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此也,吃“架相”饭还有下列几种:拐卖小孩叫做“贩石子”;贩卖私盐叫做“走沙子”;贩卖妇女叫做“开条子”;干王六赌骗局的叫傲“赌软把”;之外还包括“开码头”。
表过“架相”,且说“吃相”:吃相这一门最普通的是“开门口”和“开香堂”两种。凡是拐卖妇女,遇良为娼,开设野鸡堂子或是花烟间,就名之日“开门口,
提到”开香堂“,那就话儿长了,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原来清帮的创立,还有着一段神话,事属无稽,看官们当然不会相信,姑且当作茶余饭后的谈助罢。据蒋介石的”清帮师兄“说:前清干隆年间,”苗蛮造反“,其时兵革初止,将士疲惫,再者”苗蛮“地僻人多,简直没有办法可以征服。清廷便张挂黄榜,招觅能人前往”平蛮“,就有僧人罗祖揭了榜文,竟凭三寸之舌,把”苗蛮“说退,皇帝龙颇大悦,要赐罗祖封号,但罗祖不受,仍旧在边陲破庙中打坐。于是就有翁、钱、潘三个结义兄弟闻讯前往边疆,要拜罗祖为师,罗祖不胜其烦,便悄悄地避居江南。那三个人直迫到杭州武陵门外一座山前,才见他侧身走进一个山洞。三人想跟踪而入,可是说也奇怪,那山洞狭小异常,无法入内,至于罗祖如何进得去,把他们三个弄得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相约厮守在洞外跪拜析祷。
不久,忽地有一个小童出来传话道:”你们既为求道而来,今奉罗祖法谕,须跪到红雪齐腰、茅根入膝,方有师徒之分。“在这个”神话“之中,那三人居然在洞外长跪,好几天不饮不食。恰巧隆冬大雪,深可齐腰,地面的茅根和石子,也渐渐嵌入膝盖中去,血流不止,竟把身旁的白雪染红了。不用说,故事至此,罗祖也就收徒了。那三人便在山中学道,数月后罗祖命他们入京求取功名。三人到得京都,屈指一算竟已过了三十多年。清廷那时正想把陆地运粮改从运河输送,遍贴黄榜,招聘运粮的人,他们便去揭了榜文,承办下来,并且准许他们各招徒一千三百二十六名,共带粮船一千九百九十只半。他们收徒是奉了钦命的,立下总帮,称为江淮四帮,因为他们甘心帮助清廷,就称清帮,后来以讹传讹,变成青帮了。其他有一些在下已经交代过,不再赘述。清帮起始时的荒唐掌故,大概如此,拆穿西洋镜来说,清帮所以要编这一套,抬出一个”罗祖“来,无非为了替清廷效忠,欺压善良作一个幌子而已。
对于运粮立功的翁、钱、潘三人,清廷当然予以重用,非但可以公开收徒,而且也照军功之例,得受武职。那三人就公立一堂,名叫潘安堂。各自收徒,分为三房。翁是大房,潘是二房,钱是三房。入帮的人如拜姓翁的就算大房子孙,界限分明,不能相混。他们又奉罗祖为祖师,订下了”三堂“:翁佑堂、潘安堂和钱保掌,”六部“:引见部、传道部、掌布部、用印部、司礼部和监察部;”二十四字辈“:圆明心理、大通悟觉、普门开放、万象依归、罗祖真传、佛法玄妙,每一辈用一字,和”族谱“相仿。迄五十年代,圆明心理四辈已无人了,即是身背二十一代的大字辈也剩下没有几个(圆字辈之前还有十六辈份,今已失传,合计挨到”大“字是二十一代)。传到觉字为止,普字辈还不多见。至于”十大帮规“,是:1不准欺师灭祖,2不准扰乱帮规,3不准藐视前人,4不准江湖乱道(泄露秘密),5不准扒灰放笼,6不准引水带线,7不准奸盗邪淫,8须有福同享,9须有难同当,10须仁义礼智信。——违者斩首,概不容情云云。
表过清帮的历史和一般情形,言归正传。开香堂场面的戏剧化至于顶点。一个”老头子“开香堂,至少收徒百十来名,每人拜师金以十元计,百人就有一千元(三十年代的银洋),这笔款子由老头子”袋袋平安“,其余开香堂时饮食杂用等费,每人要负担五、六元。列位看官,在难以数计的清帮中人间,只有蒋介石一个人,他当年所花的十几块钱,算是投资最少,而获利最多的人了!
清帮中人收徒,必须大开香堂,这是他们唯一的隆重典礼。而徒弟中出了个蒋介石,虽然清帮在以后并未变成”国帮“,清帮弟兄绝大多数也没有沾他的光,但无论如何,不能不算是中国黑社会历史上一个重要记录了。
清帮徒弟中,又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徒弟,是某一个老头子初次和末次开香堂时,所收的第一个与最末一个人,这两人叫做”开山门徒弟“与”关山门徒弟“,真是非同小可,可以代替老头子执行各种事务,权力甚大。入帮的程序是:凡是”空子“(帮外人)想进门槛,必须先行觅得帮中人带领,开明履历,经引见师批准之后,再备了正式帖子去拜师。帖面上写明”信守“二字,内面”敬拜某某老师门下“(老师之名要抬头),下面写”自心情愿“字样。在师父名字之旁,要写三代姓氏,末后署名某字辈门生某某谨具,旁边写引见师某某押、传道师某某押,这三项好有一比,比作当年田契纸上的卖主与中保的具名一般,郑重其事,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