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但是很快便遭到中华帝国的冲击。
中华帝国认为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人学会了骑马射箭。赵王经常带着其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好不威风。一rì。来到一树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数只,国王金口一开,“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惊吓之中,野兔横冲直窜,从马群的平缝中纷纷逃去,一无所获,众人摇头嘆着。一谋士突然眼前一亮,前献计“大王,这种围堵很有趣,我们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宫门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赵王大加赞赏“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于是,足球运动便在中国诞生了。但当时还属于骑在马运动,称之为“蹴鞠”。“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汉代的《西京杂记》、《盐铁论》、《蹴鞠新》、《刘向别录》中都有关于蹴鞠的记载。
到了宋代,中国的足球发展到了顶峰时期。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热爱足球。到了近代,虽然清朝落后了,但是到了中华帝国时代,陆续举办了四届中超联赛,世界盃规则也出自中国,因此具备极强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帝国据此力争,加其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具备极强的说服力。很快超过二十多个国家支持在中华帝国举办首届世界盃足球锦标赛,但还有反对者,便是南美的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他们都指责举办国路途遥远,坐船去南美要几个星期时间,到中华帝国的火车同样如此,长时间的坐车坐船严重影响运动员们的体力和精力,因此他们以此为理由进行反对。
实际,这个指责早在三年前就是欧洲和南美之间竞争的主要接口。巴拉圭要举办第一届世界盃,欧洲国家则就用这个藉口反对,拒绝参加。同样,法国申办,南美国家也用这个藉口反对。尤其是巴拉圭,他们计划在1930年举办世界盃,因为那年是巴拉圭dúlì百年的时间,因此反对声音非常高。
中华帝国除了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外,更具有强大的经济优势。很快,中华帝国足协提出。如果在中国举办世界盃,那么中华帝国将承担各国参赛球队的运输问题,并且保证数小时内就将他们从各国接到中华帝国的比赛场地内。不会出现因长途跋涉而造成疲劳而无法比赛的情况。
中华帝国当然能够做到,在这个时代里,也只有中华帝国有这个财力,可以通过远程运输机直接把全世界各国的球队直接空运到中华帝国的比赛场地。而用飞机直接运送球队人员。根本用不多少时间,最多十几个小时而已。
中华帝国代表提出这个条件后,不论是欧洲各国还是南美各国,顿时都没有了反对的理由。同时,中华帝国国内经过四届中超联赛后。体育设施数量众多,而且先进、齐全。欧洲财力有限,根本做不到耗费数亿龙币承办世界盃,而南美国家本来就不富裕,巴拉圭可以提供的比赛场地甚至不如中华帝国的洲级别的足球场,跟中华帝国的国际级体育中心相比,实在是不足为道。
于是,最终首届世界盃承办国交给了中华帝国。比赛地点选择在了中华帝国的首都国际体育中心。一个中华帝国耗资9000万龙币打造的国际级别的集合足球比赛、群众观赏、全天候可以进行的比赛场地。
就这样,中华帝国在使尽各种手段之后,终于拿到了世界盃主办权。
不过,在首届世界盃的比赛时间,各国都要求在1930年正式开始。但1930年是中华帝国的第五届中超联赛时间,跟世界盃的时间相冲突。因此中华帝国反对。在中华帝国的压力下,各国很快妥协。将时间定在1929年的10月1rì,即中华帝国光华二十九年九月十六rì。此后每隔四年的10月1rì,都将是世界盃的举办时间。首届世界盃规定的比赛时间为一个月,从10月1rì到11月17rì,以后历届均照此处理。不过后来南半球国家承办世界盃时,由于南北半球的气候差,南半球承办时间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1929年10月1rì这天,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云集中华帝国首都国际体育中心,观看于傍晚五时开始的首届世界盃开幕式。
在开幕式正式开始前,中华帝国皇家空军表演队首先进行了精彩的特技飞行表演。包括最精锐的歼十黑鹰战斗机编队、七彩涂装的地狱火战斗机编队在内的飞行组超低空掠过足球场体育场,彩色的烟带在湛蓝的天空留下痕迹,仿佛中国艺术家涂抹出的亚洲组图。
běi精当地时间下午17点整,中国世界盃的开幕式正式开始。一名身穿汉服可爱的中国小女孩面带笑容,她还是牙牙学语的年龄,从她的口中,nǎi声nǎi气的可爱声音为全世界的人民展开了来自的古老中国的图画。
“这里有旖旎的风光,野生的动物,富饶的矿藏,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强大的军事,以及纯朴的人民。……这一切,都由世界盃带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