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 > 第226章 两袖清风的东林党,为什么反而危害国家?

第226章 两袖清风的东林党,为什么反而危害国家?

    【两袖清风的东林党,为什么反而危害国家?】


    ......


    ......


    [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东林党,但是东林党里并没有贪官污吏、大奸大恶,反而在历史上留下的多是清廉正派的记录。]


    [这样的人,怎么会对国家产生危害呢?]


    ......


    [你是京城里的七品小言官,没钱、没权、没人巴结,一家人过的日子紧巴巴的。]


    [最近你母亲生病,妻子生孩,已经欠下一大笔债。]


    [可你还得继续借钱,因为娄阁老要过60大寿了。]


    [娄阁老不仅是朝廷的大官,还是点你金榜题名当进士的主考官。]


    [取你上榜,就是你一辈子的恩师。]


    [尽管你的名次很低,只有三甲一百多名,很不起眼。]


    [可于情于理,你都要给他大寿送一份厚礼,否则别人会说你忘恩负义。]


    [娄阁老起初在江南开书院授徒,大家都说他清廉正直,桃李满天下,朝廷里好多官员都是他的门生。]


    [他们这些人不贪污,不受贿,也不和宦官来往,经常在一起聚会,名声越来越大。]


    [你很想进他们的圈子,却一直没有机会。]


    [显然,他们看不上你这样的小官。]


    [娄阁老大寿那天,你典当了妻子的嫁妆,还借了高利贷才置办好寿礼,穿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进了相府。]


    [里头热闹非凡,一眼望去,都是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


    [他们带的礼物一看就非常昂贵,衬托的你非常寒酸,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你不禁感慨万分,同样是二十年寒窗苦读,为何就我如此困窘不堪、难以做人呢?]


    [人群中,高高在上的娄阁老远远看见你,好像看透了你的心思。]


    [宴会结束之后,他居然招呼你单独留下说话。]


    [你受宠若惊,惶恐不安的问:“蒙恩师错爱,不知有何吩咐?”]


    [娄阁老微微一笑,“这里有份奏章,明天署你的名字递上去。不要怕,老夫自有安排。”]


    [你回家一看,是皇上因为国库空虚,以至于军饷不足,想要开征矿税。]


    [奏章里大义凛然的反对,言辞非常激烈,看得你汗毛倒竖。]


    [你知道,这就是当炮灰啊!]


    [估计也没啥好结果。]


    [但阁老的托付,拒绝他的话,怕是前途尽毁。]


    [你思前想后,把心一横。]


    [没有阁老照应,进不了他的圈子,我这穷官也是做不下去了,不如富贵险中求。]


    ......


    [果不其然,奏章送上去后,皇上龙颜大怒,锦衣卫立马将你拿下,一顿廷杖打得你痛不欲生。]


    [此时娄阁老慢悠悠出来说:“皇上,此人虽然言辞狂悖,但也是一片忠心。开矿加税是与民争利,老百姓会觉得这是搜刮民脂民膏,有损皇上圣德。”]


    [“皇上是尧舜之君,要从谏如流啊!”]


    [娄阁老一说完,陈阁老,张尚书、李侍郎等等很多人纷纷附和,整个大殿居然没人站在皇帝一边,把皇帝气的浑身发抖,但也无可奈何。]


    [征税的事情只能作罢!]


    [你回家养伤时,‘为民请命’的美名很快就传遍了。]


    [大家都夸奖你是当代的魏征,探望你的人络绎不绝,送来的礼金把你多年积欠的高利贷都给还清了,一家人笑的合不拢嘴。]


    [娄阁老也开始邀请你参加他们的聚会,这下你终于有靠山了。]


    ......


    [过了几个月,你被外放到江南某大县当了知县,这是个有名的肥缺,还是娄阁老的老家。]


    [你喜出外望,对娄阁老千恩万谢。]


    [上任后,你才明白,为何阁老他们不让皇上加征矿税。]


    [这县里有好多矿场,采煤的、采铜的,利润丰厚,可谓日进斗金。]


    [他们要么是阁老的外甥家的,要么是阁老女婿家的,还有御史亲戚家的,侍郎亲戚家的......]


    [他们都是阁老聚会上那些大官的亲戚。]


    [你恍然大悟,苦笑不已。]


    [想到自己在朝堂上‘为民请命’反对开征矿税,到头来是为了给这些官绅老爷们拼命,和真正的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


    ......


