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唯我独 裁 > 第1424页

第1424页

    zhongyāng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不久就突破设防薄弱的德军阵地,协约国集团顿时确信德军的精锐部队都调走了。协约国的坦克部队在通往梅斯的公路上长驱直入,没有遇到德军大规模的拦截,但偶尔有德军小股部队袭扰,很快被驱散。


    但协约国北路集团军遭到德军顽强的抵抗,因为希特勒不可能放弃荷兰和比利时,那里是德军最后对法国事实战略大迂回包抄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德国海军控制英吉利海峡和进入北海的关键港口。如果德军轻易放弃那里,很快就会引起英法的jing觉。


    因此,希特勒在那里布置了大批德军,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拼死抵抗。英法联军遭到德军的猛烈抵抗,一时无法前进。


    在战役爆发的最初时刻,由于德军要做得逼真一些,让协约**队以为对面的德军不堪一击,因此故意在一些重要部位,例如机场布置了大量的假目标给协约国的飞机空袭和炮击,造成德军火力不足的假象,引诱协约**队从他们的阵地里出来。


    战争开始之后3个小时,英法空军就开始轰炸德军各个野战飞机场,并深入德国纵深地区进行轰炸。德军在西线附近的43个飞机场遭到轰炸,但大多数都是假目标。而德军在一些隐蔽地区秘密修建的新的野战机场都躲过了英法空军的袭击。


    到2月3rì中午之前,德国空军已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被炸毁在机场上,但90%都是假目标,其他多数都是无法修复的飞机,专门给英法空军炸毁之用,真正的德军飞机实际上在前几天夜间就已经转移了。


    从英吉利海峡到瑞士边境的广阔战线上,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小时的浴血战斗,而很多德军还不知道这是德军高层的引蛇出洞之计,以为德军被英法联军打败了,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恐慌和溃逃,虽然令德国统帅部很不满,但是却让英法联军更加确信德军主力不在这里。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95章法国沦陷(2)


    英法对德国进行全线大反攻作战,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德军全线后撤,全世界媒体几乎都异口同声的大呼“德国完了”,这让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感到了担忧。


    到不是王辰浩知晓了希特勒的阴谋,相反王辰浩担忧德国就这样战败了的话,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中华帝国依然处于严重的矛盾心理当中。一方面,中华帝国担忧德国和同盟国世界力量太过强大,将来会威胁中华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和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德国就这样就这样被协约国打败的话,那么没有参战的中华帝国得不到战胜国应有的利益分配,同时苏联成为战胜国的话,将成为中华帝国最具威胁的邻国。


    而偏偏王辰浩对历史上的苏联深为忌惮,苏联威胁论甚至超过德国威胁论,作为中华帝国的邻国,王辰浩不希望苏联被德国打败,但更不希望苏联打败德国成为战胜国,因为后者更具威胁性。


    对于中华帝**方而言,张自忠等人之前一直看好德国,觉得同盟国的实力强大,肯定能够取得最后胜利,所以一直游说王辰浩和国会加入同盟国作战,以期待从同盟国那里获得战胜国利润。


    但当德军在外高加索地区败给了小小的亚美尼亚军,以及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并进行大反攻之时,张自忠等帝**方的态度渐渐的发生了变化。而随着英法协约国发起大反攻,德军在西线和东线同时遭到空前的军事压力而被迫后撤时,帝**政各界相当一部分此前支持同盟国的官员们顿时改了口风,甚至直接附和国际媒体大呼同盟国要完了,中华帝国应该加入协约国参战,如果参战晚了,就得不到战胜国的胜利果实了。


    不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最终取得胜利,中华帝国的根本战略是不变的,那就是在最后时刻加入即将获胜的一方,然后分享胜利果实。这样,从战争期间的倒卖军火,再到战后瓜分胜利果实,中华帝国都将赚的金玉满钵,是最大的赢家。


    可以很肯定的是,中华帝国最终是会参战的。但是到底加入哪个阵营,帝国官员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说辞什么都有。


    “先等等看,德国不会这么容易就战败的。”


    面对文武百官们的争执不下,王辰浩则做出表态,要求帝**政双方暂时静观其变。


    王辰浩做出这个决定亦是有根据的,因为历史上的德国就是战至最后,直到美苏军队攻入柏林才投降。如今的德国远比历史上的强大了数倍,而美国更是选择加入了同盟国,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之下,同盟国的力量几乎是英法苏的两倍以上,因此王辰浩判断德国不会轻易战败,至少短时间内是不会败的。


    当然,王辰浩的想法是不被文武百官们所知晓的,他们只能凭藉眼前的局势来做出判断。不过王辰浩既然要他们在等待一段时间,就算他们持不同意见,亦不会正面反对。不过,私底下他们却是在各自忙活了起来。


    帝国政府方面,内阁总理大臣宋教仁积极跟英法苏驻华代表会晤,一方面加大了对协约国的物资供应量和供应速度,在价格上不再漫天要价了,而是降至战时的合理水平上,以此来表达中华帝国对协约国的支持正在加大。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协约国代表都在不停地游说中华帝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一开始宋教仁等帝国政府官员们根本不看好协约国会赢,如今协约国似乎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大反攻的开始让宋教仁改变了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