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浩奇道:“哪来的三十万骑兵?”
王士珍神秘一笑,说道:“陛下,如果陛下同意联姻,邵乌达科尔沁盟出兵十二万,哲里木盟出兵四万,阿拉善盟厄鲁特出兵八万,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出兵四万,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出兵两万。此即为三十万人,以五大盟的影响力,其他门g古部落也将会出兵参战,因此三十万只是保守估计。”
王辰浩顿时大喜,说道:“有三十万门g古骑兵足以牵制俄国哥萨克骑兵团!”
接着,王辰浩回过味儿来,突然紧盯着王士珍,问道:“你们总参谋部果然是已经谋划很久了,和着朕早被你们算计进去了?”
王士珍连忙欠身,道:“陛下恕罪,臣等不敢,臣等只是一心为帝国着想。”
王辰浩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你们并无错!坐到朕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了!“王士珍躬身以礼道:“陛下圣明!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帝国臣民们都感鸡陛下之付出。”
“行了!少拍马屁了!“王辰浩苦笑道:“直说吧,你们给朕安排了哪些姻缘呢?五大盟都肯出兵,而且都不少,你们不会给朕安排了五位后妃吧?”
王士珍这时腼腆一笑,说道:“不多,只有两位。一个是邵乌达科尔沁盟公主,另一个是阿拉善盟厄鲁特公主。”
王辰浩瞭然,刚才听这几个门g古部落出兵数字就知道了,科尔沁和阿拉善出兵最多,显然跟联姻最有关系了。
王辰浩嘆口气道:“这下好了,后宫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王士珍笑道:“其实科尔沁公主陛下您认识,正是担任宫廷羽林军统领的博尔济吉特一莎琳娜。”
竟然是她!
王辰浩心里略微好受了些,只是他现在跟这个莎琳娜的关系还算不错,慢慢培养一番还是会有感情的。
见王辰浩点头,王士珍又道:“另外一位臣也听说了,叫乌兰琪琪格,门g古语艷丽的花朵,听说也是个美人,起舞时可招来蝴蝶伴舞。”
王辰浩笑道:“难不成还是香妃在世?”
王士珍不知道香妃是谁,顿时愣住。王辰浩当即不再议论她,转到正事上,问道:“朕如果答应联姻,可敢保证他们兑现诺言?”
王士珍肯定的点头道:“陛下放心,微臣敢用人头担保!”
王辰浩点点头,问道:“那他们有何条件?”
王士珍说道:“启禀陛下,五盟只是提出,将来陛下要对门g古进行改革时,需要保护他们的利益。”
王辰浩笑道:“他们的眼光倒是清楚的紧!”
王辰浩心中盘算了一番,暗讨他不但赚了两个美人,而且她们的陪嫁却是三十万骑兵,这简直就是倒插门一样的天大好事。
想到这里,王辰浩于是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跟张枫商议一下,尽快促成此事。”
“微臣遵旨!”
王士珍领命,施礼退出御书房。!。
章节目录第292章外蒙古的悲哀【二更】
号称世界第三、远东第一的坚不可摧的海参崴要寒的陷落。消息传出,全世界顿时为之譁然。
如果说之前中华帝**突袭朝鲜半岛取得的巨大胜利被认为是因为俄军准备不足之故,那么如今中华帝**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武力攻占拥有二十多万俄军镇守的远东海参崴要塞就足以表明中华帝**队的强大了。
之前欧美各国还仅仅是民间舆论不看好俄国获得战争的胜利,现在则是各国政府的政客们开始担心起俄国了。很多对中华帝国不甚了解的国家开始改变口风,称俄军装备和训练落后,根本不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中〗**队的对手。
英国作为中华帝国的军事同盟,第一个跳出来叫好。
英国现任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公开致电中华帝国内阁〖总〗理张枫,祝贺中华帝**攻陷远东第一要塞海参崴,并进一步强调英国对中华帝国的支持是不变的,双方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
英国大选保守党候选人亚总贝尔福刚刚获得大选胜利,将在7月份取代索尔兹伯里侯爵担任首相。作为准首相,亚瑟,贝尔福同样致电中华帝国外交部,称他将秉承索尔兹伯里侯爵的意志,继续维持和巩固中英军事同盟关系,并争取在他的任期上访华,以便加强同英国第一个盟友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拓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上的合作。
不过,作为在野党,已经连续十二年失去执政机会的〖自〗由党党魁亨利,坎贝尔一班内南爵士则给英国政府泼冷水,他称中华帝国同沙俄帝国之间的战争似乎已经可以预见结果了。中华帝国在战前就已经准备充分,战争期间更是取得辉煌胜利,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哼利,坎贝尔一班内南爵士认为随着中俄第二战争的结束,势必会造成俄国丢掉远东,中华帝国夺回被俄国抢走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得到的土地更多。那样的话中华帝国自1物年以来,跟中华帝国有领土纠纷的国家就剩下了大英帝国,到时候携大胜余威的中华帝**队将会毫不犹豫的攻入香港岛,收复香港。
亨利,坎贝尔一班内南爵士的话顿时引起了英国朝野上下的恐慌虽然大部分人都简称中华帝国即便打败了俄国,也不是大英帝国的对手,不用担心中华帝国会武力夺取香港岛。但也有一部分官员和军事家们认为,中华帝国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害怕英国实际上中华帝国在这些年当中,已经完成了军事、金融、工业、农业、商业、政体、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深入和彻底的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中华帝国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位居世界第三,中华帝国有能力自建世界首艘两万吨级战列舰,种种迹象表明中华帝国已经不用害怕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