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唯我独 裁 > 第865页

第865页

    因此,尽管帝国皇帝王辰浩对一些帝国官员们的作风和思想存在很多的不满,但是想到他们至少还是清廉的,因此像类似在国会上公然打架,私底下相互扯后腿等行为,王辰浩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


    用王辰浩的话说,中华帝国的民主进程不可能十年八年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行。至少要等到光华元年以后出生,一直在帝国民主、文明的环境中长大的帝国国民,等到他们从政后,这个情况才能够彻底改善。


    对于中华帝国的民主改革进程,王辰浩明白那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强求不来的。不过,对于帝国的经济建设模式,以及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方向,这点王辰浩还是可以用他的皇权来强制进行的。


    当前时期,中华帝国的经济模式已经转入战争模式,但对付一个小小的日本,中华帝国还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经济资源,因此国民经济虽然转入战时生产模式,但只有1用于对日战争的消耗,30的物资用于国家战略储备,69的物资依然对欧洲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出口,赚取欧洲各国的黄金,这依然是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务。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快一年了,欧洲各个交战国的战争消耗是巨大的,成指数倍上升。


    早前中华帝国在王辰浩的英明领导下,从一开始就大规模收购全世界的粮食等战略物资,以至于欧洲各国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发现,他们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奇缺,不得不从中华帝国花高价钱进口。


    对于中华帝国国家级的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行为,各国政fu可以说都是嫉妒万分,嫉妒羡慕中华帝国富有远见性的战略。


    欧洲大战爆发后,各国青壮都已经被徵召入伍,以至于其国内的农田荒废,粮食这个战争最重要的一项物资成为急需,只能忍受被中华帝国的粮食商人们的痛宰。


    光华十三年,中华帝国的粮食继续丰收,突破1.5亿吨。粮食增长大幅度提高,除了得益于中国随着疆土的扩大带来的耕地面积增加,也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提高耕种规模和效率,同时帝国化工领域的高速发展,更能增产的廉价化肥广泛使用等。


    不过,最重要却不是这些方面。能够改善粮食产量,最关键的是粮食的种子问题。


    王辰浩责令帝国北洋科技生物实验室、帝国科学院、各大农业大学等100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用于增加用于增产的粮食种子。


    优良粮种问题早在1902年的时候,王辰浩就责令相关部门进行研究了。不过,王辰浩虽然高中时学过生物学杂交水稻,但是早就忘光了,此时想起了后世的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却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只好迷迷糊糊的给农业学家们做些提示,不过王辰浩显然低估了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的疯狂程度。


    由于王辰浩每次给农业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提出构想,最终都会实现,使得这些科学家们对于王辰浩所说的杂交水稻品种起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帝国政fu官员给这些科学家们极大的压力,那就是但凡帝国皇帝陛下要求的事情,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完成。


    在这方面,帝国政fu官员们甚至不惜冒着被监察厅起诉的风险,也想尽办法用各种名目挪用款项,全力支持农业科学家们研究,只要能够完成王辰浩交代的任务就行。


    但凡人做什么事情,就怕没兴趣,没压力。只要有了兴趣,有了压力,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起来。


    此时的中华帝国,在王辰浩的大力倡导下,帝国政fu不断的从国外收刮科学家以及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由于这个时期,各国对于科学家们的管理不是很重视,允许科学家们满世界的跑。因此,这一切都给了帝国政fu满世界挖人的创造了条件。


    自王辰浩当草头王那天起,便开始收刮全世界的科学家,或高薪聘请,或威逼利诱,或抓人绑票,总之世界上但凡有些小名望,但是又不被列强们注意和重视的科学家们,基本上都被收刮到了中国。


    中**民九成以上的科技成就,基本上都要靠着这些从全球各地弄来的数万科学家们的帮助才得以实现的。同时,十多年来,帝国政fu自己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跟着这些外国科学家们学习,已经打造出了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技队伍。当然,当中除了特斯拉等超级牛人无法被取代之外,其他的科学家即使离开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大了。


    正是王辰浩花费巨资,在中国教育普遍落后的情况下,苦心培养出的一大批本土华人科学家,奠定了中国当前的科技领先地位。用王辰浩的话说,洋鬼子始终信不过,还得是自己人才行!


    本土华人科学家对于王辰浩的话那是奉若神明,只要王辰浩想到的东西,他们便会废寝忘食的全力攻关研发。


    几百位动植物科学家,将全世界所有的现有水稻品种统统拿来试验,进行杂交培养。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他们不缺的是技术,最缺少的是理论和思想。这个时期,国际植物学普遍信奉水稻的无性杂交理论。而王辰浩却告诉科学家们,未来的杂交水稻是有性杂交。


    这些科学家们因为相信王辰浩的远见思想,因此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按照王辰浩的想法,当年袁隆平在国家穷的一塌糊涂时,都能利用现有的简陋设备和技术,靠着一人之力,鼓捣出来了杂交水稻。如今,帝国政fu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设备技术远胜于袁隆平时期。唯一的欠缺是,实验室的几百号科学家未必能有袁隆平当初的运气,碰到那个鹤立鸡群的杂交水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