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大家各执一词,马上就要争得脸红筋胀,总统摆摆手:
“好了,我只是要你们拿出个预案,详细分析各种可能情况及后果,并不是马上要开战。一切都要看北京的动作!”
停顿片刻,总统低沉地说道:“年底大选,如果我们放弃台湾,恐怕......”
一语道破天机,各人都低头思索。
总统喃喃自语:“北京,究竟想干什么?”
当天晚上入睡前,小王居然和美国总统都在想同一个问题:
北京,究竟想干什么?
第三章 请你开火
随后的一个月,仿佛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但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是急流。
中国军方宣布,将于近期在福建、浙江举行联合演习。
中国开始调动海空军进驻浙闽。飞弹部队和潜艇动向不明,这可让台湾和美国着实紧张了一阵。
可随后发现中国陆军并没有大规模调动集结。除了数量不明的炮兵开赴福建外,精锐的39军仍然在东北,王牌38军也只派了一个陆航大队到浙江,13军派了两个山地师进入福建。加上已到浙江的海军陆战旅,这区区三四万部队,即使再加上浙江的1军、厦门的31军,也根本不足以发动渡海作战。
美国和台湾稍微松了口气。
外交方面更是紧锣密鼓。
中国各种外交使团穿梭于欧亚各国,传达的信息都是一致的,重申一个中国的立场,希望各国不要插手中国内政。各国均表示贊同一个中国,但呼吁中国克制,对台海局势严重关注。
一时间,世界舆论惊呼“台湾海峡笼罩战云”。
中国总理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工作访问。美国和日本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但也表示如果台湾受到攻击,美日不会坐视不管。会谈不欢而散。
中国主席则亲自出访俄罗斯。会谈内容无从得知,会谈后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联合声明,就对方为维护本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统一表示贊同和理解。
局势逐渐明朗。俄罗斯默认;欧亚大多数国家中立和观望,包括英国;美日强硬。
在国内,丝毫感受不到战争的临近。
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航天创举---奔月计划。
一个月内,三个发射中心共发射了五艘无人探月飞船。
人们欢欣鼓舞,盼望着中国尽快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可人们不知道,中国已悄悄转向了战时经济。所有军工企业开足马力,战略物资大量储备,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利枢纽减少库容。
2004年4月12日。
一个普通的星期一。
但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个普通的星期一。
上午9时整。厦门角屿突然热闹非凡。
数百台大型运载车、推土机、挖掘机欢快地轰鸣起来。
一辆辆满载巨大混凝土块、大石料的载重车从四面八方汇集,有条不紊地卸货、离开。
它们在---填海!!!
地理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金门岛,位于福建厦门以东,东距基隆198海里,东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厦门5.18海里,距大陆角屿1.25海里,呈哑铃形,中部狭窄,东西端部宽广,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15.5千米,最窄处仅3千米,面积约131.7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18°16'50′-118°28'、北纬24°23'-24°32', 三面与大陆隔海相望,最近距厦门9.6千米;横置于厦门海外, 扼厦门咽喉, 屏障闽粤,与台澎休戚相关,互为犄角。
是的,对面就是金门岛!
离大陆角屿只隔着2310米和10至20米深海水的金门岛。
与祖国分离了整整五十五年的金门岛。
随着滚滚钢铁洪流推进,很快,一个宽达200米的作业面形成了。
上午10时整。
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召开记者招待会。
“为了推动两岸三通,促进金门厦门地区经济发展,由中央和福建省共同投资的金门—厦门跨海高速公路今天开工。这个工程计划首先修建自厦门角屿至金门的跨海长堤,宽度为50米,长度为2600米,与金门环岛公路连接。填海土石方量为210万立方,计划跨海长堤工期一个月,随后开始公路工程。希望台湾当局配合工程进行,为两岸人民谋求更大的发展。”
世界譁然。
台湾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阿水启动《紧急法案》,选战停止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跨海长堤也一米一米推进。
台湾和美国仍然没有很好的对策。
除了声嘶力竭的叫骂。
可每一次叫骂都换回北京不温不火的回应:“我们只是促进交流,发展经济,台湾当局不必紧张,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十天后,经过每天24小时连续高强度抛投,长堤已向金门岛延伸了1200米。
金门岛上的多数居民早已逃往各地,聪明的甚至逃到大陆。
眼看长堤逼近了双方默认的中线。
全球各大新闻媒体云集厦门。
可抛投填海速度却慢了下来。原来每天将近5000车次的工作面上,现在却只有十几辆载重车在忙碌。
细心的记者通过镜头发现,这些车辆都是无人驾驶的。
很明显,北京在等,甚至在邀请。
等台湾当局和金门守军动手,邀请台湾打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