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山贼之谋定三国 > 第102章 诸侯割据

第102章 诸侯割据

    当董卓身死之时,王允便是第一时间掌握朝政,恭迎汉献帝刘协稳坐帝位。


    而搜刮董卓财宝,珠宝美玉、金银首饰竟是累积形成山岳。


    而看着董卓尸首落地,被燃烧的面目全非,蔡邕心中有些凄楚。


    想到自己文学斐然却得不到皇帝重用,遭到奸人谋害。


    却在逆贼帮助下得以完成自己的理念,坐上这个位置,当真是可悲可叹。


    不由自主地,蔡邕便是流下了眼泪。


    看到此处,王允大怒,认为蔡邕这是在怜悯董卓,不由气愤道:“好你个蔡邕蔡伯喈,贼臣差点颠覆朝廷,你不反思也就罢了,却是在这回忆以前受到的礼遇,岂不是倒反天罡,正反不分,难不成你也想做这乱臣贼子?”


    还未等蔡邕解释,王允便将他打入大牢之中,准备杀了他。


    而在另一边,王望瑾则是稳步发展。


    在这一年之间,王望瑾手下聚集许多武将谋臣。


    不仅有最开始的那几位,更有黄忠、魏延前来相投。


    黄忠,黄汉升,在荆州长沙便是威名远扬,但却隐于山林,又因儿子病重,便是前来拜寻。


    而魏延和黄忠也是同郡人士,也想要搏一搏出身,听说桃源郡之名,也是前来此处见识。


    当王望瑾看到魏延的那时也十分好奇。


    常听水友说:“这魏延头重十斤就有十二斤的反骨。”


    王望瑾却是询问郭嘉其中道理。


    郭嘉没有反驳,笑道:“应该因事论人,因人论事岂不谬哉?”


    听到此话,王望瑾也是畅然。


    历史上的魏延虽说是因“反叛”而死,却也是因为和杨仪争权而亡,这在武将之间很正常。


    而文臣方面,王望瑾手下四人,分别是沮授、田丰、戏忠、郭嘉。


    如今地盘并不大,所以王望瑾并不会考虑太多。


    而这一年之间也是发生了许多大事,只是王望瑾都是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压根就没有参与的打算。


    最初的冲突是由幽州牧刘虞和公孙瓒之间产生。


    因为刘虞身份的特殊,是皇亲国戚,再加上他深受幽州百姓和城外异族尊敬,所以他便是被任命为幽州牧。


    但是兵强马壮的公孙瓒却是不乐意。


    自己打了那么久的仗,自己头上怎么还来了一个上司,这谁受得了?


    再说他与刘虞理念不合。


    一个喜好杀伐战争,一个主张以和为贵。


    所以公孙瓒当即就拒绝了使者的说辞。


    这也是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


    随着时间推移,公孙瓒愈发放纵,手下也是经常骚扰百姓,弄得民不聊生,这和刘虞的亲政爱民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他俩关系进一步恶化。


    而韩馥则又和袁绍有了矛盾。


    对于这个董卓任命之人,袁绍打心底就瞧不上。


    再加上自己四世三公的名头让袁绍对待韩馥更为轻视。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得知袁绍来到冀州之后,当地许多大族纷纷来投,更有颍川、豫州等地之人前来。


    而在此之前,王望瑾也想要分一杯羹。


    毕竟现在自己掌握的只是冀州边郡,若是能全部拿下,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储备和基础。


    但是却遭到了郭嘉等人的反对。


    郭嘉看人很准,而另外几人则是论事细腻。


    这袁绍四世三公,威名天下,而他王望瑾,只是一草寇发家,实在难以得到世家支持。


    岂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不过可以等到袁绍身败之时再重出江湖,到时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当韩馥和袁绍两人争执,韩馥希望王望瑾出手时,王望瑾会选择漠视。


    当然,这其中能赚的中间价王望瑾也是一点没有落下。


    韩馥害怕王望瑾会帮助袁绍,毕竟对方有四世三公名头在这,而袁绍则害怕王望瑾兵力强盛,但是王望瑾每次回信都是含糊不清,自然是得到两方好处。


    对此,袁绍和韩馥虽有不满,但也没放在心上。


    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


    但是两人原先只是争权斗争,后来也是上升到了军队层面。


    因为韩馥军中将领麹义谋反,袁绍又记恨韩馥,故而与其联手击败韩馥,使两人终是刀兵相向。


    不过后来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毕竟韩馥没有自己主见,手下谋士心中心思不同,更是个个盼望袁绍前来,自然求和居多。


    而那几个想要锁死袁绍发展路线的也没有被韩馥采纳。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复得。


    这也是未来韩馥会死的如此憋屈的原因吧。


    却说公孙瓒不是省油的灯,与刘虞可谓是水火不容。


    而因天子年纪尚小,再加上当时董卓在京师,所以袁绍等人便希望刘虞继任天子之位。


    也因此事公孙瓒便是记恨上了袁绍。


    也不知是刘虞忌惮公孙瓒还是因为忠于刘协又或者是基于当下时局动荡考虑,始终不肯答应。


    但这却是让袁绍和公孙瓒两人之间开始了双方的争斗。


    袁绍的势力处于黄河以北,想要扩充自己势力,又因韩馥抵制,所以便是打主意到了公孙瓒身上。


    再加上公孙瓒手下白马义从骁勇,为了抑制他发展,双方多次爆发冲突。


    而此也成为了两者冲突彻底升级的起点。


    而此年,刘虞本想派自己儿子刘和前往朝廷驰援。


    但却被公孙瓒阻截,不得以跑到袁术地界。


    却因袁术与袁绍关系不和,袁术也听从了公孙瓒的建议扣下了刘和带领的几千兵卒。


    经过几日潜藏,终是逃了出来,这也加剧了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分裂。


    这几支诸侯军阀都是割据一方,战乱不断,却不再议论。


    而在王望瑾这边,蔡琰和蔡贞姬两女一年前接到了其父亲信件。


    两人也是遵照其中意思待在了王望瑾府中。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心中却是越发不安。


    却是一日,蔡琰希望王望瑾前往京师营救其父。


    两人四目相对,王望瑾只是默然不语。


    对此,蔡琰没有任何资本可以说动王望瑾,却是成为了他的侍女来偿还债务。


    王望瑾知道蔡琰可能看不惯他,但是王望瑾却很欣赏蔡邕才学,自然是不会放过如此人才。


    只要自己绑定了他的女儿,还怕他跑了不成?


    而至于前往京师,王望瑾也是早有准备。


    他也知道今年董卓身死,自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所以王允执政之时王望瑾已然来到了城外一处辟地蹲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