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唯我独 裁 > 第1169页

第1169页

    此时的中华帝国,经过多年的巨额资金投入,天然铀战略储备计划已经执行了二十多年,位于辽东半岛渤海湾的铀矿石囤积基地已经储备了12亿吨铀矿石,理论上可以提炼出46万吨铀。不过,中华帝国在战前的铀提纯技术上面还不成熟,仅仅能够提炼出浓度45%的铀元素,刚刚达到核反应堆所需浓度,而且产能有限,仅仅能够满足实验室研究的rì常消耗之用。


    到了战后,中华帝国核物理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器械不断的得到升级和改进,尤其是机械和电技术的发展,大功率的离心机陆续研发成功,精度也得到大幅度改良,除了能够为实验室提供大量的高纯度的铀元素外,可以为帝国铀元素的战略储备提供保障。


    中华帝国经过多年的铀矿石战略储备计划,已经在澳洲建立了大型铀矿开採基地,每年从澳洲运回国内的铀矿石在渤海湾辽东铀浓缩基地进行提炼。至光华二十七年,中华帝国战略储备中心已经储备825吨浓度达到75%的浓缩铀,已经基本上接近武器级别所规定的80%浓度下线。


    这些高浓度的铀原料为核实验室的研究和试验提供了基础,不过缺乏诱导核反应的关键原料钸,因此核武实验室的下一步则是进一步提存浓缩铀和寻找式的热核反应元素。


    诱发核反应的元素虽然在自然界里也存在,但含量太少,不被人们所知和发现。因此创造元素就成为了关键,而张克林的人工嬗变技术也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张克林不辱使命,在光华二十七年三月,利用氘来撞击铀系列元素,终经历上千次撞击试验后发现,用氘来撞击铀-238之后,合成了一个拥有热核反应性能的元素——这就是钸元素,并且连续发现钸元素的多个同位素。其中稳定的同位素是钸-244,半衰期约为八千万年,足够使钸以微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钸-239的半衰期为24100年,符合跟铀-235进行热核反应条件的元素,很被核武实验室确定用来制造核武器的物质。另外还有钸-241,他们都易于裂变,即它们的原核可以在慢速热中撞击下产生核分裂,释放出能量、伽马射线(γ射线)以及中辐射,从而形成核连锁反应,并可以应用在核武器与核反应炉上。不过,很核武实验室研究发现,钸-239当中伴随大量的钸-238、钸-240等同位素,其中钸-240自发裂变的比率很高,容易造成中通量激增,因而影响了钸作为核武及反应器燃料的适用性。


    这样一来,原本制造钸元素就非常困难了,还得将钸-240从钸-239当中分离,二者太过接近,给分离带来大的困难,因此尽管得到了钸元素,也找到了适合核反应的钸-239元素,但是仅仅只能在实验室里少量制得,张克林第一次得到的钸元素只有可怜的50微克,而且还必须镶嵌在有机玻璃里得以保存下来。随后中华帝国核武工程实验室加大了力度制取钸元素,耗费12亿龙币建造的大型离对撞机,每次大规模的临界钸元素生产只得到了5克钸,一次耗费的电费却高达十万龙币,成本之高昂令帝国上下为之震惊。因此想要达到武器级别的钸产量和浓度需求的工业化生产,以中华帝国现在的技术和设备能力还十分不足,需要大幅度提升技术和设备能力。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当王辰浩得知核武实验室里率先提炼出来的钸元素的消息后,还是大为高兴的,下旨嘉奖了张克林等实验室的科学专家们,要求他们再接再厉克服困难争取早rì完成核武器的研究。当然,核武实验室找到了钸元素,也给核工程实验室的居里夫人和卢瑟福等人指明了方向,尽管居里夫人等人还没有发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秘密的核武实验室存在,但也因此引起了他们的怀疑。居里夫人上书给王辰浩询问是否在瞒着他们开发核武器,对此王辰浩坚决予以否认。由于居里夫人等人没有直接证据,加上钸元素的出现令热核反应成为现实,以及云南地区经过多年的搜寻终于找到了控制核反应的高纯度石墨,还有重水的提炼也进入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的精力纷纷被马上就要投入研发的轻水反应堆和重水反应堆工程所吸引,很就淡忘了。


    中华帝国的第一座试验用重水反应堆在葫芦岛军事基地附近的一个无人小岛上建立,是卢瑟福、居里夫人等核工程科研人员用来试验减缓和冷却核反应之用,目的就是控制链式核反应,使得核反应的放能和吸能过程在工作人员的有效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重水是核反应的有效减缓和冷却制剂,但重水的提炼价格太过高昂。卢瑟福等核物理科学家们认为既然研究核反应堆是为了发电造福人类,如果成本远远高于火力发电的话,开发起来就没意义了。因此,很他们想办法用普通的水来代替重水,于是轻水反应堆项目也同时列入开发研究方案当中。


    整体来说,中华帝国的核反应堆工程和核武器工程在1927年以后的研发速度都大幅度提升,一旦试验用的重水反应堆或者轻水反应堆成功,那么核电站就可以着手建立了。同样,一旦铀浓缩工程达到90%以上(52千克)的浓度和浓缩钸达到25%(16千克)以上的临界质量状态,就可以实现核武器的生产。


    可以说,中华帝国此时已经进入后攻坚阶段,尽管一直未能把爱因斯坦等核物理专家们请到中华帝国,但中华帝国凭藉现有的人和技术储备,还是出色的走到了这一步,核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在全球其他国家当中,对于核物理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论起跑线状态,没有人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