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信死后,宋朝军队群龙无首,纷纷溃散,元朝军队就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占领了常州,攻下无锡,南宋朝廷也并不甘心自己的灭亡,急忙命令张世杰统帅人马,分兵多路抗击敌军,也取得了一些战绩。
元世祖对南宋朝廷软硬兼施,在军事实行猛烈打击的同时,还派遣尚书官廉希宪,工部侍郎官严忠范,作为皇帝特使,带着政府的公文,到南宋朝廷,提出与南宋朝廷进行和平谈判。廉希宪到了宋朝的建康城,与元朝守卫将领伯颜朝廷会见,请求伯颜派出士兵保卫他的人生安全。
伯颜对他提出的要求却不以为然,对他说:“你是代表国家的外交人员,是根本用不着士兵保护的,带着士兵反而会引起对方国家的怀疑,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廉希宪也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坚决要求派兵护送,伯颜看见他态度坚决,无法拒绝,就只得派出了五百名士兵为他送行。
廉希宪一行到了独松关的时候,宋朝的守卫将领张濡的部下军士,看见许多人全副武装,认为来者不善,就不分皂白,发起攻击,杀死了忠范,把廉希宪逮捕起来,押送到了临安。廉希宪带领士兵是为了保证安全,这时却失去了安全,真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元朝外交员被扣押,这就造成了重大的外交事件,制造了麻烦。元朝驻军将领伯颜对此事件不能置之不理,就向宋朝写信,谴责对方的无理行为,宋廷接到信件后,也不敢怠慢,立即派出使臣,向对方说明事件的起因,向元朝说软话,赔小心,解说是边境上守卫将领造成的误会,中央政府对此毫不知情。
伯颜为了进一步处理这一事件,派遣议事官张羽,跟随着宋朝的使者返回南宋都城临安,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们到了平江的时候,又被当地的守卫将士杀死了。南宋朝廷也是自计苦吃,本来就处境艰难,却还乱杀使臣,惹起争端,制造麻烦,挑起战端,加速灭亡!
第102章宋帝投海宋朝终结
元朝士兵看见两次使臣被杀,认为是受了奇耻大辱,更加气愤,率领军队直接逼近扬州。李庭芝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也临危不惧,派遣手下将领苗再成和姜才等人,率领军队对蒙古军队进行阻击和拦截,都以失败告终,徒劳无益。
宋朝军队兵败如山倒,接连丧师失地,先是荆南被敌军攻陷,嘉定等几座城市发生叛变投降敌军。宋朝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军情紧急,形势糟糕。为了挽回败局,张世杰大量派出水军,与刘师勇和孙虎臣等将领,屯驻在焦山一带,把所有的船只连接起来,结成了堡垒,誓死同生,共同抗击敌军。
元朝将领阿术来到阵地前,登上高山向远处遥望,突然想起了一个用火烧战船的计策,就精心挑选了弓弩能手,载装载着物资向敌人军舰逼近,连续发射带火的箭头,接连不断报射向宋朝军营。宋朝船只纷纷着火燃烧起来,顿时火焰沖天,烟雾腾腾,遮天蔽日,风帆和船桨全部烧毁,宋朝军被连成一体,进退两难,将士无法逃生,纷纷跳入水死亡,师勇和虎臣看见形势危急,连忙砍断缆绳逃跑。
宋朝水军在元军猛烈攻击下,已经溃不成军,只剩下张世杰所率领的军队还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已独木难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只得奔逃回圌山保全自己有限力量,再次向朝廷请求派出援助军队。在国家危难关头,坚持抗战,虽然忠勇可嘉,但是这也万全之策,纵使没有遭到火烧的攻攻击,也很难坚持长久,张世杰有勇气,有忠心,但是生不逢时,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心机。
当时王爚和陈宜中,都是宋朝的丞相,他们的意见很不统一,都把总理国家的政务的工作干得很不耐烦,都向皇帝提出请求,辞去丞相的职务。到张世杰兵败溃逃的时候,王爚提出两位丞相同时处理国家政务,反而多加产生矛盾,不如派出一个到吴门前线去,督促士兵作战。
掌握实权的太后,没有听从他的主张,王爚就请求罢免自己官职,太后就免除了他的丞相职务,让他退休回家,不久以后他就在家病死了。他解职回家,在国家处于危亡的时候,他却轻松地死去了,他还算死得干净。王爚死亡以后,文天祥就被调到临安,接替了丞相的职务,总理国家政务,他向皇帝提出建议,分别建立四个部门,各自负责处理各自的事务,不必每件事都向皇帝报告。
这时虽然遇到了贤明国家领导人,但是宋朝已经大势已去,也无法力挽狂澜,转败为胜,扭转战局,何况皇帝幼小,执掌政权还是一个对国事知之不多的妇女!太后对贾似道进行从轻处罚,只把他降了官职,在循州的那个地方看守起来就了事。
另外一个被监押的官员郑虎臣后来也由于拉肚子死亡,他虽然不是被处死,却病死,也算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为天下百姓洗雪了愤怒。他罪孽深重,上天难容。
宋朝国家形势辗转直下,先是泰州防守失利,孙虎臣兵败自杀,常州被攻占,惨遭屠杀,那里的知州官姚訔等人战死沙场,刘师勇逃跑而去。独松关也被敌军攻破,守卫将领张濡不知去向,下落不明。后来知州李芾,又在潭州战死,以身殉国,都统官密佑,又在抚州被杀害。这样宋朝节节败退,接连丧师失地。这样湖南和江西,都全部沦陷,为元朝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