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唯我独 裁 > 第780页

第780页

    本土部署陆军200万,海外驻军40万,其中用于封锁美国的岛链驻军高达20万,以巴拿马军区最多,高达十万人。另外驻军最多的便是bo斯湾科威特基地,兵力10万,主要用以控制科威特和巴格达地区的石油,另外也出于对沙俄的防范需要。其次是赛普勒斯基地,驻军6万,战略位置重要,向东可以干涉奥斯曼帝国,向北压制巴尔干地区,向南控制苏伊士运河冲突,向西威慑地中海周边国家。


    中华帝国陆军总兵力数量上去了,但并不代表质量就会下降。相反,中华帝国的国防力量还是非常重视陆军的,毕竟海军是扩张型,陆军才是真正守卫帝国最后一道国防线的。


    以中华帝国陆军第一军为例,该军驻扎在直隶军区天津市军粮城基地内。前身为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亲自训练的直隶新军第一镇,是中华帝国陆军体系当中的开国元老,也是当之无愧的精锐中的精锐部队。


    作为王辰浩的嫡系中的嫡系部队,其最高指挥官也自然要出身王辰浩身边最信任的人当中,现任军长就是王辰浩的第三任shì卫队长王文清,官至直隶军区副总司令,中将军长,一等男爵衔,是帝国最年轻的中将军官。


    第一军下辖两师四旅八团,也是帝国陆军战斗序列当中唯一一个常年保持战斗值班编制的部队,总兵力为战时编制五万人。


    装备方面,第一军在1910年率先完成10式换装,一个普通二等兵装备白朗宁符合东方人头型的圆形m10钢盔、战靴和mí彩服等。其中m10钢盔最具〖革型钢盔的整体外壳是用一张金属合金钢板经过多次冲压后成形的,其周长各不相同包括:60、64、66、68和70厘米六种尺寸。外壳的内部都按照佩带者头部的不同尺寸安装了两种不同的皮制衬垫。钢盔的衬垫带是由金属制成的,分为内外两条,置于其内部用于连接皮制内衬和外壳。钢盔的皮革衬垫是用金属衬圈来固定的,它通过铆钉将衬垫拧紧在两个内外衬圈上。


    同时期的欧美国家还未装备这种钢盔,中华帝国拥有远见知名的皇帝王辰浩极力推动钢盔装备给部队使用。因为战场上杀伤力最大的是乱飞的弹片和尖锐碎片,使用头盔防护头部,可以有效避免这类杀伤。对于子弹来说,只要不是垂直命中钢盔正面,钢盔的弧型表面基本上会把子弹弹开,从而保护人员安全。


    另外,王辰浩也要求陆军部研发军用防弹背心,如果不是当前的工艺水平还无法跟21世纪相比,现在中华帝国的每个士兵都穿上防弹背心了。不过,王辰浩提出的构想已经在陆军部扎根,已经有这方面的材料专家们在研究了,只不过还没有成功而已。


    其他各种单兵装备基本上和以前一样,没有太大变化。唯一让陆军士兵们不理解的是,他们领取装备的时候,多了一套防毒面具。由于毒气作战一直被帝国陆军高层严密封锁消息,因此普通官兵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毒气作战这一说。但是他们都被告诫,一旦发现空气或者呼吸异常,就要及时带上防毒面具。


    武器方面,帝国士兵使用的步枪已经换装了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该步枪由北洋兵器重工美籍枪械专家加兰德研制成功,并获得陆军部的青睐,使其成为中华帝国光华十年陆军武器换代计划中的制式步枪。而跟他同台竞争的北洋兵器重工首席枪械设计师白朗宁的m10式自动步枪遭到淘汰。


    由于中华帝国的士兵作为东方人的体质较西方人弱,从一开始使用的毛瑟95步枪开始,中华帝国陆军士兵都要付出相当的汗水来携带。当时世界上使用的普通步枪子弹使自动步枪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很难控制精度,而且重量大,东方人的体质携带困难。于是,中华帝国光华十年的军备大换装对武器的第一条要求就是重量必须轻便,其次是火力猛,再次是成本控制。


    而白朗宁为帝国陆军士兵研发的m10式自动步枪重量达到了9公斤,虽然火力相当的猛,可以连发20发子弹,但是步兵携带太过困难,不适合做单兵武器。


    这时,刚刚被北洋科技从美国春田兵工厂挖墙脚请来的加兰德,他主意到中华帝**方对轻便步枪的迫切要求,于是他立即拿出了他精心研制了很久的一款步枪,这边是加兰德m1步枪,一种重量轻于4公斤的半自动步枪。


    加兰德设计的m1步枪,最初採用的导气装置在枪管上并无导气孔而是在枪口装一个套筒式的枪口罩,当弹头被推出膛口时,部分火药燃气通过枪管端面与枪口罩之间的空隙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向后〖运〗动。这种导气方式的缺点是活塞筒与枪口罩连接不牢固,刺刀装配不稳,准星移动影响精度。


    经过陆军部的测试后,伽兰德被要求重新设计,他改进了步枪的导气装置,改成为在枪管下方开导气孔的导气装置。击锤打击击针使枪弹击发后,部分火药气体由枪管下方靠近末端处一导气孔进入一个小活塞筒内,推动活塞和机框向后〖运〗动。枪机上的导向凸起沿机框导槽滑动,机框后坐时带动枪机上的两个闭锁突笋从机匣的闭锁槽中解脱出来,回转实现解锁,枪机后坐过程中完成抛弹壳动作同时压倒击锤成待击状态。枪机框尾端撞击机匣后端面,由复进簧驱使开始复进。机框导槽导引枪机上的导向凸起带动枪机转动,直至两个闭锁突笋进入闭锁位置。复进过程中完成子弹上膛,枪机闭锁。机框继续复进到位,枪又成待击状态。相对于同时代的后拉式枪机步枪,m1加兰德步枪的射击速度有了质的提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