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慢悠悠地说:“要说栽培,景文殿下才是你的伯乐呀,我不算什么。听说你要升侍郎了,真是可喜可贺。”
莫韩脸色有点发红,他迟疑了一下说:“殿下前几天叫我去见他,问起我去您府里时我们交谈了什么话。”
凌风说:“那天我喝了很多酒,真的也记不清说了什么了。应该没什么不可告人的吧?”
莫韩说:“殿下让我转告您,只要您对他像对王上一样,您就不要为后面的事担忧了,他不会对您如何的。”
凌风锋利的眼睛在莫韩脸上转了一转,莫韩低下了头。凌风说:“殿下的意思我懂了,若他有为难的事要我帮忙,我会尽力而为的。至于其它,我也不敢想,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外面街市之上一阵喧譁,凌风问:“外面出什么事了,怎么这样吵?”一个侍卫跑进来,笑嘻嘻地想说话,猛见莫韩在这里,就收敛了笑容,说:“景文殿下在前街的住宅里养了情人,王妃殿下不知怎的知道了,带人过来打闹呢。”
第二十六章
莫韩说:“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凌风抬头望着屋顶天花板上素淡的彩画装饰,轻轻地吹了口气,说:“这种事情就算是圣人时间长了也忍不住,何况是她呢。人干嘛要结婚,多累呀!”莫韩说:“你就准备这样胡乱过下去?”凌风说:“除非陛下逼我,反正我是不想结婚的。无牵无挂一身轻,走到哪里是哪里,多好啊!”莫韩说:“你是个好人,也必然是个好丈夫,无论如何,人总要走这条路。我一直在想,如果是你先遇上绿绮,你和她会是什么结果。你性格比我坚强得多,对于自己的选择一定会坚持下去。”凌风黯然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对了,你不去劝劝王妃殿下,这样闹下去丢的可不是她一个人的脸,整个王室都会蒙羞的。”
莫韩走了,凌风回到卧室,管家过来说:“我已经将那个女子送回去了。”凌风嘆了口气,心想莫韩可真是煞风景,这个晚上可怎么过呀?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本书,是《孙子兵法》,他翻开第二章《作战篇》,上面写道:“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一章讲了战争的费用问题,孙子以当时作战的具体情况,论述动用十万人作战,随军的战车和装载辎重的车辆各千乘,从距离战区遥远的地方调运粮食,消耗的各种物资费用总计起来,每日要花费千金。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即使长期战斗后能取得胜利,但兵力疲弊,在攻城战中会耗尽实力。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国力空虚。如果其他国家乘机起兵,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没有方法善后了。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所以宁愿为了作战速决而打一场硬碰硬的战争,也不能为了显示战术巧妙而拉长战争的期间,因为每天的消耗太大了。长期作战而有利国家的事是从来没有的。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竭,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
善于用兵的人,兵役只在出兵时徵发一次,只在出兵时和军队回国途中为军队供应粮草。作战物资如武器车辆由国内供给,粮食在敌方取得供应,这样军中的粮草供应就能得到满足。国家最容易被远距离为军队供应物资所拖垮,因为远距离供应会导致百姓贫困。(因为要徵发农夫为军队运输粮食,既耽误农时,运输途中的人力、物资的消耗也很大。)靠近军队的地方物资腾贵,这样通货膨胀导致国库财竭,就会急于征敛税赋。国家就会虚弱了。百姓的财产,十分中去了七分……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所以聪明的将领务必就食于敌方,因为长途运输,消耗二十钟粮食才能有一钟粮食到达我方。所以要鼓舞起将士的怒气来打败敌人,也要让将士能得到财富上的满足,这样他们才能尽力。所以在车战时,获得车辆十乘以上,就重赏先得到车辆的人。将我方的旗帜插在获得的车辆上,善待获得的俘虏作为自己的士兵使用。这样既战胜了敌人也使壮大了我方的军队。所以作战要尽快取得胜利,不能把战事拖太长时间。知道如何作战的将领,是老百姓的救星,国家安危的保障。
这本书凌风起码看了数十遍了,可以说倒背如流。他随手一抛,把它丢回原处,手托着后脑,陷入沉思。这是一本实用主义很强的书,一本写如何打仗的书。在我们的一生之中,有没有比胜利、荣耀、金钱、地位更重要的人生的价值取向吗?如果我们对这些已经失去了兴趣,是否我们的人生註定是毫无价值的?是否为了成功就可以不择手段,把别人当做你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