    [你每次下乡收税,看到的农民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像难民一样,简直不敢相信这是鱼米之乡。]


    [征税的难度很大,你只能放任如狼似虎的衙役官差,打的下面血肉横飞、满地哀嚎。]


    [逼得农民有把口粮种子都交出来的、有卖地交税的、。]


    [你纳闷,这富庶的地方怎么会这么惨?]


    [一翻土地账簿才明白,原来娄阁老在本县有良田十万多亩。]


    [还有刘侍郎家的,周御史家的,加起来又是十多万亩,]


    [各种官绅家的土地,竟然占了全县良田的7、8成。]


    [官绅的地产是免赋税的,可这一县的赋税是有定额。]


    [官绅不纳粮,那只能让穷人多纳粮。]


    [难怪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都如此穷困。]


    [如果遇到天灾,只怕是要人相食了。]


    [可这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来这里,就是为了帮恩师娄阁老,照看好这些产业的。]


    [师爷还说娄阁老真是清官呐,当年许阁老家有50多万亩地呢。]


    [你想起来去年皇上要封自己儿子做亲王,要赏田宅,想给两万亩地,这都被一群言官骂的非常难听,娄阁老他们也竭力阻止。]


    [最后只给了一万亩,气的皇帝三个月没上朝。]


    [这些官绅竟然比皇亲国戚还富有的多。]


    [难怪他们两袖清风,根本不需要贪污受贿,也能过上逍遥自在,锦衣玉食的生活。]


    ......


    [后面几年,你把官绅伺候的很好,娄阁老也照应你,你很快从县令升到了府台,又升到了巡抚。]


    [此时的你已经参透了为官的窍门。]


    [你管的那个省盛产茶叶,茶商都很有来头,有陈阁老的外甥、有刘太傅的侄子。]


    [你知道让他们开心,阁老们就开心。]


    [于是你随便编了一个借口上奏,说今年茶树病虫闹的厉害,茶叶几乎绝收,请减免茶税。]


    [上面自然准奏。]


    [这样一来,朝廷原本有一百万两一年的茶税收入,最后只剩下十万两,整整九十万两被茶商净赚。]


    [他们都说你是青天大老爷。]


    [内阁老爷们得了好处,也都夸你是个能吏。]


    [最后,娄阁老退休前,把你调回京城当了户部侍郎。]


    [你一身锦绣,得意洋洋的回到京城。]


    ......


    [这些年,朝野舆论都由你们控制,天下的官绅地主都向着你们,你们占住了各种官职。]


    [皇上想问官绅收税,你们反对。]


    [皇上要干事,对你们没好处的,你们就躺平,最后一事无成。]


    [你们确实不贪污受贿,可你们的势力越大,老百姓就越穷困,国家也越没钱。]


    [水灾、旱灾、蝗灾,没钱赈灾。]


    [农民受了灾还要交赋税,只能卖地成了流民。]


    [田地一旦归了你们这些官绅,从此就不再纳粮,国库就更加空虚,边境的官军就发出不军饷,连打败仗。]


    [失去土地的饥民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这一环扣一环,步步都是下坡路。]


    [皇上缺钱急的团团转,只能重用太监。]


    [太监们掌权后瞄上了你们的财产,动辄找借口抓你们的人坐牢,向你们敲诈勒索。]


    [你慌了神,头晕脑胀,请教已经退休的恩师娄阁老。]


    [“天下事糜烂成这样,该怎么办?”]


    [阁老微微一笑:“兴亡自有天意,非人力能扭转,我们读圣人书,最要紧的是不能同流合污。官做不下去了,就别做了。先保住家业,等以后天下太平,自有明君圣主出世。”]


    [“只要我们帮天下士绅说话,只要天下士绅都夸赞我们,还怕皇帝不给我们官做吗?”]


    .........


    .........


    评论区


    【士绅一体纳粮才是国家强大的基本。杜绝资本渗透政治才是国家长期发展的关键。】


    【越来越觉得张居正先生真的是厉害!】


    【这样的明朝不亡没有道理,这样的读书人不整治没有天理!】


    【钱谦益有多少钱你知道吗?】


    【网友1:水很凉?头皮很痒?】


    【网友2:不知道,但他为柳如是修了个宅子,用了一百多万两。】


    【网友3:钱谦益本来想投降后能得到重用,可惜满人根本看不起他,后来他又来回往复,又去联系吴三桂搞反清,这种两面三刀的毫无骨气的文人。】


    【网友4:水太凉,对对对,我就是这样的人。】


    【网友5: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头痒水太凉。】


    ......


