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一听这话当即很纠结,奕可是外交老手了,他都不知道如每答覆英国人和美国人,光绪就更不敢献丑了。
光绪看向群臣,向找个能说会道的出来,但是所有人都把头放低,都不想出头。
一干文武大臣们低头附身,光绪在上面往下看根本分不出谁跟谁来。但是,他可以认出来一个人,那就是王辰浩。
没办法,整个金鉴殿内,除了皇帝最耀眼之外,就属王辰浩的官帽官服最扎眼了。王辰浩的官帽上面可是三眼花翎,其他文武大臣们基本上是单眼花翎,这王辰浩可谓鹤立鸡群。
“王爱卿有何建议?”
王辰浩心想,这等麻烦事情还是不惹为妙,没啥好处。于是回答道:“启禀皇上,微臣哪有什么建议?一切全凭皇上做主!”
王辰浩又推给了光绪,摆明了就是不插手,让光绪自己解决去。
光绪很郁闷,这时奕突然道:“启禀皇上,王大人自幼生于海外,熟知洋人洋务,况且去年周游列国,深得各国政府欢迎。臣以为,跟英国人和美国人谈判解决外交争端非王大人莫属。”
光绪顿时乐了,也不给王辰浩机会,当即拍板道:“就依着恭亲王的建议,命王爱卿全权处理此事!”
王辰浩气得直翻白眼,暗讨这个恭亲王果然是个老狐狸,刚才吃了一亏这么快就报复了回来。
“皇上,微臣”
“怎么?王爱卿要抗旨不成?”
“微臣不敢,微臣遵旨!”
王辰浩生怕给了光绪藉口发飙,当肛领命。
※※※※※※※※※※※※※※※※※※※※※※※※※※※※※
※※※※
6月3日,清帝国皇帝光绪下诏对日宣战,军机处发妻文至全国各地各省督抚知晓,但是并没有要求进行全国战争总动员,只要求沿海各加强戒备。
清帝国〖总〗理衙门大臣奕向驻北京各国公使和领事发出通告:“帝国政府为使清日之间之争议合理解决,并使彼此关系永远协调,虽曾使用各种光明正大之手段,但迄今显然未奏其效。为解决此事,本大臣荣幸地通知阁下:帝国与〖日〗本国现进入战争状态。”
随后,清帝国〖总〗理衙门又陆续向各国公使馆致送保护各国商民教士的照会,称:“现与〖中〗国寻衅者只〖日〗本一国,此外有约各国悉皆交好如常。”
紧接着,〖总〗理衙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布废除于〖日〗本一切不平等条约、合约、合同,禁止进口〖日〗本任何产品,禁止出口给〖日〗本任何物资,废除与〖日〗本最惠国待遇,禁止〖日〗本侨民、商人在华行走,包括但不限于列强租界区。
与此同时,王辰浩也电令北洋陆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同时令在琉球王国的志愿军四个师加紧休整,做出登陆〖日〗本作战的姿态。命令海军准备攻击〖日〗本沿海城市。
6月4日。从上海出发的快船分别抵达那霸岛和奄美岛,分别向志愿军指挥部和海军舰队司令部传达了王辰浩的最新命令。
那霸志愿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向奄美岛开拔。而在奄美湾的邓世昌接到命令后,当即下令全舰队向〖日〗本出发,途中召开作战会议,制定袭击〖日〗本沿海各大城市的计划。
各国列强驻华代表按照国际惯例,在两个宣战国之间推行人权,纷纷要求清政府保护〖日〗本在华公民免遭虐待。对此,当天〖总〗理衙门复照各国公使和领事,同意保护〖中〗国境内的〖日〗本公民免受凌辱。随后,欧美各主要国家,除俄国外。都先后声明局外中立。俄国表示清日战争再次爆发,恐bo及俄国远东之安全,因此俄国暂时不表态。实际上,俄国正在加紧跟〖日〗本政府进行磋商,商议结成日俄同朋共同对付清帝国一事。但是〖日〗本政府态度暧昧,迟迟不做回应因为〖日〗本担心一旦跟俄国结成同盟将会彻底把英国推向清政府一边,这对〖日〗本未来之亚洲政策是十分不利的。
英国和美国虽然选择局外中立,但是英美两国都有所保留,正就清帝国海军攻击两国商船一事跟清政府〖总〗理衙门纠缠不清。
英国见俄国没有选择局外中立,加上日俄两国最近走的很近来往密切,英国多个情报部门都侦则到俄国试图拉拢〖日〗本结盟对此英国很担心。清帝国现在的力量强大了起来,正是英国可以藉助来对付俄国的重要砝码,因此英国当局要求尽可能的淡化这次外交冲突。
对于美国来说,此时的美国政府正是具有侵略性的共和党上台。
美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其国家形式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进入垄断帝国主义时代,美国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封闭式发展后,国内经济可以抗衡国际冲击,因此其经济开始转向出口,这就要求美国扩大海外市场。
而全球市场基本上被老牌列强们瓜分完毕了,美国急需要的海外市场几乎没有。这就要求美国政府对外扩张。
此时的美国政府其军方正在秘密策划对外扩张,随着美国大海军计划的全面铺开,美国海军一批批的新式主力战舰不断的下水,美国开始磨刀霍霍向软柿子动手。而美国周边的西班牙殖民地是第一选择,〖中〗国是第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