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德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性经济出现危机,欧洲各国都在努力摆脱经济危机。其中一些国家便选择了通过对外扩张和战争的方式来摆脱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危机严重的德国,为德国的希特勒纳粹党是野心勃勃,正好趁机扩张。
从1932年起,德意志第三帝国陆续跟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三国合併。到了1934年,原来的奥匈帝国版图全部併入德国领土,使得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多,成为欧洲领土大的国家,实力暴涨。
尤其是一战后的捷克在军工行业发展迅速,斯柯达兵工厂很成为欧洲大的兵工厂,世界第三大兵工厂(其他前三大兵工厂分别是中华帝国的北洋兵器重工、皇家兵器重工)。斯柯达兵工厂每年的军火产量是整个欧洲各国之和,尤其是其大的武器项目便是捷克26式轻机枪,这款轻机枪得到了全世界的一致好评,包括中华帝国的军事专家们都赞嘆这款武器性价比极高,虽然综合战斗指数跟中华帝国的16自动步枪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其价格低廉(700龙币),性价比远远高于16自动步枪(1100龙币)。德国获得了这座庞大的兵工厂,对德军的壮大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41章苏德瓜分波兰,英法不敢宣战【二更】
原创不过,希特勒并未就此打住当他发现协约国英法的实力远低于同盟国时,便不把协约国的jing告放在眼里(反对德国跟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合併),英法在西班牙的绥靖政策让希特勒加大胆,决定先吃掉欧洲的弱小国家,然后再掉头回来吃掉英法。
德国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后,下一个目标便对准了波兰。因为德国希望得到波兰的石油,不想一味的靠中华帝国来提供石油。
然而,此时的波兰早已经跟英法签署了同盟协定,波兰已经加入了协约国阵营。这是因为英法觉得苏联和德国走得太近,指望把德国祸水引向苏联恐怕有些不保险。因此跟波兰的联盟,造成英法和波兰东西夹击德国的态势,这令德国的国防安全再次出现危机,因此也埋下了希特勒要征服波兰的祸根。
希特勒为了麻痹英法,一反先前德国与苏联交好的关系,提出了纳粹主义向东方扩张的“生存空间”理念,并宣称将建立一个在欧陆拥有霸权的泛德意志国家,德国终将对苏联展开战争。
希特勒一方面给英法造成进攻苏联的印象,麻痹英法。另一方面为了攻击波兰,德国需要在国际上孤立波兰。只有孤立了波兰,英法会在德国入侵波兰时保持克制。
为了孤立波兰,德国跟波兰签署了10年互不侵犯条约。结果波兰大为高兴,以为短期内不会面临德国的威胁了。这时,德国鼓动波兰入侵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并且向波兰提供贷款和武器装备支持。波兰没有看清楚希特勒的阴谋,于是大举入侵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顿时在国际上造成恶劣的影响。
此时,中华帝国也想改善跟德国的关系,在德国的请求下,中华帝国主导的国联向波兰提出严正jing告,但为了改善跟英法的关系,中华帝国也不想直接动员联合**制裁波兰,于是中英法德意五国达成了闭门会议。只是对波兰进行公开谴责。
但这已经达到了希特勒的目的,波兰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在欧洲遭到相当一部分国家的冷落和孤立。
这时,希特勒公开正式拉拢波兰加入《**产国际协定》,要求跟波兰一起对付苏联,要租借波兰国内的一些军事基地。倘若波兰答应,希特勒将会未来给予波兰乌克兰北方的一些领土,并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将延长35年作为补偿。然而波兰认为。若加入了德国为首的《**产国际》,就等于跟苏联决裂,而且波兰是协约国阵营国家,加入这个协定等于沦为德国的一个卫星国,甚至终其国家地位将受到威胁,如同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德国所吞併,因此波兰总理贝可勒尔拒绝其提议,波兰外交部与军事领导人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波兰政府和人民亦不信任希特勒。
2月21rì。贝可勒尔前往柏林与希特勒会晤,后者强硬地要求其接受德国的条件,但遭到拒绝,双方不欢而散。希特勒即命令军方拟定入侵波兰的计划—《白色方案》,并于3月3rì予以批准。
英国和法国也意识到德国与波兰关系的改变。2月27rì,波兰得到英国的保证,将维护前者领土的完整。3月6rì。贝可勒尔前往伦敦签署《英国-波兰安全保证条约》。4月19rì。波兰又与法国签订类似的议定书,表示当波兰受到攻击时,法军将攻击德国。同样地,当法国与比利时受到德国攻击时,波兰也会进攻后者。希特勒于同月28rì以波兰接受英法两国保护为由,宣布废除《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并命令德军在7月前做好进攻该国的准备。
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没有看穿希特勒的阴谋。以为希特勒要求波兰加入《**产国际协定》是为了对付苏联,毕竟德国想要对付苏联需要跨过波兰的领土行。张伯伦很跟法国总统也达成了一致。他们仍认为能与希特勒能达成一项关于要求波兰加入《**产国际协定》。为德国提供一些军事基地的要求,战争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