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军事资料百科 > 第509页

第509页

    印度的“阿卡什”地空飞弹将在今年年底前装备部队。5月号的英国《简氏飞弹与火箭》披露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计划增加“阿卡什”射程,并提高其速度和最大拦截高度,以充当印度战区反导系统的第二层拦截飞弹。


    正当印度加快节奏完成“阿卡什”服役前射击试验计划的时候,美国忽然表示要向印度出售“爱国者”2型飞弹。印度没有积极回应。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drdo)的官员们认为,这说明印度自行研制的“阿卡什”飞弹取得了成功。他们又想起印度总统卡拉姆在任职国防研究与发展局时的一句名言:美国人只会将那些你自己也会制造的武器卖给你。


    “阿卡什”是印度的“爱国者”。主持“阿卡什”研制工作的普拉拉达博士说:对于穷国来讲,这种飞弹相当于“爱国者”1型飞弹。“阿卡什”(akash)在印度语中有“天空”的意思,故也译作“天空”飞弹。此名或许可反映印度国防科技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但“阿卡什”的开发计划有些推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由初定型到改进型,历时17年。本来,印度的整个战区反导系统都可从俄罗斯或者以色列购买,但是在反导网的第二层拦截飞弹上,印度还是选择了自己研制的“阿卡什”防空飞弹。印度国防部认为,若要成为军事大国,必须减少对外国武器装备的依赖,实现武器装备的自给,避免关键时刻遭人“扼杀”封锁。


    “阿卡什”是在sa-6飞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弹长7.5米、弹径400毫米,作战距离27公里,作战高度2.5万米;採用冲压-固体火箭组合发动机,最大马赫数3;採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和近炸引信,半主动雷达引导+主动雷达寻的;火控系统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相控阵雷达,具有对付多目标能力。1996年“阿卡什”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新“阿卡什”飞弹最大射程将达到60公里,是原来的两倍多。据印度国防官员透露,改进后的“阿卡什”飞弹还提高了飞行速度与拦截高度,具有反战术弹道飞弹能力,继而成为印度弹道飞弹防御计划的重中之重。


    一套“阿卡什”飞弹系统由飞弹发射车、指挥车和“拉金德拉(rajendra)” 相控阵雷达车组成,可採用多种模式部署。印度国产的“拉金德拉”高级雷达系统能够在40~60公里的范围内同时跟踪64个目标。在经过了40多次成功的试验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确信改进后的“阿卡什”有些技术性能优于“爱国者”1型。“阿卡什”飞弹既可以在固定平台上发射也可以在移动平台上发射。“阿卡什”飞弹在空中飞行的35秒全过程中一直有助推力,而“爱国者”飞弹只有12秒钟的助推力,因而导致“爱国者”1型飞弹系统的精确度不如“阿卡什”飞弹系统。普拉拉达博士指出,“阿卡什”性能有些不如“爱国者”2,但“爱国者”2的性能不及俄罗斯的s-300(sa-10)。“阿卡什”进一步改进可能超过“爱国者”2。何况“阿卡什”飞弹的造价肯定比“爱国者”飞弹便宜,在维护支援方面也不存在问题。


    第六卷 飞弹 英国陆军的“吹管”飞弹


    更新时间:2006-8-8 21:15:00 本章字数:230


    “吹管”飞弹于1973年开始装备英国陆军。它长1.35米,发射筒长1.4米,弹重11公斤,加上发射筒的重量近14公斤。“吹管”飞弹最大速度为声速的1.5倍,飞弹有效射程4.8公里,最大作战高度为1800米。其动力装置为一台固体助推器加一台固体主发动机。战斗部为重2.2~3.6公斤的破片杀伤战斗部,採用近炸引信。它既可肩扛发射,也可以从其他作战平台上发射。它主要用来对付低空慢速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它还可以用来对付小型舰艇和地面车辆,可谓“一专多能”。


    第六卷 飞弹 日本81式防空飞弹


    更新时间:2006-8-8 21:15:00 本章字数:7967


    提起相控阵雷达和防空飞弹,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国的爱国者系统和苏联的s-300系统,但很少会有人知道,就在这两种声名显赫的防空飞弹系统研制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隐藏在重重深帷中的型号,它也採用相控阵雷达,但豪华的配置却只使用红外制导近程飞弹。这就是日本的81式防空飞弹,一种独特、古怪的系统。


    ◎填补4000米高度的空白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大力对盟友给予武器、经济与技术援助以强化其防务和经济实力的msa援助(基于《相互安全保障法》的援助)。在远东,美国人不顾日本身负的太平洋侵略战争重重血债,减轻了对其军国主义罪行的清算,将其重新武装。1953年5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日,声明准备给予日本msa援助。随后日本陆上自卫队从保安队基础上改建。很快,陆自便以美制武器为基础建立了装备体系并迅速完善。


    虽然战后的日本受美军军事思想影响很深,但他们在陆基防空领域的思想却不尽相同,日本陆上自卫队认为必须建立严密的中、近程防空体系,才能够确保在纵深狭窄的日本本土作战时的活动自由。因此他们先后引进或圈定了奈基、霍克等美制防空飞弹和瑞士厄利孔双35高炮等。但是,1958年日本防卫厅要求陆自就陆上野战防空体系进行评估,陆上自卫队对当时的野战防空能力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奈基飞弹和霍克飞弹之间配合较好,但在近程防空方面,己部署的35毫米双管90式高炮(射程4公里)和霍克中程地对空飞弹(射程35公里)存在一段空白。从射程上考虑,当敌机突破霍克飞弹拦截线后,有20公里以上的空白无法发扬火力,而当敌机进入高炮射程后,往往又难以反应。再则,当时日本的假想敌苏联空军已经装备了射程在15公里以上的空对地飞弹,仅靠高炮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难以抵挡的。从射高上考虑,35毫米高炮的射高不足4000米,而霍克飞弹初期型的最佳杀伤区下限在3500-4000米,也就是说,苏联战斗机在4000米高度上下的空域内可以几乎不受威胁的突防。所以,必须有一种射程在7-12公里、最佳杀伤区在4000米上下的近程防空飞弹来填补这一空白。1960年,日本防卫厅以“机动式近程防空飞弹”(ml-sam)系统的名义展开了本文将要述说的81式系统的初期研制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