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做别人孙策肯定会生气,但是丁宠不同,他的无耻神功已经练的出神入化,高深莫测,所以周瑜才帮他起字“无牙”。
此无耻非彼无耻,丁宠的无耻和厚脸皮,调戏妇女之类不同。比如说他一年难得刷次牙,穿反了裤子懒得换回来,身上揉点灰卷能放嘴里尝尝,种种不损人而惊人的举动,真乃吾辈之楷模也!
呃,好像有点走题了,回归正文,周瑜和丁宠坐在一起,被众人的目光洗礼都觉得不好意思,轻轻撞了下丁宠,丁宠的嘴太忙了,鼻子哼哼两声,不知什么意思。周瑜为了转移大家的视线,苦笑道“兴霸,吾军为何至此就不能向前推进。”
甘宁禀道“公子,自三日前敌将张英败在我的手下,即紧闭山门不敢出战,其下寨处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吾军组织了几次强攻,都被打退了,还死伤了不少弟兄。”
孙策问道“汝军还剩多少兵马?”
“八千余,如果算上轻伤兵,还能补足万余。”朱干答道,甘宁负责带兵打仗,出谋划策和后勤则由他负责。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点点头,他们来之前合计过,估计最多能剩下五千人马,由此看来这二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孙策作为统帅,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装出亲切的样子,频频举杯劝酒,众将官当然要给面子是酒到必干,直到差不多快钻桌底下了,才被各自的亲兵搀扶着回营(.wrbook</a>)。待人散去,周瑜拍拍丁宠的肩膀道“无牙,吃饱了没有。”
丁宠满嘴流油,舔舔嘴唇,打个饱嗝,道“差不多了。”
周瑜拿过一只鸡腿塞到丁宠嘴里,“慢慢吃,别噎死。”孙策莞尔。
翌日,孙策与周瑜前去查看地形,果如二人所说,敌营依山而建位于高处,连营数里,占据了溪流,恰好卡住关口。“高,实在是高呀!”周瑜发自内心的赞嘆。
丁宠伸长了脖子,满脸疑惑道“少爷,也不是很高呀!”
周瑜惊疑的看了丁宠一眼,喜道“说来听听。”
丁宠露出一口黄牙,笑道“少爷,敌营地势只比吾军高出些许,骑兵冲锋盏茶功夫就到了。”(周瑜狂吼:作者。作者:干嘛?周瑜:如果你不让丁宠闭嘴,我就不干了。作者:……)
无视丁宠的存在,滑出摺扇,本想扇扇风耍耍酷,但山顶的风太大了,干咳一声道,“贵庭,你怎么看?”
“公子,吾实在没法子了,派人前去叫骂,连他未出生的孙女都弓虽女干了几百遍,他就是龟缩在寨中不肯应战。”朱贵庭同样愁眉苦脸。
周瑜倒吸一口冷气,惊道“这么不要脸,敌军主将是谁?”
“张英。”
周瑜对三国的了解也仅限于名人名事,并不知道张英是谁,又问道“军师呢?”
朱贵庭答道“这人很神秘,突然之间冒出来的,细作传回来情报说这个人好像姓单。”
“单。”周瑜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到是谁,姓单自己好像只认识单雄信,那还是隋唐的。孙策为了扮酷,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长衫,但是山顶太凉快了,提议道“先回去吧!此事慢慢商议。”
回到营中,孙策问道“公瑾可有良策?”周瑜打趣道“良策没有,孙策倒有一个。”
我本来想一章把这场仗打完的,但我学会扯蛋了。大家多说话呀!谢谢!出于默写原因我又要停更了,看着每天上涨的收藏我真心痛,收藏80了,我保证下月一定更,收藏就不要退了,我的心灵是很脆弱的,谢谢大家,我要把孙权夺权好好够想一下,不要退收藏。那照片是我老婆呵呵
第十七章 牛马不相及
孙策听了周瑜的分析,焦躁不安,在营帐内晃来晃去,就在周瑜快被晃晕时停下了脚步,问道“公瑾,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非要硬攻不可。”
周瑜穿越以来顺风顺水,还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难题,强攻的确可以打赢,但损失太惨重了,需想个万全之策。周瑜问道“贵庭,你可有办法?”
朱贵庭双眉紧锁,一脸苦相,这几天来茶饭不香,憔悴了不少,样子像老了几十岁,思虑半天,咬牙道“公子,实在不行,吾军可组织敢死队,半夜从山上用绳索放下来突袭。”
周瑜暗笑朱贵庭快被逼疯了,这种馊主意都能想出来,危险系数太高不说,山高几百丈,做绳索就是一个大工程。要是有降落伞就好了,周瑜想想立刻就放弃了,降落伞出来又要被读者骂了。周瑜潇洒的打开摺扇,恨声道“他娘的,老子就不信这个邪,和你干上了。”
“公子,吾军派出去投降的士兵敌军拒之门外。”甘宁。
……
“公子,那些有毒的鸽子被敌人送回来了。”朱贵庭禀道。
……
“公子,挖地道的士兵们都死了。”
……
朱贵庭步履蹒跚的走进营帐,手托一个盒子,哭丧着脸,跪倒在周瑜身前,哽咽道“公子,吾……。”
周瑜面无表情,淡淡道“吾还没想到计策,难道敌军提前破了不成。”周瑜连番使计都被对方轻而易举的破了,精神上快崩溃了,此刻他才发现自己的优势只比别人多了解一点历史而已。以前他太小看古人了,天真的认为凭自己多了几千年的知识谈笑间就能胜过诸葛亮,司马懿,真是可笑至极,敌军的这个神秘人物就比自己高明许多。(这里我要说一下,虽然陈西浩承认自己不如诸葛亮,但是历史上的周瑜在谋略方面却不输于任何一个人,在我心目中周瑜才是三国第一智者,再次申明他是病死的而不是被气死的。最初我产生写这本书的想法就是周瑜没死,天下又会怎么样?诸葛亮助蜀几十年仍然偏居一隅,周瑜助孙策打下江东,后来于赤壁击败曹操,就在北上时死了,才花了十二年如若再让他活上十年又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