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黄埔五期师生随邓演达迁往武昌。许光达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炮兵大队第十队学习。
1927年7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毕业,分配到江西九江第四军直属炮兵营,任见习生(排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2日,党组织指示许光达等人前往南昌,参加起义,即与同学六人,脱离炮兵营,徒步赶赴南昌。5日,到达南昌,起义部队已经撤离,随即沿抚洲向南追赶,至宁都,赶上部队,被编入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三营十一连任三排长。师长周士第,团长孙一中,营长蔡睛川。
起义军到达汀州,决定兵分两路。许光达随二十五师留驻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保证主力进军潮汕。部队由朱德指挥。许光达在战斗中负重伤,被留在大埔北茂之前村老乡家养伤。年底,与党代表廖浩然去潮汕寻找部队,因起义军失败,辗转前往上海。
1928年1月,在上海找党无着,得知原七十五团团长孙一中在安微寿县皖系军人柏文蔚部办学兵团,即与廖浩然赴皖,被任命为三十三军学兵团教育副官。学兵团军官中有秘密党支部,受中共寿县县委领导,许光达在支部负责宣传工作。
6月,寿县县委指示学兵团共产党员配合寿南农民起义,因无经验失败,逃离学兵团,被党派往西北军冯玉祥部做兵运工作。
9月,返回长沙老家。
1928年9月28日(农历8月20日)与邹靖华结婚。10月7日,长沙警备队奉何键命令,缉拿许光达,被迫逃出长沙。改名许泛舟,到河北清河县其岳父邹希鲁处暂避。邹任清河县长,即让其婿当了警察局长。他利用职权,释放政治犯若干。并计划策反警卫队,改编为游击队。
1929年初,因当局追捕,逃往北平,寻找党组织。其间,岳父被撤职,返回长沙教书。
1929年4月,因生活无着,接不上组织关系。经廖运周介绍,到无锡皖系独立旅警卫营当排长,营长廖运泽。
5月,独立旅移防芜湖。遇原寿县县委负责人李味酸,同芜湖党组织接上关系。
7月,韩德勤接任旅长,打击皖系地方实力,根据芜湖党组织指示,乘机偷步枪十余支。事发,逃离警卫营。中旬,经芜湖党组织介绍,改名洛华,进入上海中共中央军事训练班学习。
9月,学习结束,与孙一中一起被党中央派往洪湖苏区作为党中央代表,从事军事斗争。改名许光达。
军事活动大事记(二)
1930年2月5日,洪湖地区两支游击队在监利汪家桥会师,成立红六军,孙德清(即孙一中)任军长,周逸群任政委,许光达任参谋长。
1930年7月4日,红四军与红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直荀)任政治部主任。下辖四、六两军,许光达任红六军十七师师长。
1931年2月,二军团在枝拓坪休整,许光达奉命与柳克明率十七师到松滋、公安地区筹粮,并欲打通与洪湖的联繫,因敌增兵未果。
3月,二军团奉中央指示缩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下编七、八两师。许光达任八师二十二团团长。
5月,敌十余个团向马良坪合围,许光达率二十二团抗击,战斗中被敌隔断,与主力失去联繫,乃率二十二团向西突围,转至九道梁地区,坚持游击斗争。
7月,得知红三军占领房县,率二十二团赴房县与红三军主力会合,任八师师长。
9月,红兰军主力与九师在刘猴集会师,三军返回洪湖。
1931年10月,夏曦接任三军政委,撤消军、师番号,部队编成五个大团,许光达任二十五团团长。
1932年1月底,率二十五团参加瓦庙集战斗,身负重伤,经贺龙及湘鄂西分局批准,2月29日被送往上海治疗,子弹在心脏附近开刀没取出。
同年5月,被党中央送往苏联学习并治伤。经营口,哈尔滨,满洲里,赤塔,到达莫斯科,伤愈后,被分配到列宁学院中国班学习。
1934年夏,由列宁学院结业,到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举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
年底,奉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之命,被借调苏军边防军司令部,派往新疆调解盛世才与马仲英的冲突。
1937年冬,在王稼祥、邓发同志安排下,离开苏联,经新疆、兰州、西安,于1938年1月到达延安,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
1938年5月,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
同年秋,邹靖华从国统区来到延安,夫妇分离十年,重又相逢。
1939年底,抗大上前线,延安留驻抗大三分校,任三分校校长。
1941年,调任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防空、交通司令。冬,调中央情报部一室任主任。
1942年春,到晋绥军区第二分区任司令员兼独立第二旅旅长,驻山西保德,领导二分区抗日武装斗争。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宣战。许光达任雁门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由吕正操兼任。11月与吕正操、孙志远一起指挥北线部队向平绥线进攻。19日,率独二旅攻占清水河。下旬,吕正操率三十二团解放左云,许光达率三十六团收复和林格尔,击溃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第五师,解放凉城、新堂。月底,蒋介石命令傅作义的十五战区部队抢占归绥,沿平绥路向东进攻解放区,许光达指挥三十二团,二十七团在新堂以东岱海滩全歼来犯的国民党暂十七师第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