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军火之王 > 第55页

第55页

    一进黎巴嫩,李韦德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气氛,似乎都立即变得紧张了起来,不时的能看到手中拿着枪械的黎巴嫩地方民兵三三两两的出现,另外就是一大堆巡逻的叙利亚军人。


    李韦德三人首先到达的城市,是黎巴嫩中东部的边境城市扎赫勒,但他们并没有在那里停留,而是继续沿着大马士革公路,向位于西部海岸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前进。


    要想在黎巴嫩找到军火大买家,自然不能在街上开店或摆摊叫卖,也不能像没头苍蝇似的乱转在街上逮到一个看起来像武装分子的就进行询问来碰运气,而必须先知道黎巴嫩的各势力分布和各武装派别的基本信息情况,从中分析出合适的买家进行接触洽谈,这样才有可能做成生意。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势力最多、民兵武装和党派组织最多、情况最复杂的地方,而黎巴嫩则是中东地区情况最复杂的地方,因此要想条理的理清黎巴嫩的各势力分布和各武装派别的状况,分析出合适的买家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根据李韦德往日对新闻媒体报导的留意,前两个月的刻意查询资料,以及这几天委託伊夫琳弄来的情报信息,李韦德对黎巴嫩的大多情况已瞭然于胸。


    黎巴嫩的东部边境地区,是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和德鲁兹民兵大本营,黎波里、贝卡谷地等战略要地还驻扎有叙利亚的几万军队,而叙利亚背后还有苏联隐约的支持着。


    叙利亚是黎巴嫩的邻国,历史上曾同属奥斯曼帝国,后又均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两国拥有许多共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利益,相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两国关系十分密切。正是这样,大叙利亚主义思想长期存在于叙利亚人的脑海,叙利亚一直认为叙黎两国利害攸关,双方安全不可分割,在黎巴嫩内政外交问题上叙利亚应当拥有发言权。


    也许正是这种思想在起作用,1976年黎巴嫩内战后,叙利亚军队便迅速占领了黎巴嫩的的黎波里、贝卡谷地等战略要地。在当年10月召开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阿拉伯领袖们不仅没有批评叙利亚的干涉行动,而且授权叙利亚在黎巴嫩保持一支3.5万人的驻军,作为“阿拉伯威慑部队”的主干部分。叙利亚军队确实阻止了黎巴嫩战火的蔓延,摆平了黎巴嫩各派之间的复杂关系,但同时也加深了黎巴嫩对叙利亚的依赖感,这反过来助长了大叙利亚主义的盛行。但叙利亚驻军黎巴嫩一直遭到来自多数基督教派的强烈反对,并被他们视为“占领军”。


    黎巴嫩的基督各教派(马龙派、希腊正教及其他教派)和长枪党武装(又叫弗朗吉亚党,基督教马龙派的政治组织),控制着黎巴嫩的西部海岸地区,其背后的支持者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1943年黎巴嫩独立时,各教派之间曾签署《国民公约》,按照当时各教派人口比例分配权力,规定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教徒担任,总理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副总理由希腊正教教徒担任,议长由什叶派穆斯林担任奇qisuu书,议会席位按照三大派别的人口比率分配。所以黎巴嫩的总统一直由基督教马龙派教徒担任,副总理一直由希腊正教教徒担任,这让基督教派在黎巴嫩政府中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既然是基督教自然和西方国家有关,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是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强力支持者。1978年、198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英国、法国和义大利部队作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曾两度进驻贝鲁特。虽然在1984年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撤离贝鲁特,但美国军舰依然在不远的地中海上。


    由于就在地中海海岸,美国的军舰可以说是直接的威慑力量。像1983年4月18日美国驻贝鲁特使馆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美国和法国在黎巴嫩的维和部队驻军司令部相继被炸,美军死239人,法军死58人。为了报复这一行为,美国战列舰便直接从地中海海上开炮,轰击叙军和德鲁兹民兵阵地。


    黎巴嫩的西北部地区,主要是逊尼派穆斯林教徒集中的地方,还有少部分的天主教教徒。由于黎巴嫩总理一直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所以他们也就占据了一份土地。又由于以沙特为首的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也都是逊尼派穆斯林,所以黎巴嫩的逊尼派穆斯林自然得到了沙特为首的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黎巴嫩的逊尼派穆斯林可算是其国内最温和的派别组织,因此他们的武装组织并不强,大多都是自卫型的,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名声。但叙利亚的军队也时常威胁着北部地区,因为叙利亚是什叶穆斯林,所以他们之间自然有着矛盾,虽然矛盾并不像其它国家那样激烈。


    黎巴嫩的南部地区更为复杂:这里有以色列的势力,最南部还有以色列的军队;这里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势力,是被以色列驱逐出境流亡在外的巴勒斯坦游击队组成;这里有什叶派穆斯林内除去阿迈勒民兵和德鲁兹民兵以外的武装组织——真主党,其背后有着伊朗的支持。


    以色列曾两度侵入黎巴嫩。在1978年3月,为报复黎巴嫩南部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再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一辆公共汽车的恐怖行动,以色列部队举行了代号“利塔尼”的军事行动,于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据地发动毁灭性进攻,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后以色列人遵照联合国决议撤出,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该地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