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强调一切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持久保存海军力量,无论如何不採取冒险行动”。这也是一个消极保守的计划,而且与地面作战计划没有联繫。
对于亚历山德罗维奇亲王的命令,阿列克塞耶夫也没有太大的反对,他也知道俄国远东海军根本打不过中华帝国海军,被动防守也符合他的意思。但是阿列克塞耶夫希望俄国海军向远东增援,一味的挨打不是他的作风,他需要反击。
对于阿列克塞耶夫的请求,亚历山德罗维奇亲王最终批准再增援远东两艘战列舰。对此,阿列克塞耶夫表示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
沙俄帝国表面咄咄逼人,叫嚣着对华发起攻势,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沙俄在远东奉行被动防守的行动事实已经被中华帝国的情报部门发现。
于是,中华帝国总参谋部也调整了战术,由战略防御转入主动攻击,按照帝国皇帝的话,将战火烧到俄国土地上。
十月十六日,中华帝国总参谋部作战计划的最终版本出台,并提交帝国皇帝王辰浩御览。
其基本精神是,利用俄方准备不足,以突然袭击首先歼灭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权,保障陆军在朝鲜和滨海州的登陆,并占领海参崴,打通进入黑龙江的海上通道。尔后集中地面部队主力,力争在俄国增援部队到达远东之前,歼灭俄军于尼布楚、伯力、海参崴地区。
做出这种部署,主要有几个战略考量点。第一是西伯利亚铁路再过几个月就会竣工,那时对中华帝国是不利的。第二,俄军准备不足,在远东几个要塞防御工事还未完工。第三,此时俄国大本营一直以为中华帝国会被动防御不会主动出击,确山军演给了俄军一个障眼法,中华帝国此时突然出击,出其不意可以获得重大战果。第四,海军拥有绝对优势。可以控制制海权,攻击部队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没有攻克俄国要塞,那就从海路退回国内跟俄军打防御战。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积极进攻、速战速决的计划,但也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即如果无法攻克俄军重兵防守的海参崴、尼布楚、蔚山等要塞,被俄军拖住,将面临被俄军援军反包围的被动局面。当然,这点帝国总参谋部已经做了全盘考虑,有制海权在手,可以随时将攻击部队运回国。
※※※※※※※※※※※※※※※※※※※※※※※※※※※※※
※※※※
十月底。中华帝国完成了全部战前准备工作,海陆空三军秘密进入战备状态。
公元1901年11月1日,中华帝国外交部照会沙俄驻华大使库曼,要求沙俄政府立即兑现归还侵占中华帝国的一百多万领土,否则将造成严重影响,一切后果将由沙俄政府负责。
沙俄政府一项在这个问题上故意拖拖拉拉,一直都避免谈判,这次还是一样。
因为中华帝国外交部已经说了很多次“后果很严重”之类的话,库曼以为这次还是一样,中华帝国光说不做,根本不敢对俄罗斯怎样。
于是他称未接到沙皇政府谈判命令,库曼予以回绝。
但库曼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竟然是中华帝国对俄开战前的最后一次谈话。
当天,中华帝国外交部大臣唐绍仪约见了英国驻华大使窦纳乐,二人就当前交换了意见。谈话中,唐绍仪已经透lù了要对沙俄动武的意思,不敢窦纳乐也没有当真,只是站在中英同盟的立场上,表示全力支持中华帝国收复被俄国侵占的土地。
当天下午,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召开御前会议,下令内阁做好战争期间的一切准备,并命令外交部起草对俄《断交书》。
11月2日,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发布上谕,正式宣布对微断交,同时要求帝国驻俄大使馆安排中华帝国在俄工作人员、华侨、留学责、商人等开始撤离俄国。
种种迹象表明,中华帝国先是跟俄国断交,接着撤侨,那么接下来便是战争了。欧美各国列强纷纷提升了警觉,都预感到中俄大战迫在眉睫了。
然而,俄国政府高层对此只是称:“这仅仅是中华帝国的又一次外交伎俩而已,俄罗斯帝国不会被中华帝国吓倒。”
俄国高层从尼古拉二世开始,大多数文武官员们都不认为中华帝国敢主动对俄开战,他们坚信庞大的俄罗斯帝国还是相当“坚ting”的。
在彼得堡只有个别人注意到战争的徵候,例如喀琅施塔得港口司令马卡罗夫,他于11月4日专门致函海军部,提请该部注意在蔚山的远东舰队的危险处境,建议提高警戒级别,以防中华帝国海军偷袭。信中说:“如不採取这个措施,则我们将被迫于首次夜间突袭之后这样再这样作,那就要为这个错误付出重大代价了”。
然而,没人关心一个港口司令的话。
但不率怕是,马卡罗夫姐话真的言中了。
11月3日,断交第二天,一艘英国汽船藉口船只损坏驶进朝鲜蔚山湾温山港,蔚山要塞的俄国守军没有对这艘英国船起疑,而是允许其停泊修船。
这艘船虽然是英国籍,但是有十几个船员却是〖中〗国人。其中三人是中华帝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另外还有四人是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他们进入蔚山湾的目的就是查看港内的俄**舰,探查航道路线,为海军偷袭蔚山湾做敌前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