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健布置完毕,“尔等速回各营准备,三日后誓师出发!”
“末将领命——”
誓师出征
三日后——
良辰吉日,幽州城北府军阅兵校场,北府征讨军“彪骑”、“军旗”、“雕骑”、“玄甲”、“ss”五营军马接受了上将军阿健的校阅。校阅完毕后,我这个征讨军主将领着副将、别将、左右参将走上校阅台,面对台下2000人的五营中、下级军官(北府校场最多可以容纳10000人同时操练),我将带领他们向着阿健将军做开拔前的誓师。
“我们有一个光荣的名字——他就是——”我大声问道——
“北府军!”台下的回答响彻天际——
“我们前世还有一个同样光荣的名字——他就是——”
“史州义军!”
“我们的存在为了什么?”
“保民守土,捍卫铁血!”
“我知道——你们等了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四年了,我要告诉你们:现在我们要去史州!要去我们四年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想知道,你们还记得你们的敌人是谁吗?”
“金卑鞑子!”
“很好——我还想问你们——四年前,是谁让无数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好兄弟如今却阴阳各一方——是谁让我们被迫离开了我们战斗过的地方?”
“史家逆军!”
“我们现在是精锐的北府军!不再是四年前连饭都吃不饱的民间军队!现在有谁胆敢再如当年一般对待我们,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
“死亡!死亡!死亡!”
“北府的勇士们!让你们的敌人在你们的铁蹄之下颤抖吧——我们是——”
“北府军!”
雄壮而又嘹亮的回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在感染他人的同时也被感染着——誓师宣言简短而又霸气十足,北府征讨军上下充斥着一股对战斗的强烈渴望——这正是所向披靡的基础条件。
……
“大人,诺公公来了——”誓师完毕后我正待开拔,忽听兵丁报称诺公公到——上将军阿健连忙带领众将迎了出去——让北府众位将领吃惊的是不仅诺公公来了——在“求亲门事件”后久不露面的义阳王爷汤恩伯也来了。(当然这次不是来蹭饭的——而是再次作为“铁血乌龙山军驻北府军观战使”的,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他带上了高山王特旨调拨给他的7000御林护卫。)
“高山王圣旨到——北府上将军阿健接旨——”
“臣接旨——”
“高山王诏曰:史州又起战端,朕命北府将军阿健速派北府军赴史州前线参战,不得有误,钦此——”
“万岁、万岁、万万岁——”
诺公公将圣旨交到上将军阿健手中,随即又请出一份圣旨,“‘彪骑校尉’panzergu接旨——”
“臣接旨——”
“高山王诏曰:‘彪骑校尉’panzergu统兵有方,实为北府之栋樑,铁血朝之肱骨——升三级校尉为二级校尉,准统兵5万起——钦此——”
“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从诺公公手中请下圣旨——
“高山王着老奴为此次征讨军之监军——不知北府军何时发兵史州啊——”
我对诺公公一笑——指着诺公公所乘之车道:“公公请上车——我等即刻开拔——”
诺公公顿时喜上眉梢,“如此甚好,北府军真乃国家之栋樑——老奴日后定当将此禀报皇上——”
……
一切准备就绪——旗帜鲜艷,衣甲分明——“北府!北府!北府!”
“全军开拔!鸣号——”我将手中的鞭子向前一招——随着低沉的号声——15万北府征讨军有节奏地高喊着“北府”二字——开始向史州进发——
小试锋芒
北府史州征讨军以渔阳大夫的军旗营为前锋,法肯豪森的玄甲营和wattmann的ss营为左翼,lin2702的雕骑营为右翼,我的彪骑营为本队,汤恩伯的义阳御林为后卫。兵锋刚刚进抵史州边境——正好和趁乱下山袭扰劫掠的史州顽匪大雁军,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之后,残余的6000多大雁军被雕骑、玄甲、ss三营围困在一个废弃的大农庄之中!仅仅才三天后,断水断粮、走投无路的大雁军残部就派出信使来我的中军大帐乞降——愿意解散队伍,不再与朝廷为敌!诺公公代表朝廷接下了大雁军的降表——为害史州民间长达4年之久的顽匪大雁军灰飞湮灭。
“北府军真是出手不凡啊——首战即助朝廷解了4年的心病——咱家回朝后定向皇上为各位请赏——”这时候的诺公公简直就是手舞足蹈——一点也看不出他已是60出头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