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当即明白了王辰浩的意思,原来王辰浩是有着更长远的战略部署。周复也是开明之人,对王辰浩未雨绸缪早作打算佩服不已。
只是,储备一千万吨粮食谈何容易。按照大米每吨三十龙币的价格计算,一千万吨就要耗费三亿龙币。以直隶省当前的财政,周复顿时摇摇头。
“大人,直隶省财政恐怕难以支撑。”
王辰浩摆摆手,笑道:“这个周大人不必担心,直隶省财政赤字的部分,我会想办法补充的!”
周复知道王辰浩有鼻,但是三亿龙币也不是那么好承担的。
“大人,直隶省的财政跟您个人的财产还是分开的好,否则将来跟朝廷没法算清这笔帐了。”
王辰浩知道周复的好意。清政府各个行省的督抚都只能担任两年,两年一换地方。一般来说,督抚封疆们都不会自己掏腰包来弥补财政亏空,因为两年后换人时,这笔钱就白扔了。
像李鸿章坐拥直隶总督二十多年没动地方,只是一个特例。王辰浩能否坐稳了直隶总督的位置,这点儿并不能打包票。如果朝廷执意调走王辰浩的话,除非王辰浩造反,否则就得听命。
王辰浩不是没有想过这一点,但他最终还是认为朝廷不敢轻易调走他,因此也就放心大胆了。
此时此刻的王辰浩,脑海里回dàng着一句经典的话:人生最悲哀的两件事是,一人死了,钱还没花完三二人没死呢,钱花完了。王辰浩手里的资金已经滚到二十亿美元了,他不担心第二件悲哀的事情。
他似乎体会到为何美国第一富卡内基将他的资产用作慈善事业了,或许也是基于第一件悲哀的事情。但王辰浩不会像卡内基那样捐献给慈善事业,王辰浩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希望他的钱能够鼻助自己的国家实现工业化,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不再挨欺负。!。
章节目录第235章风雨京畿
清政府的维新改革进入到第四个月,帝后两党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超速更新文字章节
随着袁世凯投机光绪的帝党阵营,不到二十天时间时间便成功的分了荣禄的兵权,掌控了半个北京城防务。帝后两党的权利争斗由此面临全面鸡化。
光绪本没指望斗过慈禧,给康有为等维新派成员们的密令中已经充分显示他的恐惧,但意外的是,袁世凯的个人能力非常强,不到二十天便取得了北京城一半的兵权,令帝后两党在北京的军事力量达到平衡。这样一来,光绪就不用再害怕慈禧武力逼宫了,可以继续推行变法维新。
然而,这次真的惹火了慈禧。对于权力看得比命还重的慈禧,绝对不允许有人去碰她的权利。
慈禧一方面多次召见袁世凯,对他施加影响力,但是毒世凯态度暧昧,墙头草一般即迎合慈禧又安抚光绪,利用慈禧和光绪对他的拉拢趁机往上爬。
另一方面,慈禧召王辰浩进京,面授机宜。慈禧从心里忌惮王辰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北洋陆军干预北京防务,但眼下袁世凯态度不明,荣禄掌控的京军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因此慈禧不得不求助于王辰浩保卫京畿以防万一。
王辰浩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进京,顿时引起了各方震动。
作为清帝国最有实力的封疆大吏,王辰浩不但掌握着清帝国最精锐的三十万北洋陆军,而且掌握着全部海军力量,更是把持着清政府的财政命脉。名义上清政府是〖中〗国的统治者,实际上以王辰浩的实力,他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包括慈禧在内的清政府实权派,此时此刻已经无法控制王辰浩了,他们所期盼的只是王辰浩不要造反,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忍让。
“恭喜大人,太后这个时候招大人进京,加官进爵是不可少了。”慈禧诏令王辰浩进京,加官进爵以示笼络是免不了的,王辰浩的一干手下们顿时送上恭贺。
王辰浩对于加官进爵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对他来说,左手强兵悍将右手金银钞栗,双脚一跺,整个中华大地都会颤三颤,皇帝也没他威风。
不过,王辰浩站在他的手下们的立场上,能够体会得到他们的心情,于是微笑道:“但愿这次慈禧不会小家子气。”
阮忠枢说道:“这次涉及到帝后对权利中枢的争夺,慈禧太后手里只有一个荣禄,而光绪皇帝病急乱投医倒是误打误撞的弄来袁世凯,倒也歪打正着的勉强应付。京畿防务上,帝后两党势均力敌,因此大人的态度就成为双方成败的关键。卑职以为,以慈禧太后的精明,这回肯定不会小家子气,连升三级不是问题。”
张枫这时说道:“我看关键应该让大人进军机处才行,这是朝廷最后的权利机关,以大人目前的实力,成为军机大臣才是名副其实,名正言顺。”
众人你一句我一嘴的议论不休,大多数人都把心思放在了加官进爵上面,浑然没有意识到王辰浩这时候进京的危险。
只有刚刚南洋回来的王士珍最为谨慎,看到了这次进京的风险。
“大人,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进京为妙,让帝后两党自己去斗个你死我活,大人只需要坐镇直隶,严控京畿四周,不管谁输谁赢,最后都少不得大人出来稳定大局。”王士珍的表情很是谨慎,从他的目光中,王辰浩似乎看到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