    【问题是,这些阁老们既然清廉,又哪来这么多矿和良田的呢?这个问题应说清楚啊!】


    【网友1:人家送的呀,士绅不纳捐,家里有土地的都挂到他们的名下。】


    ......


    【不明贪,是为了图名声!不明贪,但会利用各种规则搞钱!这故事真的很真实!】


    【清廉是他们自己说的,史书都是读书人写的。】


    【原来如此!认真的人必定命苦。】


    【请不要结合时事!】


    ......


    万界时空


    刚刚还大放厥词的东林党,此时一个个的鸦雀无声。


    这一次的天幕,太过于扎心了。


    并且,这话已经隐隐约约的传达了一些事情。


    而这些事情,又由不得他们不惊恐。


    特别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人物,‘钱谦益’。


    这可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德高望重,天下人无敬仰。


    可现在,天幕怎么评价的。


    ‘水很凉,头皮很痒。’


    ‘为柳如是修了个宅子花了一百多万两。’


    ‘投降鞑子,又反复跳反,两面三刀,毫无骨气的文人。’


    这每一个好词。


    这严重打击了东林党的威望。


    合着,他们才是一群误国误民......不......他们根本不是误国误民,而是无君无父,卑鄙无耻,毫无正气的小人。


    很多东林党人接受不了,一个个跟唐人1里的探长一样,一个个指着天幕。


    “我告你诽谤你知道吗?我告你诽谤啊!”


    随后又对着百姓大声道:“他诽谤我啊!他在诽谤我啊!”


    ......


    然而,东林党人其实是多虑了,天下百姓根本不在乎这些。


    他们在乎什么呢?


    他们在乎的是,东林党人竟然有这多的田地,有这么多的银钱,却还要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来欺骗他们,压榨他们。


    明明,他们可以好好的活着。


    可是这些东林党却不想他们活着。


    原来,朝廷减税有他们,可是被东林党的人拿去了。


    原来,朝廷根本不想给他们加赋税,可是东林党却把赋税加到了他们身上。


    原来......


    若是欺骗没有被他们发现也就罢了。


    可是现在发现了。


    天幕在向全天下诉说。


    至于说东林党的什么清名,百姓们不在乎。


    他们知道,这是卑鄙无耻的欺骗。


    “哈哈哈哈,原来这就是东林党,这就是那些当官的老爷。”


    有矿丁,有兵丁,有百姓,一个个怒极而笑。


    然后......


    有人高呼:“反了!反了!”


    有人高呼:“替天行道!”


    有人高呼:“清君侧!”


    天下,越发混乱。


    ......


    明末,崇祯的脸色越发的阴暗,整个人站都站不稳,摇摇欲坠。


    他双拳紧握,骨节发白,整个人愤怒到了极点,喉咙里发出咯吱咯吱声。


    “呵呵,好一个东林君子,好一个众正盈朝。”


    “朕......当真是一个天下第一大傻子。”


    想到这里,他甚至觉得自己连饱受批评的晋惠帝司马衷都比不上。


    毕竟,晋惠帝虽然傻,说出了何不食肉糜。


    但他同样也说过:‘此嵇侍中血,勿去。’


    自己呢?


    忠奸不分。


    怕不是,那些东林党的君子们,朝堂之上称呼自己圣明,私底下不知道怎么说自己是个白痴傻子吧!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这一天,皇宫内,崇祯的笑声格外渗人。


    ......


    明初,朱元璋看完这些沉默了。


    他不知道,朱棣的后人都是白痴吗?


    文官可用不可信,不知道吗?


    随后他揉了揉太阳穴。


    他有些头疼。


    至少,自己在位期间,还能压制住这些文官。


    至于说后人......


    后人自有后人福。


    未来,谁说一定要朱棣继位了。


    朱棣的后代多傻子,或许就有他造反的原因。


    不过时间还长,未来还有时间处理这些事情。


    同样,朱元璋也有些疑惑。


    因为,那些不利于统治的书籍被他禁了。


    留下的书,就是忠君爱国之类的啊?


    所以,圣人的书,也不管用吗?


    ............


    【明朝的哪吒】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