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rì凌晨的大空袭中,协约国空军共计损失了133架轰炸机,其中包括一架h5轰炸机被击落,但全部的200架h6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都没有损失,其中有6架h6轰炸机不同程度的受伤了,但还是摇摇晃晃的飞回了法国机场。英法联军统帅部对这次行动大为高兴,高度赞扬了h6轰炸机的优秀作战能力。顿时把当初为了购买昂贵的h6轰炸机而纠结万分的心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此后,英法联军统帅部决定扩大战略轰炸机部队,英法两国勒紧裤腰带将仅存的黄金和白银储备抵押给中华帝国,抵押额度为144亿龙币。悉数用于从中华帝国进口先进武器装备和战争急需物资,其中包括追加订购600架h6n3系列战略轰炸机,以及数十万吨的大规模杀伤性航空炸弹,专门用来轰炸德国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工业城市。
就在德国人因为罗马尼亚石油工业区被炸毁而嚎啕大哭,英法为之窃喜之时。远在东方的中华帝国紫禁城内,正在召开御前会议的帝国皇帝王辰浩得知此事后,直接在群臣们面前说道:“霸权因油而始,也因油而终。由于石油资源的匮乏。德国的战车终将因缺乏燃料而停止前进。”
王辰浩一语道破了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大利害因素之一。
“陛下英明!”任帝国内总理大臣宋教仁当即附和道:“不过,在那之前。被逼疯了的希特勒估计会铤而走险的入侵苏联石油区,甚至他们很可能会向帝国控制的中东石油区发难。因为掐着德国人脖的大一双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
光华三十九年夏,原帝国内总理大臣,民权党高党魁唐绍仪病重,无法继续主持国政,于是民权党二号人物宋教仁顺理成章的接替了唐绍仪在党内的职务,并且得到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提名,作为帝国代理总理大臣行驶执政权。
这一年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并不是一个好年景。倒不是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而是因为中华帝国建国以来的十几个开国功臣在这一年内相继去世,包括张枫、唐绍仪、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阮忠枢、李国栋等重臣,以及几十个国会元老级议员,各州、省议会也有长当多的元老级地方官员因年老体衰相继去世或者告老还乡。
当然,这并不是突发事件,从光华十八年开始至三十八年,帝国各界共有数百位重量级人物陆续去世。其中包括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淑妃、丽妃七人,尤其是宁妃作为前朝公主,遗传了前朝皇室女活不过四十的基因,成为第一个离开王辰浩的女人,可谓英年早逝。而到了光华三十九年九月五rì,王辰浩为真爱的皇后李幼仪撒手西归。作为生于旧社会的女人,李幼仪能够活到六十岁已算是喜丧了,但对王辰浩而言,皇后的离去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一夜间王辰浩感觉到他老了很多。
也正是因为皇后李幼仪的去世,使得光华三十九年被中华帝国的御史台官员们称之为悲伤的一年。至此以后,王辰浩身边只剩下了庄妃一个女人,这位来自阿拉善盟的公主也是所有妃中年龄小的,也只有她一直等到了进封为帝国皇后的机会。
直到光华四十年初,中华帝国高层已经完成了一轮的大洗牌。主要是大批开国功臣和重臣陆续离开所留下的权利真空,由他们举荐并经过帝国政府监察和检查部门的严格审核之后,一代年轻一辈得以进入帝国中枢系统。
而一代领导集体基本上都是成长在中华帝国建国后的大环境下,很少受到前朝旧社会的影响,思想开放、先进,教育水平普遍在本科学历以上,是符合中华帝国继续繁荣昌盛要求的一代领导集体。
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开国功臣们的后代。都是在皇恩浩荡之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对于皇室和国家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但他们真正让王辰浩放心和高兴的是,这一代人的思想极为活跃,对世界局势的变化和走向的把握远远强于他们的长辈们。就如同宋教仁刚刚的言论一样。其见解之深刻,分析之透彻,远远超过以前的张枫、唐绍仪、阮忠枢、伍廷芳、王士珍等人,他们是无法做到宋教仁这个水平的,可谓一代人换旧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宋教仁语破天惊的指出德国很有可能军事入侵苏联甚至入侵中华帝国,犹如一颗巨石落入平静的湖水中一般,迅速在帝国高统治集团内部激起滔天大浪。
如果是二十年前。中华帝国的高层官员们或许还不甚重视石油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因为那时候他们多的关注于煤炭和钢铁资源的开採和使用,认为钢铁和煤炭是国家第一生命资源。而中华帝国国内的钢铁产量和煤炭资源储备都是全球大的,德国国内的煤炭资源也非常丰富。因此不会认为德国人为了资源而向中华帝国发起挑战。
但是二十年的条约时代过去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石油不但是用来驱动战争机器以自保的手段,也是用来润滑工业机器以自强的装备。因此,占有国际石油市场份额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它们在国际政治食物链上,到底是高居顶端还是屈居末尾。石油分配不公,自然要引燃战争的火绳。
石油重分配,则多是战后谈判桌上的主菜。因为中华帝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石油和相关石油化工的依赖已经远超煤炭,如果说一战前中华帝国每年消耗石油不过800万吨左右。对石油的需求基本上停留在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上面。但是经过条约时代的高速发展,中华帝国在光华三十九年时。对石油的消费已经达到了3400万吨,石油和石油化工的作用不再是军事燃油这种简单的需求了,而是取代了煤炭成为帝国大的能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