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王辰浩只好先不理这件事,但跟李鸿章商议过后,经杨士骧提议,二师暂时使用淮军番号,但行使新军操练规则。这样即保持了新军编制,朝廷那边也没话说。
九月的最后一天,由王辰浩督训的直隶新建6军第一师完成最后师级合成训练,并额完成了大纲设定的任务,战力之强悍连德国铁血交给斯坦尼将军都为之赞嘆,他在最后成军讲话中称:“这是一支我所见过的精锐的军队,虽然这支军队的军龄不过一年,也没参加过真正的战斗,但是每当我站在他们面前,总会感觉到属于强者才有的气势。”
也就在这一天,奕?和奕劻带着一大群军情处、兵部官员对直隶新军进行检阅。在彩排演练上,直隶新军训练有素、军容严整,奕?等人观看后顿时大为褒奖和赞扬,彩排一遍就过,而其他部队则彩排了至少好几次才勉强通过。
1895年1o月4日,农历光绪21年8月16日,中秋节刚过,光绪和慈禧的车驾便抵达永平阅兵场检阅参演的新军部队。
检阅很简单,就是各省自练的新军在慈禧和光绪所在的龙棚前通过。而龙棚实际距离阅兵队伍过两百米,慈禧和光绪高高在上基本上看不清下面通过的军队的样子,只能看个大概,加上旁边的女官报号才知道是谁练的兵。
各省的新军都穿着号衣,偏偏直隶新军穿的是新式军装,戴的是大盖帽,穿的是皮靴子,走起来啪啪啪的掷地有声,虎虎生威,而且还高呼着“战用我,用我必胜”等口号,顿时吸引了光绪和慈禧的注意力。
慈禧见光绪没吭声,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于是故意问向旁边下位置坐着的李鸿章:“这就是王辰浩练的新军?”
李鸿章急忙起身道:“启禀太后,正是王辰浩所练新军。”
慈禧道:“一举足则万足齐,一声令则万声齐鸣,军容严整,不愧是威武之师,这新军就该这样练。”
李鸿章赶忙替王辰浩道谢。
旁边光绪不乐意了,说道:“太后,这新军不能光看外表。表面光鲜不代表有本事,这军队乃国之利器,不能光看表面。”
李鸿章再次起身,冲着光绪说道:“皇上所言极是,我直隶新军编练不过八个月,但成绩斐然,各国武官观看训练后都赞不绝口,有甚至称直隶新军堪比世界第一6军之称的德国6军,相信在之后的操演中定不负太后和皇上的期望。”
李鸿章说话时把慈禧太后放在前面自然表示太后最大,慈禧高兴的说:“瞧瞧把这王辰浩能的,才八个月就能练成世界第一6军来,如此人才会操后皇上一定得重赏才是!”
李鸿章心中苦笑,这慈禧掐头去尾的倒是很会理解,不过牛皮吹上天了,李鸿章只能期待着王辰浩能够有更出色的表现了。
光绪看着李鸿章得意的样子,心中很是不爽,但眼下明显慈禧太后跟李鸿章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于是道:“儿臣谨遵太后旨意,若王辰浩在秋操中获胜定然重赏,绝不亏了功臣。”
接着又对李鸿章冷冷的道:“但愿如卿家所说,可别贻笑大方,今次观操邀请了各国公使和武官,更有国内外记者报导,若是有损国威朕可不答应。”
“老臣明白。”李鸿章知道光绪要找藉口对他飙,但他现在对王辰浩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德国驻华武官们早就私底下对比过直隶新军和自强军了,认为直隶新军获胜机会非常大,因此李鸿章吃了定心丸所以才敢在光绪和慈禧面前先卖弄关子。
各省新军检阅完毕,国内外各界人士除了对直隶新军有印象外,对其他各省军队的印象很淡,连两江的自强军也都被掩盖了。
直隶新军在第一轮时就先声夺人,获得了头彩,北洋上下十分高兴,南洋方面却是输了先手而闷闷不乐。
接下来的七天中,前五天将分别进行步队、炮队、骑兵、工兵、辎重队的各项考核,由于考核成绩关乎对抗演习时的平叛参考,南北洋双方的正式较劲也开始了,王辰浩召集全师各级军官开会,针对自强军的优势和弱点进行工作安排。
第93章永平军演(3)
直隶新军师指挥部内,王辰浩召集各兵种主要军官开会,参加会议的有师部参谋长王士珍,师直属骑兵团团长姜桂题、师直属炮兵团团长段祺瑞、师直属工兵营营长龚元友、师直属辎重营营长吴长纯;一旅旅长梁华殿、一旅一团长王英楷、一旅二团长杨荣泰;二旅旅长冯国璋、二旅三团长徐邦杰、二旅四团长任永清等。
按照往年惯例,在步队、炮队、骑兵、工兵、辎重队五大兵种考核中,朝廷派下来的督考官为了顾全朝廷和各军的颜面,并不会对全军进行考核,而是由各省军官自行挑选士兵参加考核,说白了就是作秀给上级看。
虽然以前各省军队作战能力很差,但各军中总有一批底子好军事技术过硬的士兵,因此各省军官选拔出来考核的士兵都不差,基本上都是神枪手、神炮手、骑术高超、工兵作业精湛、辎重安排细緻之人,因此各省的成绩基本上差不多,整体皆为优秀。
这种作秀即让朝廷满意,又让地方官员高兴,和平时期倒是没关系,一旦打起仗来,作秀的部队不堪一击,造成甲午战争中清廷陆军一败再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