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军事资料百科 > 第300页

第300页

    【性能诸元】


    m4a3(76)w hvss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33650kg


    车长 7.54m


    车宽 3.0m


    车高 2.97m


    引擎 ford gaa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2/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61/n.a. km


    乘员 5人


    火力装备 76mm gun m1a1,m1a1c or m1a2 ; 2x.30 caliber mg m1919a4


    弹药 76mm:71发 ; 7.62mm:6250发


    装甲 13-178mm


    爬 坡 度 31度


    过直墙高 0.61m


    越 壕 宽 2.3m


    涉 水 深 0.91m


    第三卷 地面武器 炮兵小常识,你知道多少???


    更新时间:2006-8-8 21:11:00 本章字数:1534


    炮兵被称为战争之神,在部队的编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军队的大部分编制都是效仿前苏联,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继承了其“大炮兵”理论。在各级部队中配有大量的火炮。为了大家能更了解炮兵在下斗胆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简单知识介绍给大家。


    一、炮兵的一般编制


    通常来说,炮兵建制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炮兵侦察分队,另一部分为射击分队。以连一级为例,通常一个连下辖一个指挥排,两个火炮排。其中指挥排的作用就是负责侦察测地,为火炮排的射击提供并传递初始射击诸元,并在射击中根弹着点,时实提供修正量。火炮排负责火炮的日常保养和操作。


    二、指挥分队的编制


    指挥分队也是分为两大部分:侦察、测地和通讯。


    炮兵侦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步兵侦察,它主要是通过专业仪器设备对目标进行诸如:距离、高程等元素的测量。通过计算为火炮分队提供射击诸元。主要装备有炮用“方向盘”、“炮队镜”、“雷射测距仪”、“炮兵计算器”也有少部分装备有“gps”和“经纬仪”。侦察分队中按作业方式不同,又有计算和仪器侦察之分。其中仪器侦察又分两部分:主观、和侧观。主观就是计算射击诸元。侧观则是通过“炮队镜”捕捉炸点,判着点为近失弹还是远失弹,并根据目镜中的分划象主观报告偏差量。如果说侦察兵是眼睛,那么计算兵就是大脑。通过器材测的各种数据都要汇总到计算兵手里。最后由他们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精密的计算而求得火炮的射击诸元。


    通讯相对要简单的多了,就是为炮阵地和观察所之间建立通讯联络,并保证其畅通。


    三、炮班的编制。


    以在下所在部队装备的122mm榴弹炮为例。由于属于甲等作战部队所以火炮性能较为先进,人员配置也相对较少。每个炮班满编为8人。其中一炮手为瞄准手,负责火炮的分划改装,赋予火炮发射方向。二炮手,负责升降火炮走行部,就是轱辘,三炮手和四炮手,是整个炮班里最累的炮手了,负责火炮千斤顶的升降,同时也负责火炮弹丸和药筒的装填工作。五、六炮手负责火炮战斗行军转换时,两侧大架的开合。七炮手负责火炮战斗行军转换时火炮身管固定装置的锁闭和解脱。同时负责为弹丸装定引信。最后是炮班长,负责计算火炮的单炮修正量。其中,炮班长和瞄准手是一个炮班的大脑和神经。在战时,只要这两个人没有出现战斗减员,那么他们所属的火炮依然具有战斗力,反之就是有在多的人也是白搭。所以,炮兵在选择这两个专业的时候要求非常严格,他们的训练也很枯燥。


    (註:现在中国所装备的大部分大口径火炮,都有千斤顶其目的是便于状态转换。像现在我军装备的各型152mm、130mm火炮就装有千斤顶。)


    四、射击时的一般做法


    炮兵部队(炮群或的炮连)在进行实但弹射击时都会选一门火炮做为基准炮,首先试射一发炮弹。然后其他各炮再根据观察所传回来的诸元,由炮班长修正单炮修正量,之后进行射击。(基准炮的选择比较严格,首先要求火炮的保养和技术性能要好,其次,操炮炮班的人员编制也是最好的。)


    在基准炮射击时,一般採用拉火绳进行操炮。主要是防止火炮炸膛。(炮弹问题)人员掩蔽部通常设在火炮防危板一侧的斜后方。为了保证操作顺利,不会偏离很大。不过这个是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的。有的时候第一炮也不一定要用拉火绳。还有就是二塞的问题,炮兵部队装备耳塞确实能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但是在实弹射击和作战中,耳塞的作用不大。而且对火炮的操作有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指挥员要不断的下达命令。如果带耳塞,第一遍很可能听不到,需要两遍,或是三遍才能有所反应。对于这个在下有过比较深刻的体会。为了保护耳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射击的时候张大嘴巴,时内外的压力一制。


    第三卷 地面武器 火炮技术


    更新时间:2006-8-8 21:11:00 本章字数:2346


    资料卷 火炮技术


    火炮技术


    19世纪后期的火炮技术在炮身及材料、制退复进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制退复进器的发明和使用,使火炮的性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射速大为提高,因此可以说19世纪是火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


    北洋水师“镇”字蚊船装备的阿姆斯特朗11吋前膛炮


    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使用的火炮均为前装滑膛炮。这种火炮虽然在近代战争中发挥了空前强大的威力,成为杀伤敌人的主要兵器,但在射速、射程和精度等方面也有不少明显的缺陷。1846年,义大利少校卡韦利造出了一种在炮膛内刻有两条旋转来复线,使用圆柱形炮弹后膛装填的后膛来复线式火炮,使火炮技术有了变革性的飞跃。不久,英国制炮商惠特沃斯也生产了一门后膛装填的线膛炮,不过,他是用盘旋的6角炮膛来代替旋转的来复线的。同前装炮相比,后装炮由炮口装弹改由炮尾装弹,提高了射速;有完善的闭锁炮门和紧塞具,解决了前装炮因炮弹弹径小于火包口径所带来的火药燃气外泄的问题;炮膛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