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欺说道:“其实以王大人现在的力量,不妨先在直隶进行货币改革,一旦获得直隶地区老姓们的认可,有了信用,那么临近省份也会使用直隶的货币,以此推至,如果直隶的货币坚ting的话,用不了几年时间,全国都会使用直隶货币。”
阮忠枢说道:“可是,各省督抚们恐怕会阻止!”
宋汉章笑道:“以王大人今时今日的权势和地位,恐怕哪个督抚都得给面子?这不是问题,问题是王大人有没有这个魄力?”
什么魄力?
这话已经非常明显了,控制大清帝国的货币流通和行的权利之后,就等于掌控了大清帝国的经济命脉。
魄力在这个时候等于委婉的问问王辰浩的野心也有多大,只要王辰浩的野心够大,那么宋汉章、张嘉*等这些人就敢做多大。
应了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王辰浩笑了笑,道:“那还等什么?你们放手干就行!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大的本事!”
王士珍、阮忠枢、宋汉章、张嘉欺、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人顿时起身,拱手领命。
“谨遵大人号令!”
所干就干,并不是空话。随后几天,宋汉章、张嘉欺、叶景揆、
陈〖锦〗涛和王克敏等人便开始动手进行币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当然美国顾问精棋也参与其中,将印制美钞和英榜等技术给众人讲解,模仿一套〖中〗国人特有的钞票样式。
纸币的印制,一般上可划分为研究、制版、印刷、整理皿道工序。
作为研究工序,主要着重考虑纸币的防伪性能及其艺术性。张嘉欺等人将英、法、美、德等当前世界十一个经济强国的国家纸币行机构的要求综合起来,然后根据交通银行行的纸币在市场上流通后的经验进行对比,通过模仿和改进他们的防伪标示来设计〖中〗国人自己的新版纸币图稿。
王辰浩要求纸币的图案、花纹、花饰、线条和文字等要设计的复杂,但却要让普通老姓能够看得懂记得住,这样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辨认出真币和伪钞,防止伪钞干预国家经济。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很高。
不过,这并不能难倒张嘉欺他们这些国内顶尖的金融家们,宋汉章和叶景葵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提出採用〖中〗国神话中的神兽、瑞兽、仁兽等作为纸币不同面值的纸币的正面图案,因为这些图案制作起来十分复杂,很难被模仿出来,同时又广为被〖中〗国姓所熟悉,符合王辰浩的要求。
而背面模仿各国纸币採取人物肖像画,因为在列强们的防伪技术层面看来,生动的人物肖像是最难被模仿出来的。
在人物肖像选择上面,张嘉欺、宋汉章等人鑑于其他国家都是选国家的皇萃、国王、女王或者总统作为图案,因此希望以王辰浩的肖像井为新币图案。@。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218章发行龙币
关于在钞票上印头像的问题,又惹起了一阵纷争。
王辰浩倒是希望把他的头像印到钞票上和硬币上去,不过他觉得他现在只是个海陆军大臣,没有那种影响力,若是把他的头像印上去,担心会引起朝廷不满,给朝廷留下攻击他的口实。
然而在王士珍和阮忠枢等人的劝说下,加上新币只是在直隶行,挨不着朝廷的面子。况且,目前北洋制币局就印有李鸿章头像的纸币,在各省的货币当中,信用算是最好的了。而朝廷对于印有李鸿章头像的北洋宝券并没有过问,因此王士珍等人认为换上王辰浩的头像应该没有问题。
事实上,带有李鸿章头像的北洋宝券只是行代替锏钱流通的纸币,影响力有限,而王辰浩所要行的龙币却是以黄金本位制为基础的纸币,可以直接兑换黄金,可以跟列强国家的英榜、美元、法郎等直接兑换,其影响力是远远超过了北洋宝券。
北洋宝券代表锏钱,钞上写的“制钱”就是锏质的方孔圆钱。制钱这个称呼是明朝开始出现的。明朝自己铸钱并不多,允许唐宋时代的旧钱与本朝钱同时流通,所以把本朝钱称作制钱。清朝延续了这个称呼。钞面上特别写明“足”是与钱币在流通中的使用习惯有关的。
〖中〗国古代的锏钱,虽然每1000枚称作一贯,或者叫一串,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价值在一两贯以上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不会一枚一枚地去数。
所以自古就有使用不足数钱币的习惯,叫做“省陌”。宋代正式规定,每功枚可作一贯,金朝是800枚作一贯。明清政府没有正式规定,但是不足数的情况仍然存在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商业范围和场合下,不足数钱币的习惯也是不同的。
作为纸币,就必须正式声明,纸币所代表的是足数的制钱才能在不同地区和场合流通。而王辰浩所要改革的龙币就是具备完全信用的货币,还得被列强承认的货币,所以其境况就不同了。
但王辰浩没有想那么深远,在部下们的劝说下便同意了。
随后宋汉章等人在美国货币专家精棋的指导下,立井制作出样品图案递交王辰浩审核。
王辰浩见这些图案具备代表性,即复杂难以模仿又是姓们容易辨认的图案,因此点头同意。
龙币最终在24日定样正面的图案是各种神兽、瑞兽。有降世青龙图、白虎越涧图、凤翔九天图、神龟出海图、麒麟送瑞图等等,背面是王辰浩的半身海陆军大元帅服画像。还有超过三十多种辅助图案,这些图案配合主题图案使得纸币的复杂程增加了几倍,但并不失并精美。尤其是使用了专业染色颜料,加上精湛的画工使得各种图案栩栩如生有着强大的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