枚也没扫掉,后来捞取样雷分
析后才知是磁性引信在作怪。这种水雷採用的是非触发式引信,当舰船在雷区通
过时,必然引起大地磁场的变化,引信便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动作,引爆水雷。
这种水雷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的音响水雷是德国于1940年8 月投入使用的。这种水雷闻声即爆,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