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珍于是註册了一个空壳公司,名曰直隶钢铁公司,对外宣称年产钢2o万吨,生铁1oo万吨。接着王士珍买通十几家国内外的报社编辑,使其纷纷刊登了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直隶钢铁公司即将建立的消息,顿时引起国内外相关人士们的极大关注。
王士珍虽然号称戎马书生能文能武,但是对于融资的具体操作却是不精通,这时他感觉需要帮手。
于是王士珍找来他的两个朋友曹符珍和唐绍仪帮忙,曹符真是天津义盛号钱庄的经理,精于金融之术,善于经营企业。
王辰浩的胆子也大,直接命王士珍抛出五百万股,每股作价十两银子,打着李鸿章的招牌向民间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人们兜售股票。同时用报纸大肆宣扬,称今年投入十两银子一年后将会翻一番,连本带利都赚回来,多投多赚。
一开始直隶地界的士农工商官各个阶层都很保守,认购的人不多。
王辰浩知道国人对于手中的钱袋子很保守,想要让他们掏钱出来,就必须有託儿。
于是王辰浩命人暗中放出假消息称有十几家国外钢铁巨头入股三千多万两银子。由于国内信息的缺乏,已经清政府没有这方面的监管制度,而直隶钢铁公司又是官方背景,背后的老闆是最近风头正盛的王辰浩,因此对于国内的商人们来说这个直隶钢铁公司的可信度极高,很快便有大批天津富商们纷纷上门洽谈。
第一个大的突破口是曹符真办成的,他通过行业内关系网成功说服上海义善源天津分号、裕源长银号、义德厚钱庄、永盛钱铺、春兴钱铺和义盛号钱庄等大老闆们投资钢铁公司项目,认购11o万股,共得融资白银11oo多万两。
有了第一批人群认购股票后,直隶地界上的士农工商官各阶层的人们纷纷动心,很快便随大流跟风购买直隶钢铁公司的股票。
说来也怪,王辰浩胆子越大,牛吹的越高,相信他的人反而更多。一时间直隶地界上颳起一股旋风,大街小巷疯传投资直隶钢铁公司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五百万支股票全都被人认购了,而且股票价格还在不断上涨。
一个还未建成的空壳公司,经过王辰浩的一番恶意虚假炒作后,光靠行股票融资就得到了五千万两银子。这在王辰浩那个年代并不稀奇,但在1895年的清末却是惊天的大事了。
当然,这种事情知道内幕的人不多。而以以权谋财又是清末官场的潜规则,只要王辰浩小心运作不给人以把柄,这就是一笔横财。
不过好在王辰浩只是耍了骗子的手段,但并不是卷了银子就跑路的真正大骗子。直隶钢铁公司现在是空壳,但几年后肯定会建成投产的,到时候的股票市值也会上涨,从长远来看,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83章打造钢铁基地
“恭喜大人,您现在可是富可敌国了。”
直隶新军6军衙门,王士珍拿着这一个月来的集资帐目面呈王辰浩。帐目上记录着直隶钢铁公司行的五百万支股票的销售情况,总共集资五千万两白银,捧在手里都能够感觉到它的沉重。
“都是老百姓的钱,我只是先借来应急,将来还是要还给人家的。”
王辰浩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面色平静只为给部下们一个好印象,其实心中早就乐开花了。这行股票得来的钱是不可偿还性的,买股票的人无法把股票卖回给公司,只能卖给下一家。也就是说,王辰浩用一个空壳公司和五百万支不可兑现的股票从一群没有经验的有钱人手中套现了五千万两白银。
中国直到192o年才有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在这之前中国的股票市场相当的混乱,任何一家公司只要买通了官府就可以行股票进行捞钱。而清政府的封建官僚体制控制下,股民们没有管理公司的权利,因此如何用这五千万两银子只有王辰浩一人说的算,这笔钱就跟他自己的一样。
王士珍是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人,听王辰浩这样一说,他心中感到的是敬佩,换了其他当官儿的恐怕早就卷了这五千万两银子跑路了,哪管股民们的死活?
“大人高义,卑职佩服。”
王辰浩含蓄的笑了笑,说道:“戎马书生,名不虚传。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你,士珍你就是我的福将。”
王士珍躬身谦卑的回道:“都是大人抬爱信得过卑职。只是卑职并不擅长经营公司,这功劳都是曹符真的出谋划策的结果,若没有他的帮忙,卑职也很难这么容易筹集到这笔钱。”
“曹符真看起来真有两下子,不知为人人品如何?”
王士珍回答道:“我们是同乡小,曹符真有些个人小毛病不假,但为人还是正直的,可以委以重任。”
王辰浩点点头,道:“既然是士珍你的小,为人正直又有才华,有些小毛病无关大局,这样好了就让曹符真来当直隶钢铁公司的经理。”
王士珍愣了一下,如此重任王辰浩都没有犹豫一下,只听他一面之词就委以曹符真重任,这很明显就是对他王士珍的充分信任。
“大人——”
王士珍正待说些三思的话,王辰浩挥手阻止道:“我把士珍你当做我的左膀右臂看待,我是信你。”
王辰浩的一句话令王士珍顿时产生难以抑制的激动,心中有千言万语要说但话到嘴边却是不知如何表述,当即撩袍一揖到底,朗声道:“大人待士珍之恩信,士珍无以为报,今后原为大人驱策,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