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顿时刺鸡了北洋集团各阶层官员们的神经,帝国内总理大臣张枫眼见蔡元培当选直隶省省长,如果不加以阻止,明年国会大选时将不是他的对手那么届时蔡元培很有可能当选帝国内总理大臣。
出于对权利的争夺,张枫当即进宫面圣,向帝国皇帝王辰浩进言,称蔡元培意图夺权藐视皇帝陛下。
王辰浩本想着他独裁几十年后,再考虑组建党派轮流执政,将全部权利下放,从此做一个享清福的皇帝。他没有想到随着帝国教育的高速发展普及中学后所带来的民智开启来的如此之快,于是他不得不问清楚蔡元培的真正目的。
王辰浩当即召见了蔡元培,此时蔡元培已经得知了张枫在王辰浩面前进谗一事,蔡元培当即表示他组建民主党只为了参加内大选其党纲第一条明确规定拥护中华帝国政府,以及效忠中华帝国皇帝。同时,蔡元培表示当前国内大大党派和组织成千上万,他们都在全国各地吸收党员,不少党派已经有能力冲击北洋集团的官僚统治地位了。如今以王辰浩为首的北洋集团内部党派林立如果不早日成立大的党派恐怕会酿成内斗,造成秩序混乱。
王辰浩对于蔡元培还是很器重的,也知道北洋集团没有明确的奋斗纲领的话,将是一盘散沙,将来很有可能被其他党派所吞掉。
蔡元培指出以康有为、粱启超为首的一批人组建了兴国党前朝革命分孙文组建了共和党,两个党派发展的速度都很快如果不加以制止,不出十年将有能力冲击北洋集团的统治地位。
王辰浩听取了蔡元培的解释后,对组建党派一事并没有斥责,反而表示赞赏。
于是,蔡元培和他的民主党得以被帝国皇帝承认,北洋集团内部一批官员迅速都加入了民主党,一时间民主党成为帝国第一大党,并且控制了很多省份的权利。
张枫见王辰浩没有阻止蔡元培,于是为了不被人夺走他的内总理大臣的地位,他在向王辰浩请示后,也在北洋集团内部成立了民生党,党纲以拥护中华帝国政府,效忠中华帝国皇帝为前提,列出民生党的任务是维护中华帝国国民的生存空间为首要目标。
因为张枫是帝国总理大臣,跟他关系好的官员们占据了帝国官僚集团的大部分,于是民生党顿时超过民主党,成为帝国第一大党。由于张枫得到了王辰浩的指点,以发展经济和建设民生为口号,此举顿时得到全国人民的赞誉,令民责党捍卫了其国内第一大党的权利地位。
民生党党员控制着帝国大部分行政权到,蔡元培因为只是个教育部大臣,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因此民主党实力太过弱。
王辰浩于是决定让唐绍仪组建民权党,分走民生党一部分党员和权利,这样一来,民生党被适当的削弱,不至于太过压制民主党。
于是,王辰浩的北洋集团从内部被分成三个大党,第一大党为民生党,占据了议会席位的52%,张枫得以连任总理大臣。民权党获得议会席位的33%,成为第二大党。民主党获得议会席位的14%,为帝国第三大党。
按照王辰浩的想法,三个政党轮流执政,三足鼎立的局面更加符合三权分立的核心思想。
三党党派的纲领的前提都是用户中华帝国皇帝的,这样一来,王辰浩即下放了权利让手下人高兴,同时也保住了君主宪的延续,将来他的后代即便没有了权利,至少还有个皇帝名号在,
而王辰浩的个人财产足够孙后代生活无忧的了。
而其他党派,如兴国党和共和党等只获得了1%的席位,康有为和孙文等党魁经过研究之后认为,帝国国民对于帝国皇帝无比的尊敬和爱戴,必须要在党纲中写入拥护中华帝国皇帝,否则难以打开局面。于是,他们纷纷将拥护中华帝国皇帝一项写入党纲第一条,因此后来他们的政党也得以扩大。
由此一来,中华帝国的政治形势融合了来自英国的君主立宪,来自美国的三权分立,以及来自法国的多党制等三种主流政体的优点于一身,令中华帝国得以长久延续下去。
而想兴国党和共和党等党派,因为他们出发点太低,根本无法竞争过民生党、民主党和民权党,以至于他们一直都是在野党,只能行驶监督权。但是王辰浩也想到了他们,并未让他们闲着。既然行驶监督权,那么帝国廉政公署等部门是不允许执政党担任官职的,正好给这些在野党来打理,因为他们巴不得执政党下台,对执政党官员们的监督肯定严格无比,这样对于防止国家官员***现象的发生是极为有利的,对帝国来将是莫大的贡献。
张枫获得了连任,然而这也令他产生了危机感,他和他的民生党官员们必须得做出像样的政绩来,否则下一次恐怕就会被民主党或者民权党超过了。有了危机意识后,张枫和他的民生党官员们更加卖力的为帝国政府和国民服务了。
新上台的民生党屁股还没坐稳,国内便掀起了更大的反英情绪,收复香港岛的呼声此起彼伏,国民要求帝国政府採取行动。
张枫必须得对英国强硬,当即命帝国外交部照会英国政府,要求英国政府必须拿出一个时间表来,而且这个时间表不可以超过三个月,英国必须做出抉择,将香港岛和西藏、云南边陲侵略的领土归还给中国。
英国首相亚总贝尔福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华政策,一部分人主张必须捍卫大英帝国的尊严,绝对不能退让,如果归还了香港岛,不但打击了英国的国际威望,更是令英国失去了远东一个绝好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