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浩的玛利亚号此刻装载着近4oo万英镑的现金、黄金和白银,以及金银制的古董器皿。考虑到安全问题,王辰浩在巴达维亚的一家德国银行购买了十二个大型保险柜专门用来装现金和金银等硬通货的。该保险柜由克虏伯精钢铸造,厚达8o毫米,防爆防水,并拥有当前最先进的机械式拨号密码锁。这种密码锁採用5个英文密码转盘,每个转盘上26个英文字母,使得密码极难被破解。王辰浩花了五万英镑买了这十二个大型保险柜,可以说物有所值了。
在巴达维亚,王辰浩在拍卖行结实一位当地华裔华侨领军人物,他叫刘兰芳。在这次拍卖当中,王辰浩的古董得以大量出售,这个刘兰芳出了不少力,他集合当地富裕的华人华侨出资购买了大批古董器物。原因是王辰浩打着慈善拍卖的名头,他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希望得到朝廷的庇护,也希望为祖国做些事情,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这反倒让王辰浩十分不好意思。
不过王辰浩一直就计划着如何将这笔钱用于强大自己的国家,因此严格的说也不算是欺骗。当然王辰浩制定这个计划的初衷是欺骗洋人多掏钱而已,刘兰芳这些华人卷进来王辰浩也没有料到。
刘兰芳因此跟王辰浩结识,二人交谈中王辰浩现此人谈吐不俗,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商人角色,骨子里却透着高贵气质。尤其刘兰芳对于王辰浩的情报掌握的非常多,从王辰浩在甲午战争中的英雄表现,到编练直隶新军,再到永平秋操,包括兴办洋务等等举措,他可以说如数家珍一般的清楚,应该是专门打探过王辰浩的底细。
王辰浩并不觉得刘兰芳对他有任何敌意,他感觉这不过是一个海外华人对国家的关注而已,而王辰浩办的每件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想不被关注都难。
谈话中,刘兰芳知道王辰浩还有大批古董器物准备带到欧美拍卖,他于是给王辰浩提了个建议,他建议王辰浩提前派人去沿线国家的大城市联繫当地的买家,这样当王辰浩的船队经过时可以顺利的出售货物。王辰浩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他的行程安排很紧,如果提前派人去联繫准备,那么无疑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王辰浩于是派人乘快船提前出,赶往英属新加坡联繫买家,同时给沿线路过的国家的驻地公使馆和领事馆去电报,知会他们帮忙联繫买家。由于王辰浩的身份特殊,又是头等钦命出使大臣,因此沿线国家的清帝国驻当地公使馆和领事馆纷纷照办,积极去联繫当地贵族和富商们,提前跟他们打好招呼。为了进一步方便销售,王辰浩特意命人将一份份古董名单和单价报给提前送过去,这样等到王辰浩的船队抵达沿岸码头时,直接就可以跟买家交易了。
刘兰芳的给王辰浩的建议博得了王辰浩对他的好感,王辰浩提出邀请,希望刘兰芳有机会可以到天津去,必当盛情款待。刘兰芳连连感谢,称有机会一定去天津拜访。
在巴达维亚短暂的呆了两天一夜后,王辰浩带着金银满钵高高兴兴的继续踏上环球旅行之路。
2月13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抵达新加坡补给淡水和食物,就在新加坡码头上,一大群等待欣赏和购买唐宋古董的当地贵族和富商们早就等候在那里了,甚至还有大量的观众。王辰浩于是命人在各船的甲板上布置好展览台,将各种古董器物分类,挑出代表性的单独安排展览,并在甲板上设立拍卖点公开拍卖。这样一来,王辰浩不再需要当地的拍卖行了,少了这一个环节,王辰浩的利润提高了两成以上。
新加坡远不如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繁华,贵族和富商也不是很多。当天,王辰浩在新加坡拍卖古董共获利42万英镑。
随后的二十几天里,王辰浩的船队沿着印度洋前进,路过普吉、丹老、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金奈、孟买、马斯喀特、吉布地、苏丹港等几十个环印度洋大型海港城市,销售了四万多件古董器物,总共获利六百多万英镑。其中孟买和加尔各答获利最丰,销售利润达到三百四十万英镑,其中大部分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十几个高级董事会成员所购买。他们没少跟清帝国打交道,知道清帝国的官场上下更喜欢送古董进行贿赂,因此他们高价买下大批的唐宋两代的古董,以便进一步贿赂清帝国官员们的,方便东印度公司进行经济侵略。
甲午风云第117章远东金融风暴(1)
3月18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当天在塞得港英国住屯军电报房内,王辰浩接到了王士珍给他的最新电报,上面汇报了近一个月内的国内和周边生的重要事情。
王士珍在电报上对各类事件进行了分类归拢,简洁明要。
军事方面,北洋八镇新军是王辰浩最为关心的事情。王士珍在电报上称铁良并未对北洋6军进行人员调整,依然维持王辰浩走前定下的规矩和章程,新军训练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王士珍分析称铁良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因为光绪、慈禧和李鸿章都对他施压,短期内铁良摇摆不定,因此没有对北洋6军进行干预。
刘坤一经过休养过后,业已回到江宁府,开始署理两江军政要务。张之洞将自强军留给了刘坤一,刘坤一改组自强军为金陵新军,针对永平秋操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和纠正。目前金陵新军战力有所提升,刘坤一似乎不想等北洋八镇新军练成后在编练两江新军,因此他回去后除了改组金陵新军后,在金陵新军基础上进行扩充,目标是在北洋八镇坚持后两江建成两镇新军。同时刘坤一在南京成立江宁练将学堂,仿北洋武备学堂建制和操典,聘请洋教官执教,广招两江子弟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