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派了左右军,他自己连同几名副将统领中军,他自己的军帐在中军偏后面的位置,在他后面就是后队了。卫国同他一起在中军,后队由韩明率领,此人曾经和卫国一起护卫凌风去北番和达奚会见,后面中途中被凌风遣回,他随同尹源和达奚作战未死,随溃军逃了回来,后来就一直在此地军中。后卫的军士也是非常精锐的士兵,是凌风的亲卫,待遇较一般人为高,如今到了他们出力的时候了。
过了这段山岭再走两天的时间,就是凌风选定要和达奚决战的所在,他对这里再熟悉不过,因为这就是尹源最后战败的地方。凌风曾为了收敛阵亡的战士的尸骨暗中来过这里两次,摸透了此地的地形地貌,他想:“把达奚带到这里应该把他的锐气消耗得差不多了,但现在还是要再拖他几天,因为这段长路使得本方的军队也疲倦不堪,他们也要时间来修整。”
他指着地图对韩明说:“韩明,我令你在此把守三日时间,以便我军能顺利过去,你只要守满这个限期,此次胜利,我记你的头功。”
韩明瞪着眼睛看凌风:“大人,我手中只有五千军兵,他们是十万人,您不是要我们去送死吗?”
凌风缓缓地说:“全军的安危是最重要的,我把这副重担交託你的身上,相信你和将士们能平安归还。”
韩明大声说:“大人,你是自欺欺人,我们根本守不了三天,那又当如何?”
凌风冷淡地说:“军中自有法条,按律处置就是了。”
韩明说:“凌风,你是借刀杀人,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命令!”
对方的脸瞬时间变得非常难看,他靠在座椅背上盯着韩明,目光变得很锐利。凌风转过脸来问旁边的军法官:“不遵将令,情知禁律而有意违之,这该当什么罪?!”
那人很简洁地回答他说:“依律当斩。”
韩明此时才感到真正害怕,因为凌风平日非常温和,但他今日的眼神中满是要杀人的凶光,韩明不由得跪倒在地上哀求道:“大人,我愿意领兵断后,请恕我死罪。”对方嘆口气说道:“晚了,把他押出去吧!”
一个血淋淋的头颅用托盘递了上来,凌风在他面上扫了一眼,摆头叫他们拿了下去,他转身望着旁边的卫国,和气地说道:“卫国,让你来断后没问题吧!”
卫国不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他看着凌风的脸,上面没有什么表情,卫国心中暗恨,此人果然厉害,他别是要像对韩明一样对我?大家都在看着卫国,他朝前挺了挺胸,抱拳说道:“大人,末将谨遵号令。”
凌风对他满意地点点头,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卫国,我想你不会让我失望。”
回到营帐中,卫国用手使劲拍打着那只肩膀,像是要拂去上面什么不洁的东西似的。
现在他站在山崖上俯视着下面如蚁群般密密麻麻的达奚军队,刀剑和旗帜像森林一样:他心想,难道我真要死在这里吗?这三天真比三年还要难熬。
但他现在已经无路可退,达奚在他们面前,身后是凌风的斧钺,这两下都不好惹。还好山路崎岖,峰峦密布,达奚的骑兵根本不能通过,他们开始下马搬运小路上的障碍物,卫国向着身后做了一个手势,后面旗官挥动大旗,密如飞蝗般的利箭向着下面密布的敌军射过去。
居高临下,视线非常清楚,有数百名敌军倒在地上,他们纷纷向后退去,但后军还是在前进之中,于是又有一阵拥挤践踏,许多人死伤了。达奚气得脸色发青,他向后下令停止前进,也令精锐的箭手用弓箭向上对射,上面的大秦军借着便利的地形隐蔽着自己,他们接着把推下山上的石头藉此打击敌军,也继续增加路上的障碍。
达奚命人向着山崖上冲上去,这时就显出步兵的灵便来,他们沉重的马靴骑马方便,但不适合爬山,马匹更增加了道路的拥挤,大秦军士的刀剑较之北番那边更加精良,经得起长时间的砍斫,凌风在这个上面是捨得花本钱和精力的。经过一次次令人胆寒的血战之后,达奚的军队又一次乱糟糟地退了下去。
卫国筋疲力尽地倒在山崖上,他掏出身上携带的干粮就着泉水咀嚼,他周围的军兵不少受了轻伤,天色在慢慢的暗下来,他想,今天也只不过是第一天而已。
第二十九章
达奚大发雷霆,他举着出了鞘的马刀向着前面砍将过去,接着便要向山崖上沖。部属们跪在地上用手抱住他的腿,“大王,山崖下面已经战死了我们许多人,您千万不能冒险啊!”
他向着上面看去,影影绰绰有一个身影立在上面,左手里举了一面大旗,右手拿着长剑,他身后隐蔽之处不知道躲了多少战士。这是卫国,他身旁的两个掌旗官一个战死,一个受了重伤,所以现在他自己在拿旗子。达奚一挥手,他身后的箭手向着卫国射箭上去,对方一闪身躲过,现在日头从对方身畔的山峦朝着这边照过来,日光太刺眼,达奚这边的箭手眼睛被照耀得发花,他们很难瞄准到目标。
士兵们又开始往上冲去,堆积在下面的尸体给他们造成了不少麻烦,软绵绵地无法下脚,而山上的巨石还在不断地滚落下来。卫国环视周围,虽然他们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死伤,但他周围的人也在慢慢负伤或战死,毕竟双方兵力悬殊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