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t50坦克的生产成本极低,希特勒为了短时间内形成北约对华约陆军上的绝对优势,在五六十年代里陆续生产了高达4万辆。期间t50坦克不断进行改进,衍生了一百多个型号版本,适应不同地形的战争。由于t50坦克的数量庞大,虽然德军在rì后的中东战场上失利,但在非洲战场上却大显神威,成为非洲国家亲睐的高性价比坦克。
在德联陆军推出t50主战坦克的同时,中华帝国针对德联坦克部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坦克计划。
首先,中”唯我dúcái”华帝国集中力量大批生产m36虎王重型坦克、m28a3猎豹中型坦克和m35猎犬轻型坦克,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提高研制出综合性能突出的m43主战坦克,作为中华帝国陆军五十年代的主战坦克。
m43坦克使用120毫米火炮,相比较t50坦克使用的100毫米火炮而言,仅从火炮口径来比较,m43处于优势。且中华帝国在电子设备研发和制造上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使得m43坦克的火控系统先进,射击精度高,炮弹自动装填节省炮手体力。从m43只有两个乘员来看,就比需要4个乘员的t50智能化高得多了。
不过,尽管m43坦克在性能上领先t50,但从五十年代的整体战略态势来看,实力的悬殊关键在于坦克的数量上,中华帝国仅仅生产了1.45万辆m43坦克,跟4万辆的t50坦克差了三倍有余。双方都同属二代坦克范畴,m43性能的领先同样造价高昂,这点德联的廉价t50坦克最终以数量绝对优势处于领先地位。
1951年,元气rì渐恢复的德联开始露出侵略的爪牙”娱乐秀”。但在五十年代,中德冷战中德联处于弱势,因此希特勒不敢挑起新一轮的世界大战,而是通过支持和武装乔治亚军入侵亚美尼亚。
希特勒的目标是干掉亚美尼亚,从而结束中华帝国对外高加索地区的控制,为德联夺取外高加索黑海里海石油区扫清道路。
对于希特勒的野心,中华帝国浩早有准备。帝国皇帝王辰浩谕旨全力支持亚美尼亚,包括将中华帝**现役的多款先进武器装备出口亚美尼亚,其中首推m43主战坦克。
1951年11月2rì,乔治亚不宣而战,七万乔治亚军向亚美尼亚发起攻击。亚美尼亚当即向乔治亚宣战。
这样,冷战背景下,以中德两大军事集团背后支持的两个外高加索国家开始一场高强度局部战争。(未完待续。)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712章外高加索战争
外高加索原本在二战期间已经完成了统一,由中华帝国支持的亚美尼亚成为实际的主宰。乔治亚原来是苏联的成员国,迫于中华帝国的压力才脱离苏联,但跟苏联却是关系密切。
随着苏联灭亡,俄国人加入德联和北约,乔治亚人也受到俄国人影响,开始支持希特勒的阻止东方奴役西方的言论,积极支持西方崛起。
德联和中华帝国两个核武国家展开冷战,这让原本就蠢蠢yù动的乔治亚人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开始了行动。
而对于德联和整个欧洲共同体国家来说,石油以及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性能源了。而中华帝国cāo纵着全球石油生产和供应,对欧洲发起石油战争。中华帝国通过大规模生产原油,降低出口价格来摧毁欧洲的煤化油工业,令罗马尼亚的石油亏本不得不减产。
而当欧洲的煤化油工厂大量倒闭,罗马尼亚石油供应减少后,欧洲开始依赖中东石油供应。于是,中华帝国再次出手,令中东各国开始减少石油生产,太高国际油价,再次重创欧洲经济。
中华帝国将石油握在手里,对欧洲经济进行轮番侵略,令德联和北约各国痛恨不已。但由于德联””的经济实力不如中华帝国,北约的军事力量更难以跟华约抗衡,因此德联不得不暂时隐忍,等待机会。
于是,德联便在背后支持乔治亚。首先便是向其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和武器装备。
尽管德联的经济比较困难,但支持一个乔治亚小国还是非常宽裕的。希特勒大笔一挥,援助乔治亚2700万马克用于购买德联武器装备。德联向乔治亚人民军提供了以t50坦克、me262战机为代表的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以及二战留下来的大批德军、苏军、法军的武器装备。
其中光二战期间的德国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就达到400辆,苏军遗留下来的t34坦克就支援给乔治亚军高达1400辆。加上200多辆t50坦克,乔治亚军短时间内就拥有进2000多辆先进坦克。德联退役的大批容克5、me262、米格3等战机也以象徵性的1马克价格赠送给了乔治亚空军近1100架飞机。
短时间内,乔治亚军接收了数量庞大的先进军事装备,一跃成为军事强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排进了前十,武装力量都超过了英国。
突然间从不起眼的小国变成军事强国,乔治亚总统洛比桑有些被沖昏了头脑,以为乔治亚从此就可以笑..””傲列强国家行列了,连带着乔治亚军政领导人也都自大的起来。
然而,乔治亚毕竟是小国。这点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获得了德联如此庞大的军事援助,但缺少技术性的军人来驾驭这些武器。先进的装备不会用,再多也无济于事。
乔治亚总计不过一万多常备陆军,空军几乎没有。尽管乔治亚军方紧急徵兵,使其陆军扩充到了5万人,空军扩充到了3000人,但依然缺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