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 第43章 暴打朱棣!

第43章 暴打朱棣!

    朱元璋狠狠地当着众人的面。


    打了一顿擅作主张跑出京师驰援李文忠的朱棣。


    他的每一记耳光都响亮而有力。


    仿佛要将朱棣的骄傲与冲动一并打掉。


    “你这个逆子!”朱元璋怒喝道,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震得众人心神俱颤,“朕早已有安排,你却擅自行动,可知这是何等大罪?”


    朱棣趴在地上,被父亲打得脸颊红肿。


    但他却咬牙硬挺,没有发出一声求饶。


    他的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


    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不甘与决心。


    “父皇,儿臣只是担心文忠大哥孤军奋战,才……”朱棣试图解释,但话未说完,就被朱元璋打断。


    “担心?担心就能胡作非为?担心就能置京师安危于不顾?”朱元璋怒不可遏,他一脚将朱棣踹倒在地,仿佛要将他所有的不满与愤怒都发泄出来,“朕的江山,岂能容你这般儿戏?”


    众将士见状,无不心惊胆战。


    他们深知朱元璋的脾气,更明白他对于皇权的执着与守护。


    此刻,朱棣的擅自行动,无疑触动了他的逆鳞。


    然而,就在朱元璋准备继续责罚朱棣时,李文忠却跪了出来。


    “陛下,朱棣殿下也是出于好意,臣感激不尽。请陛下息怒,饶过殿下这一次吧。”


    李文忠的声音带着恳求,他深知朱棣的性格与决心,也明白他此行并非完全出于冲动。


    看着李文忠,朱元璋眼里闪过一丝宠溺。


    偌大的怒火也消了些许。


    看着李文忠为朱棣求情,朱元璋的怒火并未完全平息。


    但他的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时,义子沐英和亲儿子朱标也双双跪了出来,为朱棣求情。


    沐英的声音带着坚定与忠诚:“陛下,朱棣殿下虽然擅自行动,但他心系大明,心系陛下,这份忠诚难能可贵。请陛下念在他初犯,又立下战功的份上,饶他一命吧。”


    沐英深知朱元璋对于忠诚的看重。


    他试图用朱棣的忠诚来打动朱元璋。


    而朱标则更加直接,他跪在朱元璋的面前,双手抱拳,眼中闪烁着恳求的光芒:“父皇,四弟虽然冲动,但他始终是大明的皇子,您的亲儿子。请您看在儿臣的份上,饶他这一次吧。”


    朱标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朱棣的兄弟情深,也透露出对朱元璋的敬畏与孝顺。


    他深知父亲对于皇权的执着,但更明白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他试图用这份亲情来软化朱元璋的心。


    看着眼前的三个儿子和一个义子,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深知自己的怒火已经发泄得差不多了,但作为一个帝王,他必须保持自己的威严与权威。


    他不能轻易地原谅朱棣的擅作主张,否则将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


    然而,看着沐英、朱标和李文忠三人坚定的眼神,朱元璋的内心也开始动摇。


    他深知这三个儿子和义子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勇气。


    他们为了大明江山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努力,他们的忠诚与勇敢不容置疑。


    想到这里,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


    他缓缓走到朱棣的面前,看着这个被自己打得鼻青脸肿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朱棣,你可知错?”


    朱棣趴在地上,虽然脸颊红肿,但他却咬牙硬挺。


    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倔强的光芒:“儿臣知错,但请父皇明鉴,儿臣只是心系大明,心系父皇,才做出这等冲动之举。”


    听着朱棣的话语,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深知这个儿子的性格与决心。


    也明白他此行并非完全出于冲动。


    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大明和父皇的忠诚与热爱。


    想到这里,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好,朕知道你的心意了。但作为一个皇子,你必须学会遵守规矩,学会尊重朕的权威。这次朕就饶你一命,但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说完,朱元璋转身走向自己的战马,准备离开这个充满火药味的地方。


    然而,在他即将上马之际,他又回头看了一眼朱棣四人:


    “你们四个都是朕的得力助手,大明江山需要你们共同守护。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大局为重,以大明为重。”


    说完,朱元璋跨上战马,扬鞭策马而去。


    他的身影在战场上渐行渐远,但他的声音却如同惊雷般在众人的心中回荡。


    ...........


    在北方辽阔的大地上,秋风萧瑟,黄叶纷飞。


    刘伯温,这位大明王朝的智慧之星。


    正率领着一支押送军饷的队伍,缓缓行进在通往大都的官道上。


    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纷扰。


    此行任务艰巨,军饷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前线将士的士气与战斗力,刘伯温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精心策划,沿途布下重重防线,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就在他全神贯注于押送任务之时。


    一封来自京师的八百里加急密信,打破了这份宁静。


    信中,朱元璋以帝王之姿,亲自下令将海盗头目方国珍的首级赠予刘伯温。


    这不仅仅是对方国珍罪行的终极审判。


    更是对刘伯温多年来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肯定与奖赏。


    当刘伯温接到这沉甸甸的包裹,打开一看,只见方国珍那颗狰狞的头颅静静地躺在其中,双眼紧闭,仿佛在诉说着他生前的种种罪孽。


    刘伯温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既有对方国珍恶贯满盈、终得报应的欣慰,也有对生命消逝的感慨与无奈。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复杂的情绪全部吸纳进胸膛。


    随后,刘伯温缓缓睁开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轻声吟诵起一首即兴创作的诗篇:


    “海寇横行数十年,今朝终得正法宣。江山有幸留清白,人间再无恶梦缠。”


    吟诵完毕,刘伯温的情绪却并未平复。


    他忽然双膝跪地,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尘土之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这泪水,既有对方国珍之死的解脱。


    也有对自己多年奔波劳碌、为国为民的感慨。


    他低声呢喃:“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方国珍之祸,终得平息,大明江山,得以安宁。”


    周围的士兵见状,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深知刘伯温的智谋与忠诚,更明白这份泪水背后的沉重与艰辛。


    一时间,整个队伍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之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逝者的哀悼。


    刘伯温站起身,擦干泪水,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而深邃。


    他深知,虽然方国珍已除,但大明的江山依旧危机四伏,需要更多的智者与勇士来共同守护。


    他看向远方的大都,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吾辈当以天下为己任,为大明之繁荣,为百姓之安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